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篇幅所限,在此续写《三月游江南》(下)。行程继续从无锡、绍兴到杭州。 离开蠡园,乘车来到不远的鼋头渚。无锡鼋头渚以“太湖第一名胜”著称,尤以樱花景观闻名。我们这次也是冲着赏樱而来。从充山大门入园,步行前往樱花集中的地方(樱花谷)。 鼋头渚被誉为“中华第一赏樱胜地”和“世界三大赏樱地”(日本弘前樱花园、美国华盛顿樱花园)之一。边走边看,心里充满期待。 路边的樱花开了,拍几张特写。 来到有名的“樱花谷”,眼前的景象却有点失望。 是我们来得早了,“赏樱楼”前的樱花树还未见花影。 但樱花谷里的早樱已经开放,花还是蛮可看的。 虽说是来得早了,但来此赏樱的人还是不少的。 赏夜樱是鼋头渚的一大特色,灯光映衬下的樱花如梦似幻。但开放期要到3月下旬,今天正在调试灯光,灯光从树下向上照射,樱花颜色更加鲜艳。再过两周来,就可以看到樱花盛放的景象了。 14日,上午乘高铁从无锡来到浙江的绍兴,在火车站坐地铁前往酒店。 绍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的故乡。到绍兴,鲁迅故里是必到的地方。 “恒济當”旧址,少年鲁迅因家道中落曾经常来此典当衣服、首饰。 参观鲁迅祖居。 “三味书屋”是晚清绍兴著名的私塾,鲁迅12岁至17岁曾在此读书。他勤奋好学,注重思考,在这里打下良好的文学基础。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记载了在此求学的经历。堂内匾额“三味书屋”为清代书法家梁同书所题,下方悬挂松鹿图,象征福禄与文人雅趣。鲁迅的座位在东北角,书桌右角刻有“早”字,因一次迟到受训后刻下以自警,成为其勤奋的象征。 离开鲁迅故里,我们来到绍兴有名的仓桥直街历史街区。青石板路是它的标志性景观。 街两旁的店铺摆卖着当地的特产,黄酒就是其中之一。那斑驳的酒坛里装着陈年的花雕酒、加饭酒。还有泡菜、酱料、酱货等等。 我们来到一家名“孔乙己酒家”的饭店,尝尝当地的特色菜。 我们点了“鲁家三拼”和周家台门菜“绍式炒三鲜”。 小小的戏台上还有演员在表演着“十八相送”越剧唱段。 从仓桥直街回酒店。路上来到巾帼英雄“秋瑾烈士纪念碑”。 继续前行,来到扬州市的“城市广场”,雨夜的广场,古塔和现代建筑的倒影在水面和路面上随风荡漾,别有一番景象。 立在广场一旁的古塔——大善塔,始建于南朝梁天监三年(公元504年),一九五七年由人民政府拨款重修。塔为六角七层,高四十米,顶层市穹窿顶,置铸铁覆盘,系绍兴现存最古老之佛教建筑。 从酒店窗外远望车水马龙的城市广场。 15日,早上,天下着小雨,我们来到绍兴宋代古典园林——沈氏园。沈园始建于南宋,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因宋代著名诗人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故事及《钗头凤》诗词闻名。 入口处的“断云”石。中间断裂象征“断缘”,呼应着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悲剧。 园内清静幽雅,春雨淅淅,更显得脱俗清新。 鱼鸭成群。 孤鹤轩、宋井亭等亭榭点缀其中。 雨打鲜花花更艳。 钗头凤碑,两边分别刻着陆游和唐婉两人写的两首《钗头凤》词,成了沈园的文化灵魂。 沈园外的小河上行走着绍兴特色的乌篷船。船工手脚并用,划着小船缓缓而行。 走出沈园,来到旁边的“小绍兴”菜馆午餐。各式各样的菜品摆满桌上,“醉”、“酱”、“臭”、“霉”、“腌”,大概就是绍兴菜的特色吧? 绍兴有“桥乡”之称。我们来到它的典型代表——“八字桥”历史文化街区。 八字桥始建于南宋嘉泰年间(1201年-1204年),南宋宝祐四年(1256年)重建。后又多次重修。 八字桥架于稽山河、都泗河、断头河三条河交汇处,一桥跨三河,由主桥和辅桥组成,采用“三街三河四向落坡”设计,主桥与辅桥相连,类似现代的跨江跨河立交桥,解决复杂的交通问题。 八字桥周边还有“广宁桥”、“题扇桥”等多座古桥。2013年“绍兴古桥群”成为第七批全国文保单位。 绍兴还是东晋时期著名的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故乡。我们慕名来到“书圣故里”。 参观王羲之陈列馆。 书圣故里还有蕺山书院和蕺山文笔塔。参观完,我们的绍兴站行程也就告一段落了。 16日,上午乘高铁不到半小时的车程,就从绍兴来到行程的最后一站——杭州。从火车站乘地铁前往酒店。 我们住的酒店就在地处杭州闹市上城区的十五奎巷。据说,在明嘉靖年间,巷内人多习骑射,科举考试时一举得十人,故称十武魁巷,谐音读成了十五奎巷。巷子不宽,两旁是市场和小商铺。我们在“老弄堂菜馆”吃过午饭,便到市内的河坊街历史文化街区游览去了。 <p class="ql-block">首先来到位于元宝街的胡雪岩旧居。胡雪岩(1823-1885),清末著名商人、政治家,被誉为“红顶商人”(兼具官衔和商业巨头双重身份)。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是近代中国商界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p> <p class="ql-block">胡雪岩故居是我们这次江南游参观游览的第二座“江南三大名宅”(第三座是位于无锡的薛福成故居,因以前曾去过,这次就没有再去了),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耗巨资,占地十点八亩,面积五千八百一十五平方米。宅内有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明廊暗弄,建筑构思巧妙。</p> 屋檐下精美的木雕。 明廓暗弄。 窗框内的石雕。 从高处看,园内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十分精美。 据说,芝园的假山为国内现存最大的人工溶洞。 流连于精美的花园建筑间,直至夕阳西下。 离开胡雪岩故居,我们来到热闹的南宋御街。从鼓楼(镇海楼)朝天门进入街区。 一组“杭州九墙”的现代雕塑吸引了我。“九墙”将杭州城历史碎片汇聚一齐,九个不锈铁外框内展现的是杭州历史的年轮和视觉价值。 杭州基督教鼓楼堂,始建于1885年,现建筑为2004年10月重建竣工并开始礼拜。 “钱塘第一井”。五代吴越国师德韶所凿,是杭州古代劳动人民兴修水利、改造自然的重要见证。古井所在地也叫“大井巷”。 “庆余堂”,也称胡庆余堂。是中国著名的百年中药老字号,由清末红顶商人胡雪岩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创建。“戒欺”和“真不二价”是药店的核心精神。古建筑群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晚清工商型建筑之一,兼具徽派风格与江南园林特色。 “一本堂”铁文化艺术馆。 蓝调天空下的御街。 在“水墨徽”山野菜馆吃晚餐。 徽菜(墨香红烧肉、黄山臭鳜鱼)。 17日,到杭州的第二天。早餐后我们来到太子湾公园,这里正在举办郁金香展,门口的郁金香花开得正盛。 太子湾公园也是杭州市民爱去的地方,今天天气正好,游园的人很多。 太子湾公园对面就是西湖苏堤。 苏堤不远就是杭州西湖的标志性景点——雷峰塔。雷峰塔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因位于雷峰(夕照山)而得名“雷峰塔”。雷峰塔因传说中法海镇压白娘子(白素贞)而闻名。“雷峰夕照”是南宋“西湖十景”之一。 雷峰塔上眺望西湖。 雷峰塔地宫遗址,展示了北宋原塔基座、柱顶石等。 <p class="ql-block">根据传说故事《白蛇传》情节创作的雕塑《回家》。</p> 下午,我们从酒店前往西湖边上的“柳浪闻莺”景点游览,要翻过酒店背后的吴山,山上有许多古迹。 吴山上的古樟很多,最老的树龄有730多年。 太阳已西斜。还未走到西湖边,离柳浪闻莺还有一段路,一路小跑,为的是看到西湖边那美丽的夕阳。 好在还能看到西下的夕阳。 美丽的“雷峰夕照”。 <p class="ql-block">从柳浪闻莺公园往回走,路旁的树在灯光照射下,倒影在水面上的影像,千姿百态。</p> 18日,行程最后一天。回广州的是下午的航班,上午还有些时间,租了酒店的车到龙井御茶园去看看。龙井茶算是中国的名茶,来到这里,就是看看这名茶出产的地方。路边的大石上刻着“茶为国饮,杭为茶都”。 整齐的茶田。 离开茶园,司机把我们送到“茅家水乡”景点。这本来是杭州著名的丝绸大王都锦生在茅家埠的祖居,后无偿捐赠给国家。 参观丝绸陈列馆。 在机场吃过午餐后乘坐国航航班回穗。 空中看家乡。 夕阳下,飞机降落广州白云机场,我们的江南游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