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五小”,守护明眸“视”界,不要“小眼镜”!

襄城县妇幼保健院

<p class="ql-block">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质整体向好,但防控儿童近视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五小”问题呈早发、高发趋势,尤其引人关注的是“小眼镜”现象。</p> 打破认知误区 <p class="ql-block">虽然近视问题日益严重,但大众对于近视的认识仍然有限,甚至还存在不少误区。例如,认为近视了可以轻易通过手术矫正,或者认为戴眼镜会导致近视度数加深等。</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近视一旦发生是不可逆的。</b>近视防控的关键在于预防过早近视和高度近视的发生,以及由高度近视引发的各种并发症。</p> 四査一建档 <p class="ql-block">科学防控需全面管理,建议四查一建档。</p><p class="ql-block">‍01查远视储备</p><p class="ql-block">‍⏩ 意义:了解孩子眼睛是否有发展为近视的潜在风险。远视储备如同孩子视力的“银行储备金”,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和用眼习惯的变化,会逐渐减少。当远视储备不足时,孩子近视的风险就会增加。</p><p class="ql-block">‍⏩ 建议:对于尚未近视的孩子,应定期进行远视储备检查,评估其视力健康状况。</p><p class="ql-block">‍02查真假近视</p><p class="ql-block">‍⏩ 意义:准确区分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避免误配眼镜导致视力问题加重。假性近视是由于用眼过度导致的睫状肌痉挛,通过休息和调整用眼习惯可以恢复。但要是误把假性近视当成真性近视配镜,反而会加速发展成真性近视。</p><p class="ql-block">‍⏩ 建议:发现孩子视力下降时,应及时到专业机构进行散瞳验光,明确近视的真伪。</p> <p class="ql-block">03查近视度数变化和高度近视风险</p><p class="ql-block">‍⏩ 意义:定期监测孩子近视度数的变化,评估其是否处于高度近视的风险之中。高度近视不仅影响视力,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眼部并发症。</p><p class="ql-block">‍⏩ 建议:对于已经近视的孩子,应每3-6个月进行一次眼轴和屈光度的检查,及时发现近视进展的趋势,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p><p class="ql-block">‍04查高度近视并发症</p><p class="ql-block">‍⏩ 意义:高度近视患者眼球结构发生变化,容易引发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定期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并发症的苗头,避免视力进一步恶化。</p><p class="ql-block">‍⏩ 建议:对于高度近视的孩子,应定期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包括眼底、眼压等项目的检查。</p> <p class="ql-block">05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动态追踪</p><p class="ql-block">‍⏩ 意义:屈光发育档案是记录孩子眼睛生长发育和视力变化情况的宝贵资料。通过建立档案,可以动态追踪孩子的视力发育状况,及时发现并干预视力问题。</p><p class="ql-block">‍⏩ 建议:从孩子3岁开始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并定期进行复查和更新。家长应密切关注档案中的各项指标变化,及时与专业医生沟通并制定个性化的防控方案。</p> 科学用眼,预防为主 <p class="ql-block">除了“四查一建档”之外,家长还应引导孩子养成科学的用眼习惯,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发展。具体措施包括:</p> <p class="ql-block">创造良好学习环境</p><p class="ql-block">‍为孩子创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书桌、椅子的高度要适中,保持正确坐姿。同时,学习区域的照明要充足且柔和,避免过强或过弱的光线对眼睛造成刺激。</p><p class="ql-block">‍合理规划学习时间</p><p class="ql-block">协助孩子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保证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近距离用眼。督促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p> <p class="ql-block">增加户外活动时间</p><p class="ql-block">中高强度的户外体育锻炼可有效预防近视。上学期间,闻铃而动,课间走出教室,通过适度活动、游戏、交流等方式放松休息。放学/假后,家长应鼓励孩子多走出家门,或进行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建议不少于2小时。</p><p class="ql-block">‍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p><p class="ql-block">儿童使用电子产品要严格控制使用时间,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6岁以下儿童每次使用电子产品时间不超过15分钟。</p> <p class="ql-block">定期眼部锻炼</p><p class="ql-block">‍定期进行眼部锻炼和眼保健操,缓解眼部疲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