随春游三晋之二——入晋南

万重山外

<p class="ql-block">一 4月16日 临汾</p><p class="ql-block"> 晨7时半从临汾出发去壶口,约9时半结束,行向小西天方向。午饭后参观小西天至下午一时半离开。下午四时许抵广胜寺,游览约一小时。向北前进至晋中,天气晴好,晚住平遥古城民宿。</p> <p class="ql-block">1 壶口</p><p class="ql-block"> 黄河壶口瀑布旅游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镇,为两省共有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p> <p class="ql-block">瀑布上游宽阔的河床</p><p class="ql-block"> 春季水量较小,河床的底部都祼露出来了,最宽处可达300米。</p> <p class="ql-block">  在壶口瀑布段,河床上出现一道深谷。黄河在不到500米长距离内,从几百米的宽度迅速被压缩到20—30米的宽度,水流很快奔腾咆哮起来。</p> <p class="ql-block">  1000立方米/秒的河水,从20多米高的陡崖上倾注而下,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豪迈景象。</p> <p class="ql-block">在山西一侧观看更加壮观</p> <p class="ql-block">对面是陕西一侧</p> <p class="ql-block">水雾中现彩虹</p> <p class="ql-block">河边有不少迎宾的毛驴</p> <p class="ql-block">温馨的纪念很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一段壶口瀑布的视频</p> <p class="ql-block">2 小西天</p><p class="ql-block"> 小西天又名千佛庵,位于山西省临汾市隰县城西的凤凰山巅。明崇祯七年(1634年),东明禅师创建千佛庵。它是一座佛教禅宗寺院,因大雄宝殿内有佛千尊而得名。后因重门额题“道入西天”,且为区别城南另一座明代寺院“大西天”,而更名为小西天。</p> <p class="ql-block">山巅之上的寺院</p> <p class="ql-block">攀登一段长坡</p> <p class="ql-block">进入小西天</p> <p class="ql-block">前后左右都是殿堂</p> <p class="ql-block">观音殿高高在上</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独具一格,令人赞叹。殿内虽以药师佛、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毗卢遮那佛、弥勒佛五尊主佛为核心,但真正出彩的是遍布大佛龛四周与顶棚塑造的十大弟子、六小沙弥、琉璃胜境、六欲之天、十大明王、天宫乐伎等琳琅满目、规模宏伟的塑像群。其雕琢之精细、形态之优美填补了中国佛教彩塑艺术史上的空白,堪称“中国悬塑艺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沿着陡坡建筑的寺庙</p> <p class="ql-block">3 广胜寺</p><p class="ql-block"> 广胜寺,坐落于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是国家AAAA级景区霍太山(广胜)风景名胜区内的景点。寺院始建于东汉桓帝建和元年(147年),原名俱庐舍寺,亦称育王塔院,唐代改称广胜寺</p><p class="ql-block"> 璀璨夺目的飞虹宝塔、举世无双的《赵城金藏》和水神庙内全国最早、最大的元代戏剧壁画等三个宝贝号称“广胜三绝”。</p><p class="ql-block"> 广胜寺分上寺、下寺和水神庙三部分。因时间所限,我们只游览了上寺。下寺与水神庙中有不少元代建筑,殿内四壁有不少精美的壁画,1928年一部分被盗卖出国,现藏于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艺术馆。只有水神庙中还残存着一些大型元代戏剧壁画,已是绝世珍宝。这些壁画是广胜寺第二绝,每天上下午各只开放1小时,且为了文物保护,不许拍照,后续随时有可能关闭。</p> <p class="ql-block">远望飞虹塔</p> <p class="ql-block">  飞虹塔是五座佛祖舍利塔和中国现存四座古塔之一,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留有工匠题款、最大最完整的琉璃塔。</p><p class="ql-block"> 2018年8月,经世界纪录认证官方工作人员现场测量审核,该建筑被确定为“世界最高的多彩琉璃塔”。</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p><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居上寺内中央,又称释迦殿。重建于明景秦三年(公元1452年),面宽五间,进深四间,单檐悬山式。殿内供奉华严三圣像,正中供奉释迦牟尼佛像,东为文殊菩萨,西为普贤菩萨,均为明代木雕贴金造像。</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殿前两侧的唐代古柏,一雄一雌,树干纹理的旋转方向也一正一反,十分有趣。</span></p> <p class="ql-block">弥陀殿</p><p class="ql-block"> 殿内供奉西方三圣像,正中为铜铸阿弥陀佛,两侧为泥塑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p> <p class="ql-block">《赵城金藏》原存放处</p><p class="ql-block"> 阿弥陀佛像前,还安放着两尊珍贵的佛像:一尊是明代信士捐赠的释迦牟尼佛像,另一尊则是名僧力空法师的塑像。殿内四周陈列红色藏经柜,稀世孤本《赵城金藏》原存放于此。</p><p class="ql-block"> 这座佛寺早在八百多年前即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就供养有一部《金代大藏经》简称《金藏》,因广胜寺原属赵城县(今山西省洪洞县),故定名《赵城金藏》。</p><p class="ql-block"> 《赵城金藏》是宋代中国第一部木刻版大藏经《开宝藏》的版式,这部藏经是唐代三藏大法师玄奘自天竺取回的梵文经卷中译善本,全世界只此一部,因而被视为稀世瑰宝,是国家图书馆四大镇馆之宝之一。为现在《中华大藏经》之底本,具有极高的艺术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地藏王殿</p> <p class="ql-block">天顶上的悬塑群像也十分精彩,与小西天有异曲同工之妙</p> <p class="ql-block">韦陀殿</p><p class="ql-block"> 韦陀殿,建筑学上称垛殿,正中供奉韦驮像,坐姿威武,形象生动。</p> <p class="ql-block">  韦陀殿东壁尚存有明万历年间绘的壁画,内客严谨、线条流畅,保存比较完整,弥足珍贵。</p> <p class="ql-block">二 4月21日 晋城</p><p class="ql-block"> 4月20日中午11:00左右,结束雁门关的游览,随即直下晋南。下午约行驶5小时,近晚6点抵达高平。晚住晋城市高平,住宿餐饮条件均居此行之首位。</p><p class="ql-block"> 4月21日晨8:20出发。路程不远,景点不多,比较宽松。因原定的铁佛寺周一不开放,改去炎帝陵。9:30至10:30游览一小时。四月初八(今年5月5日)为炎帝诞辰,园中正在进行祭奠仪式排练。</p><p class="ql-block"> 后前往晋城市阳城县,午饭后游海会书院景区。结束后1:30去皇城相府,至3:30返程。晚上去司徒小镇观赏打铁花表演,场面宏大,气势非凡。天气晴好,晚住晋城。至此山西境内的旅游计划顺利完成,次日再回河南境内。</p> <p class="ql-block">1 炎帝陵</p><p class="ql-block"> 高平炎帝陵‌,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庄里村,陵区包含五谷庙、炎帝行宫等遗迹。陵区内有发现最早的炎帝陵石碑,该碑刻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2016年1月24日,投资2.3亿元的高平炎帝陵修复保护工程主体部分完工。</p><p class="ql-block"> 陵区周边与炎帝神农氏有关的遗址遗迹众多,羊头山上的神农城、神农井、神农泉、五谷畦、耒耜洞等遗迹是炎帝生产生活过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又:中国目前至少有四处主要炎帝陵,分布在山西高平、陕西宝鸡、河南商丘和湖南株洲。其中湖南株洲炎帝陵为国家级5A景区并享有『神州第一陵』称号,各陵均依据不同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而建立。‌‌</p> <p class="ql-block">24根立柱对应二十四节气</p> <p class="ql-block">排练中的年轻人</p> <p class="ql-block">2 皇城相府</p><p class="ql-block"> 皇城相府(又称午亭山村),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总面积3.6万平方米。此处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35年经筵讲师陈廷敬的故居。</p><p class="ql-block"> 皇城相府原名“中道庄”,后因康熙皇帝两次下榻于此,故名“皇城”。2007年,皇城相府成为A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外城大门</p> <p class="ql-block">内城大门</p> <p class="ql-block">  皇城相府从明孝宗到清乾隆(公元1501年--1760年)间的260年中,共出现了41位贡生,19位举人,并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此罕见牌坊上有详细记录。</p> <p class="ql-block">处处黄灯笼</p><p class="ql-block"> 黄灯笼与大众化的红灯笼的普遍喜庆意义不同。黄色在古代是皇家专用色,代表权力与地位。因此黄灯笼常被视为尊贵和繁荣的象征,只能用于特定的场合,象征着阶层性和仪式感。</p> <p class="ql-block">康熙来过两次</p> <p class="ql-block">康熙睡过的床</p> <p class="ql-block">  皇城相府是建于明清时期的官宦宅居建筑群,有内外两道城墙。内城为陈廷敬伯父陈昌言在明崇祯六年(1633年)为避战乱而建。外城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p> <p class="ql-block">城内的花园</p> <p class="ql-block">城外的宝塔</p> <p class="ql-block">层层叠叠,戒备森严</p> <p class="ql-block">陈廷敬</p> <p class="ql-block">康熙字典</p> <p class="ql-block">租衣的生意不错</p> <p class="ql-block">3 海会书院</p><p class="ql-block"> 海会书院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学术成就而闻名遐迩,被誉为阳城第一书院和三晋知名学府。</p><p class="ql-block"> 自宋金以来,阳城共出现了123名进士,其中68名出自海会书院。这些进士中不乏高官显贵,如大清相国陈廷敬、大明吏部天官王国光、南明吏部尚书张慎言、户部尚书孙居相,以及清代乾隆朝大数学家张敦仁等。</p><p class="ql-block"> 书院景区分为三个主要区域:唐、明双塔区、书院文化区和千年古刹区。</p> <p class="ql-block">景区大门</p> <p class="ql-block">标志性建筑——唐塔和明塔</p><p class="ql-block"> 唐塔(矮塔),即舍利塔,修建于天佑十九年(公元922年),是唐末或五代后梁时期的建筑。因地基下沉而向西倾斜,但历经千年仍屹立不倒,被誉为“中国的比萨斜塔”。塔身为六角十级楼阁式砖塔,塔内原嵌有铁坐佛,因此又称“千佛塔”。</p><p class="ql-block"> 明塔(高塔),即琉璃塔,修建于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该塔为八角十三级楼阁式砖塔,塔身部分用砖雕做成仿木结构,并施以琉璃装饰。第十层的悬空楼阁是其特色之一,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被古建筑专家赞誉为“国之珍宝”和“北方楼阁式塔中的唯一佳例”。</p> <p class="ql-block">  也有一说:明朝发现唐塔不断倾斜后,为防止倾倒,在倾斜的反方向建明塔以压住地基的抬升,防止唐塔继续倾斜。这就是两塔距离如此接近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  书院宽敞宁静,清爽恬淡,是求学悟道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海会寺</p><p class="ql-block"> 亦名龙泉寺,与海会书院一墙之隔,为阳城县境内主要寺院之一。该寺创建于唐,初名郭峪院。唐昭宗乾宁元年(894年),唐昭宗御赐名为“龙泉禅院”。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宋太宗又赐名为“海会寺”。</p> <p class="ql-block">前面整修的不错</p> <p class="ql-block">后院中部是大雄宝殿</p> <p class="ql-block">这里叫做大雄殿</p> <p class="ql-block">大雄殿很古老了</p> <p class="ql-block">4 打铁花</p><p class="ql-block"> 打铁花是中国古代匠师们在铸造器皿过程中发现的一种民俗文化表演技艺,始于北宋,盛于明清,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打铁花多流传于黄河中下游,以河南、山西最为流行。</p> <p class="ql-block">  司徒小镇,位于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北石店镇司徒村,占地1000亩。司徒小镇是集特色餐饮、休闲娱乐、农耕体验、旅游购物、精品民宿、文化演艺等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景区,是全国首个农民演艺小镇。</p><p class="ql-block"> “打铁花”是司徒小镇的特色之一。2015年,司徒小镇推出“打铁花”,演出旺季每日加演三场,累计接待上千万游客。</p> <p class="ql-block">  大型铁花实景剧《千年铁魂》为司徒小镇独有的演艺品牌,将“打铁花”与舞台演出融为一体,以抽象的舞蹈变化去表现煤铁文化的传承发展,使观众印象深刻。</p> <p class="ql-block">演出的一些片段,令人耳目一新</p> <p class="ql-block">演出的精彩视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