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伟华的美篇四月份贵州行之(二)

谢伟华

<p class="ql-block">  行程的第二站是去黔西的毕节地区欣赏《百里杜鹃》景区。这里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天然花园,锦延50余千米。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园,享有世界彩帶的美誉。</p><p class="ql-block"> 三、/四月份正是杜鹃花盛开的季节。</p> <p class="ql-block">  贵州是一个景点多而分散的省。以毕节为例,它在贵州的西北部地处川、滇、黔三省交界,历有鸡呜三省宛如世外桃源之说。它是贵州髙原向四川盆地过渡斜坡地帶,这里的织金溶洞是全国最大也是最美的溶洞。</p> <p class="ql-block">毕节有一个像童话世界一样的阿西里西大草原,</p><p class="ql-block"> 韭菜坪的天上花海,</p><p class="ql-block"> 中国阿勒泰的百草坪,</p><p class="ql-block"> 黔西乌江源的百里画廊。</p><p class="ql-block"> 有个村落叫化屋村,称其为“千里乌江壁画美,唯有此处成大观。</p><p class="ql-block"> 景点星星点点繁不胜数如:贵州九洞天,贵州小瑞士~吊水岩…</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此行另人心旷神怡的景点是位于贵州省黔西南的万峰林景区。景区南与广西交界,西到滇,桂,三省边界,北接乌蒙山峰,总面积达2000多平方千米。是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随处可见布依族人群。也是世界锥状喀斯特地貌最典型的区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地质公园》。</p> <p class="ql-block">  山腰中开出的赏景大道</p> <p class="ql-block">管理员~布依族青年。旅游业的繁华带给很多年轻人返乡就业。</p> <p class="ql-block">座落在群峰下的布依族村寨</p> <p class="ql-block">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赞美这里:“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p><p class="ql-block">万峰湖~安龙景区的水库,这里湖面宽阔,湖水碧绿,与周围山峰交相辉映,形成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晴隆24道拐是抗战公路,古称鸦关,原是蜿蜒的古驿道,是古代入滇的必经之路。从山脚盘旋到山顶,24个“S”形弯道全长约4千米。蜿蜒于晴隆山脉西南坡,砂石路面。</p><p class="ql-block">“二十四拐”抗战公路线路设计充分把握了地形和地质的特点,利用回头曲线的方式以克服250米的髙度差。“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是中缅印战区交通大动脉之咽喉,被誉为“中国抗战的生命线”。我们一行人有幸乘上了景区专用车由第一拐行至到二十四拐,途中的颠婆与急转让我们每个人都深感战争年代的艰辛!</p> <p class="ql-block">当年运行在二十四拐道上的美式军用卡车</p> <p class="ql-block">美式吉普车</p> <p class="ql-block">  我们行程的最后一站是前往《天龙屯堡古镇》。</p><p class="ql-block"> “屯堡”是封建社会移民和加強统治的一种手段,中国的“屯堡”制度从汉朝起就有了。</p><p class="ql-block"> 公元十四世纪中頁,朱元璋力逐群雄一统中原,建立了明王朝。为巩固政权他下决心平定西南边陲。</p><p class="ql-block"> 采取了“屯田戍边”政策。将这些军士及其眷属30余万人留驻贵州,屯戍于此至今已有六百余年。当年迁移过来的江淮人居多,按当地人说法他们的祖宗是江宁府玄武区成贤街人氏。所以在“天龙屯堡古镇”至今仍传承着明朝时期江淮一帶的汉族文化,说话仍夹杂着老南京口音。我们去了他们都视我们为老乡是亲人!</p> <p class="ql-block">屯堡遗存的文化习俗与贵州当地文化有相当差别</p> <p class="ql-block">返程再经贵阳,风景很美就是游客太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