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登云峰山览摩崖石刻

光影文心

<p class="ql-block">【七登云峰山览摩崖石刻】</p><p class="ql-block">云峰叠翠隐唐槐,</p><p class="ql-block">篆迹千年映碧苔。</p><p class="ql-block">蝶戏香丛寻古意,</p><p class="ql-block">一襟山海入诗来。</p> <p class="ql-block">【再登云峰山】</p><p class="ql-block"> 时值初夏,丽日悬空。城南景致如旧,槐树郁郁葱葱,串串槐花似垂珠缀枝,微风拂过,香韵沁人。蜜蜂穿梭花间,嗡鸣不绝,更添生机。抬眼望去,远处山峦层叠起伏,峡谷蜿蜒,似藏万般柔情。</p><p class="ql-block"> 沿着弯弯山路徐行,曲径通幽,步步皆景。行至郑公遗墨处,但见摩崖石刻苍劲古朴,历经岁月却风采依旧。郑道昭的翰墨华章,跨越千年,至今仍被世人传颂,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令人心驰神往 。</p> <p class="ql-block">【云峰山简介 】</p><p class="ql-block"> 云峰山又名文峰山、笔架山,地处莱州市区东南7.5公里处,海拔326米。因其主峰两侧各有一峰,三峰并峙、东西横卧,形似笔架,故而得名“笔架山” 。这里林壑优美,景色秀丽,是闻名遐迩的文化旅游胜地,现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春桃灼灼、夏槐葱郁、秋枫似火,被称为“云峰三时绝景”,四季皆有独特韵味。 </p> <p class="ql-block">  “山不在高,有‘文’则名”,云峰山虽在高度与自然景观上难与海内名山比肩,但其深厚的人文底蕴却让它声名远扬。自山麓至山顶,错落分布着几十处极具历史价值的刻石书法珍品。其中,北朝大书法家郑道昭的刻石作品,更让云峰山绽放出璀璨光华。 云峰山现存大小刻石四十余处,涵盖北朝二十一处、宋朝十处、明清各两处,共同构成了天然碑林。</p> <p class="ql-block">  这些北朝刻石意义非凡,为我国书法艺术从隶书向楷书的演变发展奠定基础,是研究书法源流的珍贵宝藏,1988 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多年来,国内外众多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学者及爱好者纷纷慕名而来,沉醉其中、流连忘返。尤其是日本书道学者,对云峰山刻石推崇备至。如今,云峰刻石不仅是中国书法界的重要研究与瞻仰之地,更成为连接中外、沟通四海的文化友谊桥梁。2011年12月,中国书法家协会将云峰山命名为“中国书法名山”,其文公碑也于1988年被认定为“中国书法名碑”,云峰山由此成为全国第二座获此殊荣的“中国书法保护单位” ,在书法文化领域占据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  郑道昭(?—516年),字僖伯,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人,是北朝魏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以下是关于他的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人物生平</p><p class="ql-block">- 早年经历:7岁随父兄入平城,11岁以博士子弟身份入中书学,26岁娶孝文帝宠臣李冲之女为妻。</p><p class="ql-block">- 仕途经历:北魏孝文帝时,官至通直散骑常侍,太和十九年随孝文帝南征。宣武帝初,迁秘书监,后因从弟郑思和事株连,出为光州刺史,转青州刺史,后复入为秘书监。</p><p class="ql-block">- 晚年生活:在任光州刺史期间,政务宽厚,不任威刑,为吏民所爱。熙平元年,郑道昭暴病而亡,获赠镇北将军、相州刺史,谥号“文恭”。</p> <p class="ql-block">书法成就</p><p class="ql-block">- 风格特点:下笔多用正锋,大起大落,起落转折,处处着实,间用侧锋取势,忽而峻发平铺,既有锋芒外耀,尤多筋骨内含,方圆并用。</p><p class="ql-block">- 代表作品:其书刻于青、光二州山崖的众多题刻,总称“云峰刻石”,包括掖县的云峰山、大基山,平度市的天柱山,青州市玲珑山等地的摩崖刻石。其中,《郑文公上碑》《郑文公下碑》《论经书诗》《观海童诗》等最为著名。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文学成就</p><p class="ql-block">- 作品数量:《魏书·郑羲附道昭传》说他“好为诗赋,凡数十篇”,但今仅存诗4首,文3篇,辑入逯钦立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和严可均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p><p class="ql-block">- 作品风格:其诗长于写景,稍染高古清拔之气,风格与南朝的谢灵运和鲍照相近,如《登云峰山观海岛》《于莱城东十里与诸门徒登青阳岭太基山上四面及中嵿扫石置仙坛诗》等。</p> <p class="ql-block">后世影响</p><p class="ql-block">- 书法领域:郑道昭是南北朝书法的集大成者,创造了宽博雍容的书风,他所书的魏碑石刻在我国书法艺术和文字研究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被后世称为“北方书圣”“一代文宗”。</p><p class="ql-block">- 文化传承:山东省莱州市云峰山建有郑道昭纪念馆,馆内展示了荥阳郑氏世系、郑道昭其人、刻石分布及现状、刻石著录与研究、现代中外书法家留墨等内容,对传承和弘扬郑道昭的文化艺术起到了积极作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