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到达关山草原的那天晚上,小雨停歇后,我们一家四口便钻出了帐篷,去四处转悠。顺着木板铺就的台阶,拾级而上,直上到观景台。</p><p class="ql-block"> 站在这里,居高临下,可将远处连绵起伏的草原、坡地、小树林一览无余。只不过,那晚是初五,月光与星光都很黯淡,进入视线的,顶多是满眼的黑魆魆。倘若是白天,那入眼的就是一水的青草、绿树,犹如一张铺天盖地、没有尽头的巨型碧毯。</p><p class="ql-block"> 然而夜晚的观景台上,自有另一番风韵。除了深色的草原外,还有公路上不断移动闪烁的汽车灯,以及公路沿线的饭店、宾馆、商店等。这些店铺家家亮灯,户户璀璨,好似为夜晚的草原戴上了一串最华丽耀眼的宝石项链。大美草原是大自然的杰作,而那些璀璨灯火,则是人类的杰作。这里,正上演着自然创造与人类创造交相辉映的盛大场景。我和女儿忙不迭地咔嚓拍照,记录这美丽的盛景。</p><p class="ql-block"> 就在我们沉浸在这迷人的夜景中时,小女儿像发现了新大陆似地惊呼:“爸爸、妈妈、姐姐,你们快来看啊!”</p><p class="ql-block"> 孩子的事就是天大的事,我三步并作两步,赶到女儿跟前。她激动地指给我看:“妈妈,你看这棵树的根系好粗大啊!这些根都露在外面,它竟然还长得这么旺盛!”</p><p class="ql-block"> 女儿的话,恰好戳中了我心底最柔软的部分。我仔细观察了那棵树。它生长在木台阶的一侧,这里地势歪斜,土质坚硬。它那粗笨歪曲又不大直溜的树冠上,横七竖八地斜伸出去几根瘦弱的枝条,枝条上缀着的绿叶倒很是鲜嫩可爱,惹人怜惜。它躯干上一根较粗的树杈,不知什么缘故,被人拦腰锯断,留下一个碗口粗的结了痂的伤疤。我忖度,大约这根树枝的长势挡住了游人的路吧。</p><p class="ql-block"> 而最令小女儿和我惊呼的,是它那裸露在地面的盘根错节的庞大根系——如一张组织严密的大网,由主干处顽强地向四面八方呈辐射状生发、占领、突击,犹如一位攻城掠地的将军。分生出的每一条根脉上都布满了凹凸不平的皱纹和裂痕,那是漫长岁月和大草原的酷热严寒赠予它们的荣誉勋章!这些勋章里写满了悲苦与喜悦,写满了无数鲜为人知的沧桑故事。</p><p class="ql-block"> 这时,小女儿蹭着我的身子,亲昵又好奇地问道:“妈妈,你说它的根有多长呢?”</p><p class="ql-block"> 我大概窥测了一下,说:“看样子,它的根系应该比枝干还要长呢!”</p><p class="ql-block"> 先生不同意我的看法,他笃定地说:“我曾经专门查过,一般来说,树冠的高度与根系的长度比是1:1。”</p><p class="ql-block"> 这倒是个新奇而有趣的发现:要支撑起多大的树冠,就得具备多长的根系。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这岂不是也适用于人的成长吗?!</p><p class="ql-block"> 可我仍不死心,我更相信自己的眼睛和直觉,我觉得眼前这棵树的根系一定比它的树冠还大。于是,我用百度查了一下。</p><p class="ql-block"> 度娘说:在土壤肥沃、环境适宜的情况下,树根和树冠的比例约为1:1,即树冠有多大,根系的范围也与之相仿。而如果树木生长在土壤贫瘠或环境恶劣的地区,根系需要更深入地汲取养分和水分,因此树根与树冠的比例可达到2:1至3:1。在极端条件下,如沙漠或岩石地区,这一比例甚至可能高达5:1。</p><p class="ql-block"> 眼前这棵树所生长的地方是草原地带,这里的土壤和降水并不那么丰沛,所以更适合草的生长。以此推论,它的树根和树冠的比例绝对要大于1喽。我得意洋洋地向先生炫耀自己的新发现!</p><p class="ql-block"> 但话刚说完,突然之间,我的心像被什么刺了一下,莫名地疼起来。</p><p class="ql-block"> 一棵树为了自己能长得高大,为了自己的枝干能向广阔的天空伸展,尚且如此拼命地向下扎根,努力吸收周围的水分、养分;即使在环境更加恶劣的情况下,它也没有抱怨,没有气馁,而是死死地抱定一个“生长”的念头,将根向更深、更坚硬的地底扎去,拼尽全力向四周伸展,近乎贪婪地攫取一切能攫取到的营养物质,去实现自己仰望蓝天白云的美丽愿望。</p><p class="ql-block">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我不由陷入了沉思,激荡的心绪久久难以平静。</p><p class="ql-block"> 那天晚上唯一遗憾的是,我没有查到那棵树的名字。先生说是白杨,我说叶子不像。后来,我仍然没查到它的名字。但那又何妨?</p><p class="ql-block"> 不管那棵树叫什么,我都为它生命的倔强和坚韧而感动、喝彩。</p><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