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拉宫之宏伟

风平浪静

<p class="ql-block">我时隔一年(即2024年4月3日)第二次来到西藏拉萨布达拉宫,这次来拉萨是西藏阿里南线之旅,在拉萨集合出发,布达拉宫的建筑宏伟被我所吸引,在向阿里出发前,必须到布达拉宫再次参观。布达拉宫是世界文化遗产,在于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3700米)、最庞大完整的古代宫堡式建筑群。其主体是白宫和红宫,由宫殿、佛殿、灵塔殿、集会大殿、庭院、回廊、僧舍等组成,又是集行政、宗教和政治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现在看来它就是人类历史上一座宏大而壮观的历史博物馆,吸引着世界各地游客。</p> <p class="ql-block">君知西域千百寺,唯有藏宫这般奇。2025年4月15日早上9时30分钟通过预约进入到布达拉宫,晨光熹微的阳光把红、白两宫的墙体、黄的金顶、黑的帘蓬以及绿的树木花草映得得五彩缤纷。再看看近围连绵的群山不知道什么时候卸去了银装,但远处的雪山确是唯余茫茫,头顶上的白云在蓝天间倘佯,这三千七百米高海拔的美景,恰似元代文学家张养浩笔下的“天上宫阙”。我感受到它的壮美和神秘。</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是由开创西藏吐蕃王朝的松赞干布于公元631年开始主持兴建的。据文献记载,那时的布宫外有三道城墙,内有千座宫室,仅有的白宫是供藏王“分官建制、立法定律、号令群臣、施政全藏,使之成为当时土蕃王朝统一的政治中心”。九世纪后,吐蕃王朝解体和天灾人祸,布宫遭致严重破坏。到了五世达赖喇嘛执政时的1645年(明末清初顺治二年,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战死),为了巩固政教合一政权,他在清政府扶持下重新改造布宫,以至于不断扩建才形成现在的型制和规模。</p> <p class="ql-block">天上宫阙看人间, 高原沧桑共茫茫。我们“西藏阿里南线之行”的11位影友大都在五十多岁以上,我是比较最年长,已步入古稀之龄多年,没想到刚登上红山二十来米,耳机里就传来布宫导游的提示:“登上这几个台阶您就会看到一座神秘的无字碑”。 </p> <p class="ql-block">据说墩实而/厚重的布宫墙体,每年都要进行一次整体粉刷,这是延续了300多年的传统。粉刷所用的颜料均采用纯天然原料制成,除了以产自西藏的白灰为主之外,竟加入牛奶、砂糖、蜂蜜、藏红花等按比例混合喷涂。据说,不仅是墙体美观,更重要的是保护墙体不至于剥落和腐蚀,我虽然搞建筑几十载还是被这座宏伟建筑风格长见识了。我仰望蓝天白云亲吻着的红宫金顶,远眺环绕的群山,俯瞰拉萨古城的风貌,真正感觉到是在天上宫阙看人间呀。</p> <p class="ql-block">当我进入一块大大的用黑色布幔掩饰着的东大门,参观白宫一些出奇的宫殿,如东、西日光殿。得知这是历代达赖喇嘛办公兼起居生活的宫殿,内设接待贵宾的会客厅、习经厅、密宗室、护法殿和宣布命令的传达室,以及寝宫、膳食、卫生间等建筑,原来这里就是历代达赖喇嘛的统治中心。当然,还有预示着他们是未来佛的未来佛殿等等建筑。</p> <p class="ql-block">看完这些宫内宫外的一切,白宫是历代达赖喇嘛施政和生活起居之所;红宫是宗教活动场所和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供奉之地。总占地总面积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多平方米,主楼高117米,共13层。有人说“布宫到底多少房间至今是个谜”,握说那是没有资料考据的说法,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科学的时代,怎能是个谜呢?中国的建筑科学并不落后,准确的数字是1267间,并且间与间完全是木隼衔接,您在里面目光所及是看不出间与间的分明。再说,红宫墙体是选用西藏特殊的一种白玛草垒砌而成,这是既考虑减轻墙体承重又防止虫蛀的缘故。仅就这些选材和工艺就可以看出古人那时建筑科学性相当高超,真叫人啧啧赞叹。</p> <p class="ql-block">从德阳夏广场再往西就是红宫(共6层)。我们登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木质扶梯,进入红宫,参观富丽堂皇且高雅精制的立体坛城殿、红宫中央的殊胜三界殿、极乐殿、镇宫之宝的圣自在观音殿、无量寿佛殿、合金殿等和五至十三世达赖喇嘛灵塔殿以及七座金顶,真是一派金碧辉煌,神威可鉴。眼界大开!</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的建筑设计和布局还充分体现了佛教文化。整个建筑群自下而上分为‌雪老城、‌白宫和‌红宫,分别象征着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主体高达200余米,巧妙利用山形地势而建,宛如屹立的峭壁,气势雄伟。墙体色彩也蕴含着独特的寓意,如白色代表慈悲,红色象征智慧,金色则预示着至高无上的权力,黑色呈现庄严肃穆。层次分明,鲜艳夺目。</p> <p class="ql-block">“宝藏如山驻六宗,万水千山进迷宫” 。世界一绝还包括布宫保存的极为丰富的历史文物,囊括了“金木水火土”之说。其中就有2500余平方米的壁画,近千座佛塔,上万座塑像,还有上万幅卷轴画,总数超过7万件。另有8座金质灵塔,5座金质立体坛城,6万余部涉及宗教、文化、历算、医学、哲学等珍贵经文典籍,还有明清两代皇帝封赐达赖喇嘛的金册、金印、玉印以及大量的金银品,瓷器、珐琅器、玉器、锦缎品、工艺珍玩等,这些文物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质量上乘,色彩斑斓,艺术精湛。如黎玛拉康——合金佛像殿就被认为是无价之宝。</p> <p class="ql-block">根据史料记载,布达拉宫在建造和装饰过程中使用了30吨黄金和10万颗各种珍宝。这些黄金珍宝主要分布在宫殿的顶层和各个重要部位,使得整个建筑金碧辉煌,极具视觉冲击力。其中,布达拉宫的七座金顶群和内部的一些重要建筑都是用黄金打造的,每一座金顶都是价值连城,富可敌国。</p> <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以来, 旧西藏大势已去,新西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民主法治水平不断提升,各项建设事业日新月异,这即是布达拉宫的历史演变情况和结果——“物是人非今犹在,不见当年藏王来”。如今的布达拉宫成了“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重要基地。我参观后从中就有感受:布达拉宫的历史演进,布达拉宫政教合一制度统治西藏的事实,充分说明,历史发展的规律总是由光明战胜黑夜,进步战胜反动,先进淘汰落后。</p> <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西藏自治区拉萨城关区布达拉宫</p><p class="ql-block">拍摄时间:2025年4月1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