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5.6(圆梦一塔湖图——一教或一体、博雅塔、未名湖、北大图书馆)北大之行。

翠竹轻摇

<p class="ql-block">未名湖和博雅塔。“未名”之名,象征“未知之明”,寓意学术探索没有止境,契合蔡元培先生的学术自由精神。1928年学生中有称“未名湖”的,1930年燕京大学国学大师钱穆推动,校长司徒雷登支持确定了未名湖的名字。</p><p class="ql-block">博雅塔。1924年7月燕京大学为师生生活用水掘了一口深水井,并专门为水井建了塔式水楼,塔型仿初建于北周(南北朝时期)通州燃灯塔,因系美国人博氏捐资而建,故称“博雅塔”。</p> <p class="ql-block">身后有石舫,石舫不能航行,也不会沉没,被称作“不系舟”,是圆明园附属园淑春园的遗物。淑春园是乾隆赏赐和珅的,和珅私仿漪春园(颐和园)清晏舫规制而造,和珅也因此犯了僭侈逾制,以下犯上之罪。如今石舫上的画阁楼宇被咸丰十年英法联军的大火焚毁,只残存光秃秃的石基底座,与湖心岛上的临风待月楼(临湖轩,北大校友冰心题名,胡适书)俯仰湖边。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冰心、马寅初、司徒雷登等等风云故事。</p> <p class="ql-block">翻尾石鱼,它是圆明园中长春园的遗物。长春园北部建筑群有“谐奇趣”(乾隆十二年建),前有一喷水池,翻尾石鱼是里面的饰物构件。因惨遭英法联军八国联军两次火烧劫掠,圆明园文物消失殆尽,沦为废墟。翻尾石鱼被买卖,后朗润园主人载涛买下,燕京大学1930班学生毕业时又买来送给母校,此后这鱼便在未名湖畔安了家。</p> <p class="ql-block">慈济寺山门,未名湖南岸</p><p class="ql-block">慈济寺(花神庙)始建乾隆年间,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后只剩山门,这座山门清末重修,上有“重修慈济寺”字样。</p> <p class="ql-block">北京大学图书馆,前身为建造于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藏书楼。是中国最早的现代新型图书馆之一。</p> <p class="ql-block">站在湖畔,穿越沙滩到燕园的时空隧道,感慨一百多年的沧桑巨变。</p> <p class="ql-block">北大东门自然生长的花墙</p> <p class="ql-block">天桥上俯瞰中关村西,北大座落在中关村北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