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理 印 象

邵 华

<p class="ql-block">  我第一次去大理,是在30年前(1995年)。最近一次去大理,是在2023年底。在这两个时间点的中间段,去了得有好几十趟,真的是亲眼目睹了大理(古城内外、特别是洱海周边)那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整理出来一些照片,用来展示一下“大理国”的今昔“容貌”。</p> <p class="ql-block">30年前的大理三塔(始建于唐朝),他的周边是田地。</p> <p class="ql-block">后来建成了公园。</p> <p class="ql-block">再后来又修建了“崇圣寺”。据传:崇圣寺始建于唐代,几经损毁,现在的崇圣寺是2004年重建的。</p> <p class="ql-block">再再后来,又增建了牌楼和……。</p> <p class="ql-block">  大理位于云南省的北部偏西,面积有2945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330多万。</p> <p class="ql-block">  据说,“大理”之名是因为该地区盛产大理石而所得。</p> <p class="ql-block">  大理在公元前221年,就已纳入了秦王朝的封建帝国版图。后经过几个朝代的变更后,其在后晋时代(公元937年)建立了“大理国”。现在的大理古城,是建于明朝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p> <p class="ql-block">大理古城的城门楼。</p> <p class="ql-block">古城墙和城内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对大理的描述,有文所记:青山抱绿水,湖光映山色;四节有奇葩, 百里飘幽香。那青山说的就是巍峨壮美的苍山,那湖水讲的就是碧波荡漾的洱海。</p> <p class="ql-block">苍山。</p> <p class="ql-block">洱海</p> <p class="ql-block">  1995年第一次去大理,是通过朋友从昆明租车过去的。那时的214国道穿大理古城而过,现在早就挪到城外西边喽!我们当时就在古城里边的国道边上一家餐馆里吃的午饭。所有的菜既没有菜单,更没有菜价。只是看着摆在地上的食材,按素菜和荤菜来点菜:有肉的5元钱一盘(圆形的盘),素的3元钱一盘(长型的盘)。吃完结账时,清点一下盘子就一目了然啦!我们十来个人,一桌菜饭花了不到50元。如今这种景观早已消失了。</p> <p class="ql-block">洱海的日出。</p> <p class="ql-block">  大理的自然环境很是优越,,有山有水,四季如春。冬不冷,夏 不热,曾被推选为人们宜居的“世外仙境”。想必住在那里的人,一定没有忧君忧民之念。</p> <p class="ql-block">  走着、看着、说着,大理就在变着。</p> <p class="ql-block">苍山下的田地、房子和山坡上的庙。</p> <p class="ql-block">洱海边的房子渐渐多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苍山下也建起了高楼!</p> <p class="ql-block">  俗话说风花雪月是指谈情说爱的,但在大理却是另有所指,其为:下关的风,上关的花,苍山的雪,洱海的月。这其中有着故事,如果想知道,就去网上搜搜,我就不在这里多言了。</p> <p class="ql-block">远看高楼已连成了片。</p> <p class="ql-block">近看高楼耸立如林。</p> <p class="ql-block">  看到这比林还密的高楼大厦,感到的是那风花雪月的大理在离世人们渐行渐远,再也回不到“五朵金花”那个时代喽!</p> <p class="ql-block">绚丽的早霞。</p> <p class="ql-block">挂有彩虹的大理三塔。</p> <p class="ql-block">  当我在2023年11月从新疆穿过西藏,特别是裹着丙察察300多公里泥土路的沙尘又一次去到大理时,真的被其近几年的巨大变化看的是目瞪口呆!</p> <p class="ql-block">  为了平复我那脑海中巨大的印象反差,在拍那高楼群时 ,我施展了一下拍广告片时的技术手段(在相机镜头前放了一块“巨大的镜子”),让照片的效果有了些“湖光楼色”的“艺术性”,使得我对大理的巨变反差印象降低了一些不适感。9</p> <p class="ql-block">  30年间的大理印象就是这样了(当然也只是些“片段”)。至于以后会咋样?那只能是再去了而再说吧……?</p> <p class="ql-block"> 2025年 春末 于京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