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中甘露润大地,海内众生泽方舟。 南海拜观音(之一)

凤鸣缉熙

<p class="ql-block">12月14日吃过早餐,带上点食品和水,我们就出发了,今天是去南山文化旅游区。16路公交车可以直达,外地老人不照顾,每人8元车费,乘时80分钟,再步行800米,到大门口。路上满满都是旅游大巴。</p> <h3>南山,古称鳌山,面朝南海,坐落在中国唯一的热带滨海城市——三亚市的西南40公里处,是中国最南端的山。南山历来被称为吉祥福泽之地。据佛教经典记载,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为了救度芸芸众生,发了十二大愿,其中第二愿即是“常居南海愿”。唐代著名大和尚鉴真法师为弘扬佛法五次东渡日本未果,第五次漂流到南山,在此居住一年半之久并建造佛寺,传法布道,随后第六次东渡日本终获成功。日本第一位遣唐僧空海和尚也在此登陆中国,驻足传法。中国传扬千古的名句“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则更道出了南山与福寿文化的悠久渊源。景区内有一座2005年开光的金玉观世音,1 0 8米高,屹立在南海岸边,气势恢弘。它是用1 0 0多公斤黄金、1 2 0多克拉钻石、数千粒红蓝宝石、祖母绿、珊瑚、松石、珍珠及1 0 0多公斤翠玉等制造的。</h3> <h3>  不二法门是南山景区的大门景观,仿南北朝建筑风格。游客进入此门,便进入了吉祥清净的南山佛教圣地。门楼正面的“不二”和背面的“一实”系著名书法家顾廷龙老先生94岁时书。“不二”是指万事万物归根到底都是平等的,没有彼此的区别,皆由因缘和合而生,因缘一旦解体,事物就不复存在,一切皆是虚无,皆是“空”。“(不二),但佛法不空(为实)。在佛教中,对事物认识的规范,称之为法;修有得道的圣人都是这里证悟的,又称之为门。在佛教的修行法门中,有八万四千法门,而不二法门最高境界,入得此门,便进入了佛教的圣境,能够直见圣道,也就是达到了超越生死的涅槃境界。《维摩诘经》记载,文殊师利菩萨问维摩诘:“我等各自说已,仁者当说:何等是不二法门?”时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师利叹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言语,是真入不二法门”。简单地说,法门就是入道的门径,不二法门就是不可思议,无所分别的绝对真理。</h3> <h3>。“一实”又称“一实相印”、“一法印”,指代表真正佛教的一种标识,却承认“真如”(佛旨,佛陀所揭示的绝对的真理)是实实在在的实体。</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慈航普度意既:仙佛以尘世为苦海,故以慈悲救度众生,出离生死海,犹如以舟航渡人,故称慈航、慈舟。万善同归集卷下(大四八·九八七中):‘驾大般若之慈航,越三有之苦津,入普贤之愿海,渡法界之飘溺。’今之俗语乃援引佛教‘慈航普渡’一语,形容善心人士慈悲为怀,能普遍救助大众。</h3> <h3>巡此门而進,里面是别有洞天。观音阁、承露亭、滴水净瓶、耳根圆通石雕等景观。</h3> <h3>此乃著名的耳根圆通石雕是也。</h3> <h3>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的滴水净瓶</h3> <h3>净瓶下的池水与莲花。</h3> <h3>法度对于一个国家与民族的生存发展,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呀!能开甘露门,各座菩提树。</h3> <h3>登高望远藐视同侪。</h3> <h3>著名的佛肚竹。</h3> <h3>鱼鸽同乐</h3> <h3>鸡同鸭讲是讲不通的,但是今天咱们看看鸽同鱼可否有共同的语言呢?</h3> <h3>先别撞钟,敲响新年的钟声,还有半个月的时间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