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徽派民居建筑——宏村、南屏

海鲜(大陆)中泰友协

<p class="ql-block">  中国是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国家,中国的民居也同样形式多样,各具特色。如北方的四合院、西北的窑洞、广东的碉楼、<span style="font-size:18px;">福建的土楼、</span> 牧民的蒙古包、傣族的吊脚竹楼、……等等。他们除了居住功能,还具有深刻的文化内含,代表着其族群建筑艺术的发展传承。今天,我向大家介绍的是皖南典型徽派民居建筑——粉墙黛瓦马头墙的宏村和南屏。</p> <p class="ql-block">  宏村是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镇下辖的行政村,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黄山西南麓,村域面积19余公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宏村三面环山,坐北朝南,整体呈“牛形”布局,</span>背倚秀美青山,脚踏半月形南湖, <span style="font-size:18px;">水系规划精妙,以</span>村内月沼为中心,水圳<span style="font-size:18px;">清流抱村穿户,兼具防火、灌溉与生活用水功能。</span></p><p class="ql-block"> 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距今近900年历史。村中保存明清民居140余幢,以粉墙黛瓦、马头墙、飞檐翘角为特色;木雕、砖雕、石雕为装饰,工艺精湛,题材涵盖人物、花鸟等,<span style="font-size:18px;">雕梁画栋,美不胜收。</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南湖景色。</p> <p class="ql-block">  宏村以汪姓家族为主,宗祠乐叙堂是祭祀与家风传承的重要场所,位于月沼旁。汪氏宗祠是一处建于明代的祠堂建筑,建筑平面呈"凸"字形,面阔24.40米,进深32.70米,正厅七开间,中有天井,前有围廊,门旁有抱鼓石。全祠布柱70根,属"满堂柱"建造。正厅四根前檐柱粗大厚实,呈棱形。内部制作木雕、砖雕、石雕。</p> <p class="ql-block">  墙上的砖雕讲述着“忠孝节义”的典故,窗棂间的浮雕刻画着“梅兰竹菊”的风骨,梁柱上深雕描绘着“福禄寿喜”的愿景。实用与审美在此完美共生。这些雕刻不事张扬,却在梁柱转折处、窗格镂空间默默诉说着家族的理念。</p> <p class="ql-block">  大户人家<span style="font-size:18px;">正厅的中堂之上都有治家匾额,</span> 是徽派民居凝固的家族史。堂前的八仙桌,节庆时聚族而宴,平日里则是族老议事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乐彼园原为清代徽商庭院遗址,太平天国战乱损毁,现存建筑为2011年基于《黟县志》记载按古法复建。以花园式住宅为模板,主体建筑为明三间暗三间制式,配别厅、厨房及庭院,完整保留天井、回廊等徽派元素。</p> <p class="ql-block">  村中心月沼景色。</p> <p class="ql-block">  白墙黛瓦,是流淌在时光里的水墨;飞檐翘角,是凝固于山川间的诗行。皖南徽派民居,以青砖为笔、以流水为墨,在皖南大地上勾勒出独属东方的人居美学。</p> <p class="ql-block">  青灰色的马头墙如波浪起伏,高低错落间划出灵动的天际线;白粉墙历经岁月冲刷,已不再洁白,与深色的黛瓦形成素净的色调对比。没有浓墨重彩的装饰,唯有简练的线条与比例的和谐,恰似中国水墨画,以极简之姿容纳天地万象。</p> <p class="ql-block">  宏村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国家5A级景区‌,同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span>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成为电影《卧虎藏龙》的取景地,<span style="font-size:18px;">因此</span>宏村名声在外,游客较多,尤其是在南湖和月沼两处更是人满为患‌。</p> <p class="ql-block">  南屏古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镇,距宏村约十五、六千米。始建于北宋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一处规模宏大的徽商聚居古村落,有宗祠、支祠和家祠共8座;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近300幢‌。是电影菊豆、卧虎藏龙、复活的罪恶等作品的取景地,被誉为“中国影视村”。</p> <p class="ql-block">  叶氏支祠,明弘治年间为祭祀宗族先人叶文圭而建,石雕精美,曾是《卧虎藏龙》镖局的内景地,门前“钦点翰林”等匾额彰显家族荣耀。</p> <p class="ql-block">  徽派建筑的宗祠、民居皆以天井为“心脏”,四围房屋高墙合围,形成“四水归堂”的格局。晴天时,阳光自天井倾泻,光线充足;雨季时,雨水从瓦当跌落,沿天井四周汇流入石槽,既防内涝,又暗合“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处世智慧。天井是建筑的“对外窗口”,更是人与天地对话的通道——坐于廊下,可看阴晴雨雪、云卷云舒,可观四季更迭,日月星辰。</p> <p class="ql-block">  徽派建筑的客厅非常讲究,条案上“东瓶西镜中间钟”的摆设,暗合“平静守时”的治家理念。</p> <p class="ql-block">  冰凌阁‌,具有200余年历史的四合院式建筑,莲花门雕刻西湖十景图,布局精巧。</p> <p class="ql-block">  以下下图片是菊豆电影中菊豆药铺取景地,房屋建于清光绪年间,廊步三间结构,全屋青砖地面,因张艺谋拍摄电影《菊豆》时选为药铺场景,<span style="font-size:18px;">因此得名“菊豆药铺‌”。</span> </p> <p class="ql-block">  随着南屏村的发展,明代形成叶、程、李三大宗族齐聚分治的格局。不同姓氏家庭聚居,按照宗法观念,各姓氏通过街巷互相分割居住空间,逐渐形成了72条错综复杂、长短不一的古巷。</p> <p class="ql-block">  古巷纵横交错,构成了独特的“迷宫式”结构。它们与祠堂群、古民居群相互交融,将整个村落有机地连接在一起。青石板路蜿蜒其中,狭窄处仅容一人通过,两侧高墙耸立,营造出幽深静谧的氛围。 </p> <p class="ql-block">  古巷是南屏村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技艺,古巷两侧的建筑上精美的雕刻,题材丰富,寓意深远,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审美情趣,同时反映了当时的家族观念和社会秩序。</p> <p class="ql-block">  游客漫步在古巷中,可以欣赏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感受徽派建筑的独特魅力。还可以走进古民居、祠堂,了解南屏村的历史变迁和家族兴衰。此外,多部影视作品的取景地,让游客在古巷穿梭时,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电影中的场景和氛围。 </p> <p class="ql-block">  南屏的建筑风格与宏村相似,也是典型的徽派建筑。因商业开发不多,基本还保持着原貌,原住民相对宏村较多,游客较少,适合静下心来细细鉴赏徽派建筑的韵味,深入了解其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  当现代钢筋混凝土在城市遮空蔽日,皖南的徽派民居依然在群山深处,用白墙黛瓦续写着东方美学的千年长卷。那斑驳的墙面是时光的诗行,那蜿蜒的巷陌是岁月的韵律。让我们逃离水泥丛林,返璞归真,走进其间,徜徉在水墨梦境,净化一下烦躁的心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