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5月2日晚太原入住该酒店</p> <p class="ql-block"> 5月3日在此早餐后,参观位于太原市交的晋祠公园和晋祠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晋祠是祭祀西周唐国诸侯虞姬的祠堂,创建于西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樑于水上……”。可见晋祠在1500年前就已具相当规模。</p> <p class="ql-block"> 晋祠周边拥堵,近一个小时才插缝停下车来,进入南门。</p> <p class="ql-block">晋文公艺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晋文公祠前的水榭</p> <p class="ql-block"> 晋祠上生寺和下生寺是位于太原晋祠内两座具有历史价值的佛教寺院。</p><p class="ql-block"> 上生寺始建于556年(北齐天统二年),以三进院落和明代重建的大雄宝殿为核心;下生寺建于1621-1627年(明天启年间),以钟楼与上生寺鼓楼遥相呼应著称。两寺展现了北朝至明清的建筑演变,构成晋祠重要的佛教建筑遗存。</p><p class="ql-block"> 上生寺坐北朝南,现存建筑为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重建,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主体建筑大雄宝殿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顶,保留了北齐时期的八角石柱基座。寺内现存鼓楼建于西南隅,与下生寺钟楼形成完整晨钟暮鼓体系。</p> <p class="ql-block"> 下生寺现存明清建筑群约1800平方米,正殿供奉燃灯佛、释迦佛、弥勒佛三世佛。东配殿的千手观音像高3.8米,运用明代脱胎干漆工艺,为太原地区现存最完整的同类造像。</p> <p class="ql-block"> 晋祠内“东园”为清代官员杨二酉的私家花园,为中国传统园林布局。园内有映月楼,菊馆,玉烟书屋等10余座建筑,还有拱桥、莲池、廊亭、水榭等景观,是一座极具山西建筑特色的园林。</p> <p class="ql-block"> 杨二酉在清乾隆时期任翰林院编修、巡台御史、兵科给事中,书画深受乾隆皇帝垂青。</p> <p class="ql-block"> 市楼,始建年代不详,明隆庆元年重建,清光绪十五年重修,2007年重建。楼中原祀关帝,又名老爷阁。市楼跨晋水中河而立,下设孔道,上建高阁。旧时,晋祠为太原著名商镇,市楼位于市集通衢,周边人烟稠密,车马云集,为一时之盛。</p> <p class="ql-block"> 晋祠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祠镇晋祠公园内,是一座集文物保护、学术研究、陈列展览、安全保卫、景区建设、重要接待及社会教育于一体的地方综合类博物馆。有宋、元、明、清时期的殿、堂、楼、阁、亭、台、桥、榭等各式建筑100余座,宋元以来雕塑100余尊,铸造艺术品30余尊,历代碑刻400余通,诗文匾联200余幅,古树名木96株,其中,上千年古树30株。</p> <p class="ql-block"> 假期前来参加的人太多了,沿着两侧的石桥排出百余米。</p> <p class="ql-block">水镜台</p> <p class="ql-block"> 金人台,古称“莲花台”,俗称“铁汉桥”,台四隅各铸铁人一尊,因铁为五金之属,故称“金人台”。</p><p class="ql-block"> 东北隅铁人为民国二年补铸,其余三尊为北宋时期铸造,代表了中国北宋时期冶铁和铸造技术的高超水平。台中为专供上香所用琉璃香亭。</p> <p class="ql-block">大殿的斗拱构件</p> <p class="ql-block">圣母殿</p> <p class="ql-block"> 晋祠的第一泉名为难老泉,它是晋祠三绝之一,也是晋水的主要源头,素有“晋阳第一泉”或“三晋第一泉”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想要亲水还要排近百米的长队</p> <p class="ql-block">晋溪书院</p> <p class="ql-block">书院里的“太原堂”</p> <p class="ql-block">子乔祠</p> <p class="ql-block">1300年树龄的古槐,依然枝繁叶茂。</p> <p class="ql-block">500年树龄的银杏树</p> <p class="ql-block">古柏</p> <p class="ql-block">离开晋祠来到几公里外的太原古城南门</p> <p class="ql-block"> 南门外不到百米的“宝华阁”,据明嘉靖《太原县志》载;“净业阁县南门外,弘治初年僧人园宁建”,距今530余年,毁于1975年,2014年在原址恢复建筑。</p><p class="ql-block"> “宝华阁”是一座全木结构的阁楼,端坐于高高的台基之上,四根中心通天柱与十二根檐柱托起,造型精美,工艺精湛。上层正面祭祀弥勒佛,背面倒座千手观音,俗称“寺楼”,是太原古县城的一座地标建筑。</p> <p class="ql-block">“宝华阁”前的“龙天庙”。</p> <p class="ql-block">南城门楼</p><p class="ql-block"> 太原古县城创建于明洪武八年,隶属明清太原府,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一直到清代,这里都是太原县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南城门上题刻“桐荫晋阳”</p> <p class="ql-block">南门内侧</p> <p class="ql-block"> 古城中心高高的“旗亭”,位于古县城十字街交汇中心,又称“市楼”。古时建于集市中,上立旗帜,以为市吏侯望之所。</p> <p class="ql-block">不同方向的“旗亭”</p> <p class="ql-block">县城的鼓楼</p> <p class="ql-block">太原古城西门</p> <p class="ql-block">西门内的“玉皇庙”</p> <p class="ql-block">登城墙</p> <p class="ql-block">小小的翁城</p> <p class="ql-block">喜鹊登高</p> <p class="ql-block">城墙上内望</p> <p class="ql-block">绿顶建筑为“玉皇庙”</p> <p class="ql-block">角楼</p> <p class="ql-block">城墙之上</p> <p class="ql-block"><b>惜哉,北京的城墙;痛哉,北京的城墙。</b></p> <p class="ql-block"> 环城一周有些劳累,租车骑行,精力旺盛、体力充沛的孩子却不坐车,一定要推车。</p> <p class="ql-block">电影《满江红》拍摄地</p> <p class="ql-block">古城暮色</p> <p class="ql-block"> 魁星楼,是太原古县城内标志性建筑之一,专为供奉神话中主宰文章兴衰的魁星神而建,历史上是儒士学子祈求科举及第的圣地。其名称中的“魁”字寓意“首”或“第一”,象征对状元及第的追求。</p><p class="ql-block"> 魁星信仰可追溯至东汉《孝经援神契》“奎主文章”之说,后由“奎星”演变为“魁星”,明清时期成为科举文化的重要载体。太原古县城的魁星楼延续了这一传统,自明代建城即存在,2021年随古城修复重新开放。</p> <p class="ql-block">文庙</p> <p class="ql-block">鼓楼</p> <p class="ql-block">太原县署</p> <p class="ql-block">要求官员“品行端方”</p> <p class="ql-block">5月3日晚餐,喜庆吉祥之所。</p> <p class="ql-block">晋剧《收姜维》</p> <p class="ql-block">当地的百年老字号“双合成”</p> <p class="ql-block">结束太原游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