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增军的美篇

戎增军

<p class="ql-block"> 回 甜</p><p class="ql-block"> 文/戎增军</p><p class="ql-block"> 透过明亮的窗,柳杉枝叶在微风中婆娑摇曳。高寨湖面波光粼粼,如同一面巨大的镜子,将四周碧绿的茶山尽数倒映其中,宛如一幅浑然天成的山水画卷。轻啜一口杯中茶汤,初尝时略感苦涩,却在喉间渐渐泛起丝丝清甜,鼻尖萦绕着幽幽茶香。文友们优雅的茶颂如潺潺溪流,轻轻拨动着我的心弦,那些与茶相关的往事,如涓涓细流般源源不断地涌入脑海,挥之不去。</p><p class="ql-block"> 一,苦涩岁月里的茶之印记</p><p class="ql-block"> 1952年,我出生于北方的一个农村,如同新生的新中国一样,我的婴幼年时光也充斥着苦涩的记忆。父亲在南疆守卫边疆,叔叔挑起了家中的大梁。在我的记忆里,村里的孩子们最好的饮料便是大缸里的凉水。北方不出产茶叶,农民们既没有饮茶的习俗,也难以负担起茶叶的开销。只是隐约听说,只有家境富裕、穿绸戴银的人家,才有闲情逸致谈及茶事。</p><p class="ql-block">后来随父亲来到南方,母亲听街坊说茶是个好东西,喝点茶能醒脑化食。于是她从小摊上买回一小包用绵纸包裹的新茶,试着泡来喝,却苦得让人难以下咽,后来才知道买的是假货。自那以后,我再也没见母亲买过新茶。由此可见,当时当地茶叶是何等稀缺珍贵,农民想喝上一口真茶都难如登天。</p><p class="ql-block"> 二,茶牵红线,缘定终身</p><p class="ql-block"> 在我人生最艰难的时刻,一位热心人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那时父亲刚去世,母亲久病不愈,弟妹尚未自立,家里债台高筑,根本没有多余的钱置办见面礼。我看见柜顶上有一包绵纸包着的茶叶,记得是父亲生前下乡时,一位农民朋友送给他的。不知是父亲不会品尝,还是舍不得饮用,这包茶叶一直放在那里没动。无奈之下,我只好把这包茶叶送到了姑娘家,心里忐忑不安,生怕她不接受。没想到她高兴地回赠了我一个瓷茶壶。我虽然没了茶叶,却得了一只茶壶。我想,那包茶叶她一定没有动用,可那只茶壶,我一直珍藏着,从未用过。就这样,我们定下了情缘,直到如今。虽然我不怎么饮茶,但一看到茶叶,总会想起它对我的这份特殊的 “恩情”。后来,她的大哥从上隆茶场回家过年,总要送我一包好茶。不知这是对我那包老茶的回馈,还是我多心了。</p><p class="ql-block"> 三,茶中百态,人间温情</p><p class="ql-block"> 炎炎夏日,我跋涉很长的路去农村学生家访问。家长端来一大搪瓷缸茶水,茶叶不知泡了多少遍,缸子也不知道多久没擦洗了。家长倒了一小碗,送到我面前。看着家长热情的模样,我毫不犹豫地接过茶碗,一饮而尽。也就是在这缸茶的温情中,我们达成了教育共识。</p><p class="ql-block">有一次,我和几个伙伴自驾游,景点里物价高昂,大家商量后,决定只花十五元给司机买一杯热茶提神解渴,而我们自己则偷偷喝些白水应付。这杯热茶,既是对司机辛苦付出的敬重,也寄托着我们对行程安全的郑重期许。</p><p class="ql-block"> 学校调来许多老师,有上海知青,有落实政策返岗的老教师,还有从大地方下放的才俊。大家聚坐在一起,茶常常是我们谈论的话题。也就是在这时,我初次接触到茶道,渐渐领略到茶的韵味。红茶、绿茶、花茶,大方的同事们成了我品茶的启蒙老师。那一杯杯清亮的茶饮,即便在很久以后,透过那清幽的茶香和热气萦绕的茶雾,一届届与我风雨同行的同事们的音容笑貌,依然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每当我感到疲劳时,总会沏上一杯热茶,尤其是那清香诱人的茉莉花茶,慢慢嘬饮,沉沉思索,静静做事。闲暇时,也常常会想起师哥师姐们那清淡而悠长的茶会记忆。那清肝浸脾的苦涩,陪伴我走过了四季的炎凉,让我从苦涩中走出,步入酸甜适度的人生境界。</p><p class="ql-block"> 四,茶桌春秋,职场况味</p><p class="ql-block"> 到机关工作后,烟、酒、茶成了工作接待的常态。到了基层,当地的同志为了尽地主之谊,在烟酒茶上可谓做足了功夫。这是人之常情,无可非议。毕竟,不食人间烟火,不仅会脱离群众,在对上联系时也会处处碰壁。我有两大软肋:一是不善烟酒,二是不谙沟通,因此没少吃苦头。同志之间友好地敬烟敬酒,若回应不爽快,很容易伤感情。为了自身健康,烟酒转到面前时,我总是尽力推拒,但看到主人一脸不悦,心里也十分难堪。而当我爽快地接过一杯热茶,看到主人高兴的样子,我从茶饮中找到了宾主之间的和谐。经过多次交往,大家摸清了我的脾性,不再用烟酒为难我。在县域内,无论走到哪里,后生们都会在我一落座时,第一时间送上一杯热茶,我也会回以一个灿烂的微笑。大家常常侃谈 “清茶一杯,再展宏图”,然后双双开怀大笑。</p><p class="ql-block"> 五,茶韵流芳,家国情怀</p><p class="ql-block"> 曾几何时,昔日的荒山布满了茶园,成为国家扶贫攻坚成就的一张靓丽名片。茶道理论盛行,茶叶品牌风靡于世,茶叶已然成为中国大众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茶,真是个好东西,于己有益,于友有情。但凡事都要有个度,饿肚茶、浓茶、凉茶不可随意饮用。饭后喝上一杯,可解腻化食;朋友相会,相互荐饮,能增进交流;独处时,捧一杯淡茶,慢慢品,细细思,时光也会变得不再艰涩。茶是幸福的天使,它出现在哪里,哪里就有春天的气息。哪里有茶香,哪里就有墨香,就有歌声和笑声。茶走出千村万寨,留下的是山乡的巨变,带走的是茶农对祖国的祝福。中国茶叶是友谊的天使,那美丽的萃芽噙着甘露,披着春阳,飞遍五洲四海,将中国故事传遍全世界。</p><p class="ql-block"> 我因茶而得妻,因茶有了从苦涩到甜美的经历。我想,茶还会继续为我书写更多苦涩后回甜的故事。</p><p class="ql-block">每当妻子高兴的时候,我会带她到高寨茶园的最高处,临风远眺,尽览茶乡风情。然后,在鸳鸯湖边寻一个幽静清凉的去处,倚栏对坐,沏两盏新茶,默默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用心意搓揉着当下的幸福,用情感抚慰着那时幸福中的缺憾。</p><p class="ql-block"> 放下茶盏,我会缓缓地给她讲茶仙陆羽的故事,讲毛公和茶农的故事,让这份茶香中的温情,在我们心间缓缓流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