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四月的延安,夜晚微凉,却挡不住我对二道街美食与文化的向往。这条充满历史韵味的小街,在现代灯光和传统风味中焕发新生。从街头小吃到特色餐厅,每一处都让人流连忘返。</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隋朝伊始,设延安郡。宝塔山下的这条小街,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宋朝一代名臣范仲淹坐镇延州时,任用狄青卫戊边关,让这里白天的热闹延续到“三鼓不止”。或许《水浒传》第一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故事中,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和九纹龙史进也在此喝酒撒欢过。</span></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延安作为陕北重镇,自明清以来就是区域政治、经济中心。老城区的街道布局多形成于这一时期,以“十字街”为核心向外延伸,二道街便是其中之一。</p><p class="ql-block"> 在民国时期,延安城区规模较小,街道命名常按离中心区域的顺序排列(如“头道街”“二道街”等),二道街因位于中心街区以南的第二条主要街道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1937年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城区成为陕甘宁边区的核心。二道街一带聚集了大量机关、学校、商铺,为军民提供生活服务,是当时延安繁华的商业与文化区域之一。</p><p class="ql-block"> 许多抗日宣传、群众活动曾在此开展,街道见证了延安作为“革命圣地”的活跃氛围。</p> <p class="ql-block"> 因靠近老城中心,人流密集,夜市逐渐成为延安人夜间消费的主要场所,尤以陕北特色小吃闻名,如羊杂碎、油糕、碗托等。</p> <p class="ql-block"> 陕北特色小吃_羊杂碎。</p> <p class="ql-block"> 夜市里卖的最火的当属“延安麻辣羊蹄”,它以“软糯香辣”,成了夜市顶流。但作为广东人的我对羊肉真是“麻麻地”(不感冒),反而我选择了传说中的“天上龙肉,地上驴肉”。</p> <p class="ql-block"> 印象中,我还是第一次吃驴肉。吃了才知道,驴肉纤维细腻,脂肪均匀,口感鲜嫩不柴,兼具猪肉的醇香和牛肉的嚼劲,且没有腥膻味。而且驴肉高蛋白、低脂肪,富含氨基酸和矿物质,中医认为有补气血、安神的功效。难怪古人宁可“卸磨杀驴”也要吃这一口——毕竟,谁又能拒绝这“天上龙肉,地上驴肉”呢?</p> <p class="ql-block"> 这道“蒸糊糊”士豆泥加青菜(忘记了菜名)也很不错。</p> <p class="ql-block"> 油馍馍——革命时期“改良版”干粮,现为怀旧小吃。</p> <p class="ql-block"> 这次在延安二道街逛吃,不仅满足了我的味蕾,更让我感受到延安从革命老区到现代化城市的蜕变。它不仅是美食聚集地,更是一座活的“城市记忆博物馆”,延续着陕北人的坚韧与热情。如若再来延安逛夜市,定会去啃那只“延安麻辣羊蹄”,听摊主讲一段往事,或许能触摸到教科书之外的延安。</p><p class="ql-block">2025.04.15.于延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