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上海国际花展的徐汇区分会场“花荟品徐汇”,设于衡复音乐街区,即主要以汾阳路、东平路、乌鲁木齐南路、淮海中路围合的区域,为第四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这里可是妥妥的“音乐王国”,是上海音乐味儿最浓、音乐大咖最多、音乐机构最密的地方。街区内的98岁上海音乐学院(汾阳路20号)和 74岁上音附中(东平路9号),孕育了一代又一代音乐大家。这儿有作为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作者聂耳旧居(淮海中路1258号3楼)、原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丁善德旧居(淮海中路1273弄5号)、原上海越剧院院长袁雪芬旧居(淮海中路1273弄18号),并有“音乐城堡”(淮海中路1231号)、黑石公寓(复兴中路1331号)等一批优秀历史建筑,还有上海交响乐团(复兴中路1380号)、上海交响乐博物馆(宝庆路3号)、JZ Club爵士乐俱乐部(衡山路8号)、上音歌剧院(汾阳路6号)、TRI 第三空间(汾阳路138号)、上海沪剧院(汾阳路150号)等扎堆于此,汾阳路到复兴中路上的琴行也是一家挨着一家,音乐氛围特别浓厚。而这一块又恰好是我前段时间赏徐汇春花没有走到的区域,正好补缺。</p> <p class="ql-block"> 不过,春天第一波开花乔木目前基本已谢,剩下的都是开花灌木或花草了。好在有花展,本次的花展布置集中在汾阳路 - 复兴中路 - 宝庆路 - 淮海中路一圈沿线,另加襄阳公园。但徐汇区的动作似乎慢了一拍,所以去得早不如去得巧。</p> <p class="ql-block"> 衡山路2号/东平路12号之禾卡纷花园,欧洲古典风格独立式花园住宅,1920年建造,2015年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第五批)。该建筑解放前为外侨居住,1950年代上海音乐学院迁入,原上音副院长、著名音乐家丁善德曾于1961~1987年居住在此1号楼。去年经过改造后亮相,以法国南部花田为灵感设计的花园景观成为空间亮点,整个花园旖旎且富有层次,四季如春,风光无限。</p> <p class="ql-block"> 东平路乌鲁木齐南路口的街心花园内,装置虽简单却造型不错。</p> <p class="ql-block"> 宝庆路桃江路口,后面是宝庆路20号/桃江路28号多栋风格各异的1920年代老式洋房,分别为2005年、2015年公布的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第四、五批)。原是上海轻工业研究所办公地,后来是轻工研究所旗下高新企业上海理日科技工业园,现在好像是光明食品集团了。近年经过整体修缮后,转角用鲜花装点,缤纷多彩,引人注目。</p> <p class="ql-block"> 宝庆路3号上海交响乐博物馆,则是国内第一家以交响音乐为主题的音乐博物馆,展示了从19世纪70年代末以来,西方交响音乐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该花园住宅由一名德国商人始建于1925年,1930年被颜料大王周宗良买下,因为它地处当年“地王”霞飞路(今淮海中路)的黄金分割点上,地段之好、面积之大都让其它地块望尘莫及,故有“上海第一私家花园”之说。1948年,周宗良带着大部分家眷去了香港定居,1957年去世。但周宗良子女多达13人,这处遗产后来导致多名子孙打官司,2006年公开拍卖,最终被上海地产集团低价拿下,然后又尘封了10年之久,2016年其与东南侧邻居上海交响乐团及不远处的上海音乐学院合作,在此创建了上海交响乐博物馆,2017年公布为徐汇区文物保护点。本次花展确定此地为花箱花球布置点,现场看到宝庆路3号花园的竹篱笆墙上简单地吊了一排花箱。</p> <p class="ql-block"> 淮海中路1350弄愉园前同为花展的花箱花球布置点,摆放的是一排落地花箱。愉园建于1941年,为土地所有人朱氏所建。他有十个儿子,每人一幢,心情愉快,故名愉园。含独立花园住宅、联排花园住宅、双拼花园住宅,2005年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第四批)。其中5号住过中国共产党隐蔽战线、文化战线、统一战线的卓越领导人和解放后的上海市常务副市长潘汉年,7号住过辛亥革命先烈徐锡麟独子、蒋经国长媳蒋徐乃锦的父亲、招商局第十五任掌门徐学禹,8号住过清末首富盛宣怀家的“盛七小姐”盛爱颐。</p> <p class="ql-block"> 淮海中路1326弄淮海大楼前绿地(常熟路小花园),作为徐汇花展的六处绿地布置主题景点之一却没有看到专题布展。淮海大楼原名恩派亚大楼,又名帝国公寓,由浙江兴业银行投资兴建于1931年,1934年竣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装饰艺术派风格,部分作为员工宿舍。1985年加建两层,1994年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第二批)。这座位于路口转角显著位置的地标性建筑前,这次花展只是同隔路相望的愉园前一样,摆放了一排落地花箱。</p> <p class="ql-block"> 淮海中路1315号UBAN FLOWER花店,为徐汇花展的五个花艺布置打卡点之一。整个店铺白色与淡紫色交织,蝴蝶装饰点缀其间,边缘垂下白色流苏,在春日的微风轻拂中仿若置身于紫色的梦幻王国,漂亮!所在的淮海中路1323号楼,解放后长期由上海市公安局徐汇分局使用,2015年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第五批)。经查询,1915年法租界在宝建路(今宝庆路1号)设立宝建巡捕房,1931年改名福煦巡捕房,1943年福煦、贝当巡捕房合并为第一警察局常熟路警察分局,这应该是原福煦巡捕房家属楼。</p> <p class="ql-block"> 华亭路东侧的淮海中路1276~1292号英国乡村式住宅前绿地(华亭路绿地),为徐汇花展的六处绿地布置主题景点之一。该处建筑为1930年建造的砖木结构假四层楼房,红瓦双坡屋面,清水红砖烟囱,细卵石外墙,及南立面底层有阶梯上下的券柱外廊,1999年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第三批)。记得原来房前均有独立花园,想必是退让出来成为了公共绿地,如今住户出入均走华亭路93弄后门了。</p> <p class="ql-block"> 淮海中路1285弄上方花园前绿地,同为花展的六处绿地布置主题景点之一。上方花园是西班牙风格公寓式花园里弄住宅,原系英籍犹太人沙发的私人花园,1939年浙江兴业银行购得此园地后,新建74幢三层高的行列式、联列式、独立式等建筑,仍名沙发花园,1950年代改今名,寓有幽静美好之意。1994年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第二批)。</p> <p class="ql-block"> 淮海中路1253号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前绿地,亦为徐汇花展的六处绿地布置主题景点之一。这栋老洋房的玻璃门曾被无数次推开,一份份发自内心的善意、一帧帧温暖人心的画面、一个个值得尊敬的名字留在了此地,就像房前的花儿一样美丽纯洁。</p> <p class="ql-block"> 淮海中路1251弄前的鲜花电话亭,估计是加出来的花展项目,并不在花艺布置打卡点之列。</p> <p class="ql-block"> 淮海中路1204~1218号盖司康公寓正面,为徐汇花展五个花艺布置打卡点之一的窗阳台展示点。钢筋混凝土结构现代派风格的盖司康公寓,1935年建造,1999年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第三批)。</p> <p class="ql-block"> 原淮海中路1189号英国式假三层花园住宅,现上海音乐学院美育楼,为徐汇花展的五个花艺布置打卡点之一。机平瓦坡屋顶、局部立面具有英国都铎风格特色的该建筑建于1936年,曾经是私宅,1950年上海防空司令部在此建立人民解放军第一个要地防空合成指挥所。</p> <p class="ql-block"> 原淮海中路1131号德国文艺复兴风格花园住宅,也是比利时驻沪总领馆旧址,今归入上海音乐学院,被誉为“音乐城堡”。本处定为徐汇花展的五个花艺布置打卡点之一,也是湖南街道园艺展示点,主题叫“繁花音乐门”。晨光漫过“音乐城堡”的尖顶,照耀在湖南街道LOGO化身的“音乐之门”上,在生活的乐谱上印下动人的旋律。金属琴键铺就的小径上,乐高花植系列与鲜花完成了一场跨界的和声,千朵万朵花瓣托着光的重量,色彩斑澜的音符微微摇曳,与鲜活的芬芳低语,共同奏响“艺术无国界”的乐章。</p> <p class="ql-block"> 汾阳路6号上音歌剧院,是一座造型摩登的现代建筑综合体,其设计融入历史特色,采用“半层”墙结合“窗棂”设计,使其与周围环境和谐相融,在花卉的映衬下更显得优雅。</p> <p class="ql-block"> 东湖绿地,为徐汇花展的三大街镇园艺主题景点之一。绿地原是专门接待国家领导人和外国元首的东湖宾馆一部分,地址为淮海中路1110号。1925年,英籍犹太人约瑟夫在霞飞路(今淮海中路)与杜美路(今东湖路)转角的土地上建起一幢三层法国式花园别墅,将之取名为“大公馆”,这便是东湖宾馆神密的7号楼前身,因位于杜美路,故有“杜美花园”之称,在旧上海名噪一时,1994年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第二批)。1950年代苏联驻沪商务办事处曾设于此,1960年代被收归国有后成为上海市委招待所的一分子。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曾与周恩来总理在此会谈,《中美联合公报》的不少谈判也在此地举行。1985年,招待所改名为东湖宾馆。2002年,这座秘密花园完全撩开面纱,成为名叫大公馆的高档会所餐厅。2014年,东湖集团将东湖宾馆所属的路口三角形绿地交给了徐汇区政府,将其改造成了一座没有围墙的开放式花园绿地。</p> <p class="ql-block"> 康健街道展台,围绕“书香园林·绿韵康健”主题,以诗入景,编织自然与人文的诗篇,营造“人在画中游”的沉浸式体验景观。通过艺术装置和软景花境的融合设计,打造了书香画卷互动打卡观赏区和墨影观赏两个主题空间,美美、暖暖、融融。</p> <p class="ql-block"> 凌云街道展台,围绕“春颂云开·科普花园”主题,以徜徉下午茶的咖啡杯碟为构筑物载体,以扶摇升起的云雾印象凌云符号,营造出轻盈愉悦的春日氛围。春颂云开,紫藤树下,大提琴的等待,一起收录春天的歌词,凌春光序曲,云春和景明。</p> <p class="ql-block"> 华泾镇展台,参展作品主题为“人民花园·泾彩绽放”。将乌泥泾黄道婆文化转为可触摸、可参与的园艺语言,通过“纺线”(入口)- 织布(核心区)- 成衣(景观区的空间序列隐喻纺织流程,形成“以花栽史,以织喻今”的特色空间。展台周围装饰棉花与白色花镜植物,搭配象征染缸的蓝紫色绣球、紫色鼠尾草、芒草,呼应纺织元素配色。</p> <p class="ql-block"> 我对东湖路的熟悉,主要是以前常来此地的原东湖路9号东湖电影院看电影,现电影院已经变成了东湖路7号“东湖宾馆·悠选”。一侧同址的原大公馆、东湖宾馆7号楼,今为东湖宾馆别墅区,大草坪经常作为举办室外婚礼的场所,花团锦簇,见证了一对又一对新人的幸福时刻。</p> <p class="ql-block"> 东湖宾馆还包括马路斜对面的东湖路70号,原是1934年在杜美路26号三鑫公司仓库旧址上建造的“杜公馆”。坊间传说,这是上海滩大亨杜月笙的门人金廷荪送给杜的,因为杜月笙拿原本属于自己的生意挑他发财,让他包揽了民国政府“航空奖券”发行,赚了大钱后他以此楼作为对杜月笙的回报,本人则盘下了上海滩另一大亨黄金荣的黄金大戏院。但是这座杜公馆杜月笙一天也没有住过,抗战胜利后他送给了国民党特务头子戴笠,戴笠飞机失事死后他又租给了美国大使馆新闻处和美国领事馆,后来卖了45万美金,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杜月笙逃到香港,就是靠这笔房款了度余生的。1951年,这座“杜公馆”被人民政府接收,以后就成为了上海市委东湖路招待所,最终成为东湖宾馆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东湖路是一条充满历史韵味的马路,譬如原东湖路18号,历史上曾经是一所法国综合学校,后来长乐路小学迁来此地,而今东湖路18号已从地图上抹去,里面的那幢法式超级豪华大宅也只能从旧照片上一睹其风采了。替代它的是1999年竣工、楼高31层的嘉丽苑,地址亦改为淮海中路1068号。一旁的东湖路20号百年老宅还算幸运,虽沿马路的花园建起了新楼,里面的老房子仍保留了下来。追寻历史,这里最早的主人名叫F.J.Raven,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美国银行家和地产开发商雷文·法兰,那时候他是中国营业公司的经理,娶了著名传教士薛承恩的女儿为妻,这东湖路20号便是他俩的婚房。此处曾经的红星托儿所早已迁走,现变身为酒吧,藏在高楼之下空间狭窄了许多,还好有花装扮。</p> <p class="ql-block"> 走到东湖路、长乐路、富民路交汇形成的三角地,延庆路、新乐路也到此为止。1995年,上海戏剧家协会在这五岔路口的三角花园内建起一座田汉铜像,他是中国现代戏剧三大奠基人之一、中国戏曲学院首任院长和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而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聂耳铜像,则位于淮海中路、复兴西路、乌鲁木齐南路围成的三角花园(聂耳音乐广场)内,两地正好相距1公里。东湖路这条短短的小马路还有很多故事,但是今天出游的主题是花展。</p> <p class="ql-block"> 淮海中路1008号襄阳公园,为徐汇花展的三大街镇园艺主题景点之一,集中布展在悬铃木大道和大草坪。园址最早是农田及墓地,其中有颜料巨商薛葆成家族的墓园。约在1938年,法租界公董局购买了这里的六块土地准备用于建造公董局新办公楼,后因二战法国战役爆发搁置,1942年把这片土地改建成了公园对外开放,为纪念1940年在抗德战争中阵亡的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原外交官而定名为兰维纳公园,1943年、1946年和1950年随公园前路名变更先后改名为泰山公园、林森公园、襄阳公园,1961年、2002年、2016年又先后完成扩建或改造,最后破墙免费开放了。这次花展中的乐高®花市,上有注册商标符号,应该是指花市以著名玩具品牌“乐高”冠名的吧。听说建在金山的上海乐高乐园即将于今年7月5日开园迎客,这算是“前奏曲”吗?</p> <p class="ql-block"> 徐家汇街道展台,以徐家汇天主教堂的建筑语言与徐光启融合中西的科学精神为灵感源泉,将哥特式建筑的标志性拱门元素与徐家汇LOGO相融合,通过建筑美学与园艺艺术的跨界碰撞,打造一场中西合璧、自然与人文共生的“寻源·花映中西”主题花展,在植物配置上通过蓝紫色与粉色的色彩碰撞营造优雅浪慢氛围,以八仙花、“二乔”月季等中国原生花卉为文化基底,融入“龙沙宝石”、“瑞典女王”、“诺娃”月季及蓝雪花、蓝盆花等国外经典园艺品种,体现海派园艺的包容性,进而展现徐汇区海纳百川的文化底蕴和生态宜居的城市精神。</p> <p class="ql-block"> 天平街道展台,以“红蕴天平·芳华永续”为主题,打造了一座展现红色精神与自然生机交相辉映的沉浸式花境。景点以中华书卷形式徐徐展开,是天平街道“党建红”与“生态绿”深度融合的缩影;映山红的炽烈,象征基层党组织凝心聚力的温度;花境的可持续设计,诠释了“花园街区”向美而行的态度。</p> <p class="ql-block"> 斜土街道展台,以“亲邻花坊·社区有戏”为主题,将“亲邻”为笔、戏曲为墨、滨水生态为卷,勾勒可参与的沉浸式花园剧场。标志性“戏曲斜小兔”化作文化使者,引领漫步“十二时辰时光长廊”,四季花箱传唱经典,滨水戏台流动雅韵,展后装置化身社区新景,让共治共享的美好期许在花香与戏韵中悄然生长。</p> <p class="ql-block"> 龙华街道展台,以“古韵龙华·向心水岸”为主题,特意挑选了三角梅展现龙华活力,绣球花寓意生活圆满,舞春花增添灵动气息,核心展位的纸鸢则代表了昔日龙华机场在上海航空发展中的重要意义,灯光亮起后的龙华标志性建筑神韵又被完美复刻,从而让游客在花海中感受到龙华深厚的历史底蕴。</p> <p class="ql-block"> 枫林街道展台,以“花庭绿院·松驰灵感集”为主题,以开放式庭院和时尚创意产业集中为特色。参展的中药百宝柜和可食用花境作为主场景,大面积薰衣草、迷迭香、尤加利等植物的选用,为生活带来馨香和精神情绪的释放舒缓;点缀柠檬树、蓝莓等家庭园艺水果,象征枫林街道辖区内的社区居民生活健康丰富。</p> <p class="ql-block"> 虹梅街道展台,以“活力社区·创新虹梅”为主题,入口标识区以虹梅街道标志性LOGO为核心,周围环绕着代表活力的红色蝴蝶兰和象征希望的金色向日葵组成的花带,其中布置的凤梨科植物以独特的形状和艳丽色彩象征科技火花,寓意虹梅街道科技创新蓬勃发展。</p> <p class="ql-block"> 田林街道展台,以“寻香田林·都市胜境”为主题,以“花开田林·香氛叙事”为核心,将春日花香与生命律动融入设计。通过蓝色的“蒲汇塘河”俯瞰田林全景,色彩随植物渐变;底层银色地被,中层缤纷花海,顶层远山云雾,视觉层次隐喻“从厚土到高天”的升华。香氛和花卉作为隐形的叙事者讲述美好的过去,与建筑、光影、河流纵横交织,让访客在迷失与发现间重拾土地、自然与时光的深层联结,呼应了花开田林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 长桥街道展台,以“馨花暖邻·情满清和”为主题,以“清和桥”为叙事轴线,通过蜿蜒花径与旱溪组合造景,营造“小桥流水,明月花香”的暖春意境,以此隐喻长桥地域文脉的流动与传承,并展现“桥影入花溪,清和共此时”的古典美学。“月光清晖”景点引人入境,万寿菊等暖色植物意喻温情岁月中总是充满美好记忆和欣欣向荣的蓬勃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 漕河泾街道展台,以“法韵绿意·魅力漕河泾”为主题,将法治文化与绿化园艺特色融会,通过文化长廊与特色园艺花卉的叠加组合,以牡丹、百合、月季、菊花作为展台的主色调,展现漕河泾街道独特魅力,传递法治与绿色共生的理念。</p> <p class="ql-block"> 襄阳公园在公交车票5分、1角和1角5分的年代时,门票是3分钱,小时候的我常跟着祖父去该公园玩。记得在比我孙子还小得多的年纪,有一次在公园与大人走散,结果通过公园广播才找到家人,这让我“吸取教训”了一辈子。</p> <p class="ql-block"> 淮海中路1010号嘉华中心位置,消失的有原淮海中路1074号天鹅阁西菜社。也就是在这里,乱哄哄的文革初亲眼目睹红卫兵“破四旧”,当街剪掉被认为资产阶级作风的烫发、小裤脚管等。至今清楚记得一位时髦女子经过,红卫兵非要剪掉她所烫的头发,女子当然不让剪,要求回家后自己处理,吵吵闹闹乱成一锅粥。这样拉拉扯扯的,一直来到了该女子的住宅处,原来她就住在淮海中路靠襄阳南路口的九层高塔公寓后面。</p> <p class="ql-block"> 住过著名导演汤晓丹家“一门三杰”的原淮海中路1039号高塔公寓这一块,包括以前我经常穿越的钱家塘,早已全部拆光重建为淮海中路999号环贸iapm商场了。但对于我来说,当年的模样记忆犹新。这一段淮海中路叫人怀念的有卖天津名点“狗不理”包子、后来改名燕京楼的原淮海中路1029号天津馆,还有最早是白俄人所开、与哈尔滨食品厂齐名的原淮海中路975号上海食品厂的奶油蛋糕,当然也不会忘记陕西南路口的原淮海中路955号上海市第二食品商店、早年的“万兴食品号”。</p> <p class="ql-block"> 淮海中路1045号淮海国际广场,前身为上海教育学院,这是1960年由上海市中学教师进修学校、上海市教育行政干部学校、上海市干部文化学校、上海市自学广播学校合并的一所院校,所在地则为1953年成立的上海市中学教师业余进修学院、1956年改名并迁来的上海市中学教师进修学院。后来学院还购入了襄阳南路102号大礼堂,这个就是二战时期大量犹太难民涌入上海,继西摩会堂之后于1940年建造的拉都会堂(教堂),1960年代随着犹太人数的减少,拉都会堂转变为犹太人联合祈祷大厅,1965年由于犹太人大量回国,祈祷大厅最终关闭。始建于1937年的沪光中学也曾在此落户过几年,时称“新沪光”,“老沪光”在淮海中路1174号远洋医院(今瑞金医院远洋分院)。亦有人说,此地曾为创办于1954年的淮海中学也没错,1963年迁去宛平南路,似与教育学院在时间上有一段重叠?我印象最深的,是教育学院那长长的带花窗围墙。</p> <p class="ql-block"> 以上故事讲完,这一片也走完了。接着沿汾阳路向复兴中路方向走,上音南中北楼沿汾阳路,实际上取代了汾阳路上校园的围墙。外立面造型利用通长的隐框幕墙式凸窗和浅黄色石材墙面的错落布置,模拟黑白琴键的形态意象,表现音乐的跳动和律动,且一路有鲜花点缀;沿汾阳路地下一层设为音乐家沙龙,通过下沉广场和城市空间连接,为城市创造出一片以音乐为主题的城市开放空间,柏斯琴行等乐器店开设于此。</p> <p class="ql-block"> 汾阳路复兴中路口音乐小花园,为花展的徐汇六处绿地布置主题景点之一。景点的主要植物选用了吉娃娃、虹之玉、黄金万年草、橙梦露、三色花奶锦、绿法师等景天科植物和超级凤仙等,以红枫为轴心,故取名“枫情”,并巧妙地将风声、琴律、植物的生命在时间维度上相互交织,描绘出风吹四季、枫叶转红、琴留音韵的城市显影,让城市在叶脉与音符间自由地呼吸。</p> <p class="ql-block"> 复兴中路1331号黑石公寓,为徐汇花展的五个花艺布置打卡点之一。黑石公寓建成于1929年,曾用名花旗公寓、白司东公寓、复兴公寓,2005年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第四批)。2020年,M+黑石园区正式对外开放,立即成为网红打卡之地。其中的古典乐主题书店牧云记,是音乐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花展期间开展“玫瑰玫瑰我爱你”主题活动,欢迎所有爱书、爱音乐、爱花卉的朋友进店打卡。一只来自时光深处的绅士猫“布莱克”,每天都会优雅地站在M+黑石园区前迎接你。</p> <p class="ql-block"> 复兴中路1380号上海交响乐团绿地,曾经的上海跳水池所在地(原东华球场、常熟运动场),是上海以前举行国内国际游泳跳水比赛的地方,也是我们中学时代体育课的游泳锻练固定场所。这次花展,交响乐团前的绿地作为徐汇六处绿地布置主题景点之一,通过植物五感属性(色、声、香、触、味)的立体编排,构建可观赏、聆听、嗅闻、触摸、品味的动态花园,形成了“交响乐结构+五感体验=可漫步的立体乐章”主题特色。景点主要观赏植物有绣球花、杜鹃花、月季花及鼠尾草等观赏花草,同时将交响乐代表性乐器元素如小提琴、竖琴等制作成花艺装置与花境结合,打造特色打卡拍照点。</p> <p class="ql-block"> 另一处花展绿地布置主题景点,在徐家汇公园。前往途中经过衡山路8号锦和越界的创意园区,它的背后直通淮海中路1517号建于1900年的花园洋房、清末洋务运动代表人物盛宣怀的盛家花园(后又从盛公馆转手为荣公馆)。这是一个独特魅力的衡复样本,融合了创意办公、建筑文化展示、展览、艺术体验、摄影展陈和餐饮等多元场景业态,艺术生活氛围浓厚,JZ Club爵士乐俱乐部就入驻在这里,花展期间有花漾爵士乐快闪演出。当爵士乐遇见花卉艺术,知道是什么感受吗?</p> <p class="ql-block"> 吴兴花园(丽波·水漾),原属于吴兴路87号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2003年通过拆墙透绿、退界等方式,将单位附属绿地向广大市民开放共享,成为人人可以进入的口袋公园。而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实为1928年竣工的丽波花园一部分,现代式花园住宅,双坡红瓦屋面,南立面为露木架构前后多重山墙,外墙白水泥拉毛饰面,架空入口、深敞廊等颇具特色,是法式浪漫的完美诠释,在花丛中望进去尤其美丽。</p> <p class="ql-block"> 徐家汇公园,前不久盛开的郁金香已经无影无踪,公园中心天桥下搭建起一座花展主题景观——蝶舞映山红·金曲百代传。景点以百代唱片公司为背景,以音乐符号为灵魂,杜鹃花造型和当季草花为肌理,打造可观、可听、可沉浸的交互式体验场景。蝴蝶和音乐曲谱穿插在主景点和周边绿地中,顺着蝴蝶飞舞的路径,寻音而至,让小红楼成为“可读的音乐博物馆”,在杜鹃绽放与蝶翼振颤间完成跨越时空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 2025上海国际花展的浦东新区分会场 “卉聚前滩里”,通过滨江公园、都市绿地与艺术花巷的立体融合,打造前滩滨江的限时花路,以花为“链”,串联起主题花展、主题市集、文化展演、消费体验等丰富主题活动,助力浦东打造“赏花经济”新名片。浦东分会场共设置了四个专业主题景点:“花海之丘”“花漾前滩”“新自然主义花廊”和“万花之筒”;两个城市节点:东方明珠环岛“瑞彩华年”和第一八佰伴“绘花”;一个移动景点:浦江游览“锦绣”花船。当绵延不绝的各色花卉现身浪漫的上海前滩滨江,元气满满的春日“多巴胺”正被唤醒。前滩的赏花游客是真的多,以致在各花展景点拍照,为尽量避开同样前来拍照的游人,等待是“无用功”,走掉一个可以来一群,所以往往只能调整角度斜拍和抢拍。</p> <p class="ql-block"> 前滩休闲公园的花海之丘,设计灵感汲取了大自然中花海与地形交织之美,展现出一幅绽放的五彩斑斓的大地花瓣。作为前滩的自然制高点,游客可以盘旋而上,将黄浦江岸城市的壮丽天际线尽收眼底,感受独特的城市气息与自然景观的完美融合。坡地上,经过精心栽种的四季花卉与绿色草坪交替绽放,形成了一片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花毯”。</p> <p class="ql-block"> 公园的滨江区域以“花漾前滩”为主题,以浆果类、闻香类、蜜源类及疗愈类为分区植物主题,共16个点位,意在通过主题花境,让花展走进生活、贴近生活,打造文韵繁花、脉承芬芳的滨江花展空间。</p> <p class="ql-block"> 1#莲韵园:浮光莲影,以“水光潋滟、莲影摇曳”为灵感,并以莲喻廉,与现有凉亭的题跋,用植物营造风清气正的庭院境界。</p> <p class="ql-block"> 2#寻芳:以“寻找芬芳,寻找美”为设计愿景,运用写意的创作手法,将山水、花境、诗词相融合,让游览者从视觉、嗅觉、情怀三个维度,深层次的探索、寻找到春天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 3#浆果絮语:以"自然野趣·浆果诗韵"为设计主题,采用流线型布局演绎"果语涟漪"的动感韵律,自然野趣的视觉元素与浆果的丰硕形态相映成趣,构建富有生命律动的生态剧场。</p> <p class="ql-block"> 4#花间食趣:作品以"田园诗意栖居"为核心理念,突破传统花园的单一观赏功能,将可食性植物与观赏性花卉有机融合,构建都市人亲近自然、疗愈身心的绿色绿洲。</p> <p class="ql-block"> 5#砂韵:设计灵感来源于上海形成方式,时间推移,积沙成陆,上海渐变为如今的国际都市。花境中央的清泉与互动沙漏设施增添了静谧与互动感,体现了岁月智慧与生命律动。</p> <p class="ql-block"> 6#紫砚游屏:花境设计以黑山石为点缀,模拟蜿蜒游径,仿佛墨痕枯润,暗喻文化沉淀与时光流转,又以蓝绿色系植物为主色调,融入浆果类植物,旨在打造一个既美观又实用、充满自然野趣的游园式空间。</p> <p class="ql-block"> 7#霞屿花洲:设计提取自然中的滩涂元素,将自然界的原始肌理转化为充满诗意的景观语言。营造出一幅兼具生态野趣与韵律美感的的花洲幻境。</p> <p class="ql-block"> 8#璃花之境:结合时下流行的“花间意”(在世事无常之中,珍惜点滴的美好精神)与“拾光”(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的概念,引入玻璃这种介质,通过玻璃对于光的反射,让花的芬芳不仅停留于鼻尖。</p> <p class="ql-block"> 9#芯花怒放:芯片是现代科技的基石,设计以芯片为原型,电路拓扑结构演化成多个平行错落的长方形种植床,既突显了中国花境推广起源地的上海继续发挥创新模范作用,又展现出浦东科技自强的硬核实力,书写着科技文化的时代答卷。</p> <p class="ql-block"> 10#腾飞:地块自带弧度,中部参考传统云纹的花境造型,一条画卷蜿蜒其中,造型最高处达3.5m,撑起整个花境造型。</p> <p class="ql-block"> 11#光韵・蝶舞:花园以“穿梭幻境之旅,捕捉蜜语春光”为设计愿景,融合光影、蝴蝶等自然元素搭建梦幻场景,旨在为游客打造独特春日体验。</p> <p class="ql-block"> 12#春日寻蜂:从宣传、保护传粉者的角度出发,将蜂巢结构作为主要设计元素,以橙黄色的蜜源植物为主要植物素材,通过蜂巢空间、昆虫旅馆等景观小品丰富游览体验,构建以认识并保护蜜蜂等传粉者为主题的自然教育花境。</p> <p class="ql-block"> 13#铃音浪辉:该景点融合了前滩滨江水系的魅力,将艺术化的滨江水畔滩涂结合浪花为主题。一组错落有致的浪花造型景观装置点缀着飞鸟装饰丰富了景观层次,赋予空间动感。</p> <p class="ql-block"> 14#步履绘景:以 “足迹” 为叙事线索,融合艺术与自然。竹编造型抽象演绎鞋子形态,注入人文温度,成为空间记忆点;三个花境岛以足印为平面原型,象征探索自然的步履轨迹。</p> <p class="ql-block"> 15#蚁栖翠境:以药草植物自然生境为灵感,在花境中设计三只生动的蚂蚁景观小品,蚂蚁勤劳协作、奋勇向前的模样跃然眼前,其本身药用价值契合药用疗愈主题,增添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 16#谧境·心灵栖:以“谧境”为核,依托水杉林的幽闭感与光影韵律,打造一处“可呼吸的森林疗愈场”。通过火山岩覆盖的生态脉络,蓝紫色调的荫生植物群落,化身为时光印记的枯木,以及隐匿于林间的趣味动物,构建都市人回归自然的沉浸式体验空间。</p> <p class="ql-block"> 杉果乐园,以一排茂密的杉树得名,内有儿童游戏场、青年开放草地、长者散步道,所有功能区均隐于林荫之下,形成自然渗透的开放空间。这里也是“花漾前滩”的另一端入口,按我的游线那就是出口了。</p> <p class="ql-block"> 新自然主义花廊,由中外团队联袂打造在此天桥栈道上,是上海国际花展浦东分会场的立体门户。植物配置以新自然主义生态化种植为设计理念,以自然界中植物群落为母本,选用江浙沪地区植物品种,营造抗性强、易维护的自然花境。桥面模拟灵动的草甸风光,流动的光影与摇曳的草花交织,还原生态草甸之美。</p> <p class="ql-block"> 穿过前滩大道来到钱家滩路,即步入了“前滩公园巷”商业街区,两边的建筑都属于“前滩汇”(别名“四方城”)和“晶耀前滩”,花展期间变成了一条“花巷”。按照花展攻略,沿街有落樱缤纷、鸢尾幻境、紫雾星河、无尽花园、秘境花泉、“巷”日葵、新自然主义花阶、留住郁金香、花花打卡点、蝴蝶花园等花艺展示点。“五一”节假日(5.1~5.5),钱家滩路作为限时步行街,还举办了“早春乐事集(第26回)非遗生活节”(见以下最后3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 平家桥路过后,由南北钱家滩路和耀体路围合、东至杨思西路的地块,以“万花之筒”为主题,分成蓝紫、暖色、粉色3种系花共14个点位,每个点位以不同的色系为主题,模拟万花筒中缤纷多彩的图案,冷暖色系各有特色,打造了一个自然之美与城市活力交融的花卉盛景。</p> <p class="ql-block"> 17#勇立潮头:本方案以蓝紫色花境营造“潮汐涌动”的海洋视觉景观,象征浦东新区积极投身于“蓝海”战略、全力开辟全新发展布局的创新举措。</p> <p class="ql-block"> 18#蓝色创想:设计围绕“迎国际花展,促营商环境”为主题,通过轻松诙谐的手法,展现了充满浪漫气息的主题花境,为快节奏的城市生活送来一份舒心。</p> <p class="ql-block"> 19#春花秋实:设计以蓝紫色花卉的层叠绽放象征春日生机,搭配轻盈灵动的观赏草,展现万物萌发的律动感。通过果实雕塑的抽象形态与植物的点缀,隐喻丰收的沉淀,形成时空流转的视觉对比。</p> <p class="ql-block"> 20#光脉构境:本作品以印象派的光影美学为脉络,将浦东35年发展凝练为一场流动的视觉盛宴。</p> <p class="ql-block"> 21#花漾甜密:本设计围绕“花漾前滩”为主题,选用冰淇淋花艺组合为主题小品,与前滩现代时尚风格碰撞出甜蜜视觉享受。</p> <p class="ql-block"> 22#粉韵祥瑞:设计灵感源自“韵”与“云”的巧妙联想。以粉色系花卉作为主调,塑造出宛如天边云霞般的云朵造型。从高处俯瞰,花境的轮廓线条蜿蜒曲折、流畅自然,仿佛是大自然随手勾勒出的一幅灵动画卷。</p> <p class="ql-block"> 23#汇聚申城:把比较挡视线的路牌及灯柱作为景观的一部分,标识牌及路灯远看很像建筑剪影,高楼像花朵一样一朵一朵破土而出,兴兴向荣。</p> <p class="ql-block"> 24#共生剧场:以场地原有三棵樟树为天然骨架,借地形高差打造阶梯式花园,通过粉色调植物群落、生态水系与互动装置的结合,构建一个“人入画中,园生万象”的沉浸式自然剧场,诠释城市与生态的共生哲学。</p> <p class="ql-block"> 25#共生共赢:花园围绕“迎国际花展,促营商环境”为主题通过小品与花卉的各种组合,表现了环境与人的共生关系,与经济的共赢关系。</p> <p class="ql-block"> 26#赤橙交响:通过花卉的高低错落和色块流动的韵律设计,巧妙地隐喻了浦东35年改革历程中“开放、创新、融合”的节奏感,呼应了赤橙交响的动态美学,同时也预示着浦东新区即将翻开新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 27#静谧星河:以“静谧星河”为核心理念,融合星空的深邃与宁静氛围,通过灯光、色彩、材质的组合,传递神秘、平和、浪漫的情感体验,同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p> <p class="ql-block"> 28#前滩拾忆:花境设计以黄浦江的蜿蜒水态为灵感,以“前滩拾忆”为主题,致敬黄浦江与前滩滩涂文化,将历史记忆与未来展望交织于方寸之间。</p> <p class="ql-block"> 29#彩虹幻想园:花园以"万花筒幻境"为设计理念,通过蜿蜒的曲径引导游客开启探索之旅。</p> <p class="ql-block"> 30#蝶舞橙光:本设计将万花筒的色彩美学、蝴蝶的生命意象与宿根植物的生态韧性深度融合,通过色彩与形态的精准把控,打造一个鲜明的暖色系宿根花境。</p> <p class="ql-block"> 杨思西路以东的前滩太古里,最醒目的花展布置就是Let's Bloom Well主题花墙了。</p> <p class="ql-block">本篇上:<a href="https://www.meipian.cn/5cweztyo"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满城春色关不住</a></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下一篇:</span><a href="https://www.meipian.cn/5dfh52f3"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沪东第一路”上故事多</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