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人这一生,既像风,也像雨,更多的到是很像雾。回头一望,才发现谁都不是原来的样子了,不是岁月消磨了狂野不羁,而是故事和责任教会了平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九八三年年底,香日德农场突然为了一项工作紧张了起来,这项工作就是要从浙江调两批罪犯来香日德农场,为了接收和管理好这批浙江省调犯,场里要求各押犯大队,抓紧时间检查和维修监狱里的各项设施。一九八三年十二月六大队的杜晓斌,张德林,一中队李志光,二中队赵干事,杨朝振,四中队的马新海等人被通知去场部参加为期三个月的法律法规,军训,监管改造等方面的培训。原来以为他们几个培训完后就会回到六大队从事管教工作,可是,临近调犯的时候,我才知道他们都被留在了一大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八四年三月左玉梅接替了我的出纳工作,我正式转行从事监管改造工作,同月被集中在六大队二中队进行培训,参加培训的还有夏万福,张国进,赵启祥,张春善,霍振忠,牛立民,高成广,王显明,赵聚贤,纪玉光,徐俊青,李建青,李长寿,秦卫国,王福良,施天恩,雷旭元,申屠凯,吴茂业,狄靖,刘道洪等人。浙江调犯日期临近,为了加强大队的干部队伍,场里又把李士怀,胡青元,刘卫平,王虎成,杨吉贵等人调入了六大队,原六大队三中队劳资员王建青也调整到了押犯单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新组建的六大队干警队伍,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最好的是大队管教干事李士怀。学历最高的是王福良,雷旭元,李长寿,他们三个人是近几年大中专院校毕业后分配到香日德农场的,培训之前我们相互是不认识的,在一起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他们很好相处。随后的二十几年里,香日德农场又分配了很多大专院校的毕业生,我们戏称中专,大专毕业生为“半自动”称呼本科毕业生为全自动,后来又称呼他们为“老九”,他们爱抱团,和我们这些"土八路"还是有一点点的不一样,他们文质彬彬,学习能力强,爱思考,有的人爱咬文嚼字,也可能是成长环境和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在处理问题时略显不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次调犯动静真是够大的,农场从机关科室,财务,医务,学校,工人岗位上抽调了大量的男性工作人员从事这项管理工作,押犯单位各部门人员配备齐全,内看外看分工明确,各部门工作人员全部到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队医务室配备了三名医生,边德荣医生负责狱外干警,工人,就业职工,家属儿童的医疗工作,林青新,王新平专门负责狱内罪犯的医疗工作。总之,各项准备工作都在有序的进行着,我和霍振忠分在了三分队任分队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时间很快来到了一九八四年的四月份,第一批浙江调犯到达时间定在四月十五日,四月十三日大队通知我和部分干警前去茶卡转运站接犯。八四年四月十四日早上,去茶卡转运站接犯的干警在场部招待所集合,我们来到招待所的时候,发现场领导和有关业务科室的工作人员已经来到集合地点。出发点名的时候,发现三大队干警还未到达,稍微等待后,三大队干警在大队领导的带领下,来到集合地点,党委书记看到这个情景,当时就指着三大队带队领导一顿训斥,训完之后,党委书记大声喊了一声"立正",大家立刻都安静了下来,党委书记紧接着又说,"同志们,要打仗了",他告诉大家说"接犯"也是打仗,希望大家严格遵守战场纪律,打好这一仗,路上注意安全,我在场部等着你们完成任务归来,书记大手一挥说了一句"出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四十年前的茶卡还是一个不大的小镇,居民不多,没有什么楼房,盐湖也是一个纯粹的盐湖,没有什么天空之镜和茶卡盐雕,也没有什么观光小火车,主街道就是当时的109国道,来往最多是109国道上那些来来回回的汽车,最热闹的地方也是那段穿镇而过的109国道。4月14日这天,茶卡满大街都是干警和武警。接犯干警,武警大部分都被安排在了茶卡兵站食宿,因为,就餐的人太多,餐厅没那么多桌椅板凳,大家只好把饭菜放在地下,八,九个人围在一圈,蹲在地上就餐。来了这么多人,茶卡兵站当然安排不下这么多的人住宿,晚饭后六大队,三大队的干警被安排在离茶卡镇五,六公里以外,铁道兵一处招待所里休息。我们刚刚住下,三大队早上那位被场领导训斥的领导,抱着一床被子,走进了我们的房间,他说他想住在我们房间里休息,我们不了解情况,二话没说,在大通铺最里面的地方给领导腾出了一个位置。晚上休息时,我们才知道这位领导为什么要来我们房间休息,因为,三大队的干警都知道这位领导有一个毛病,睡觉时爱打呼噜,而且,呼噜声非常大,所以,没人愿意和他住一个房间休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晚上我们还在聊天的时候,这位领导就上床准备休息了,他躺下没说几句话,就进入了梦乡,先是吧唧嘴,不一会呼噜声和梦话声就响了起来,当时大家聊的正起劲,也没把他的呼噜声当做多大的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天要早起执行任务,不能睡的太晚,我们聊了一会就上床休息了,没了说话声,呼噜声就显得特别大,我们伴着呼噜声,翻来覆去一直无法入睡,刚有点困意,他又起来打开电灯,跑到外面上厕所,回来后呼噜声照旧,有些人实在忍受无可忍了,就朝他的床上扔鞋子,他翻个身,呼噜声照样不断,当这位领导再次起床外出上厕所时,张春善爬起来,端起一杯冰凉的茶水倒进了这位领导的被子里,当大家看到领导上完厕所,钻进被窝后的表情,别提有多高兴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个晚上,一个住了八九个人的房间,除了这位领导,其他人,都没有休息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次日,凌晨两点,我们迷迷糊糊中被人叫醒,洗漱完毕后,到兵站吃完早饭,我们坐车来到察汗诺转运站准备接犯,四月份的茶卡夜晚,天气还是比较冷的,我们在转运站等了将近一个小时,只见一束强光从远方射来,押运犯人的列车缓缓驶进转运站,转运站其实就是一个卸煤的地方。因为,铁道路基是一个三,四米的斜坡,犯人从车厢下来时有点不好走,所以,每一个车厢门口有两位武警和两名干警引导犯人下车,为了安全,斜坡两边也安排了干警守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车上车下的干警都做好了接收前的准备工作,突然,夜空中升起两颗红色信号弹,干警,武警各就各位,犯人按照车厢次序开始下车。下车完毕后,车厢里的干警开始检查车厢的每一个角落,犯人登上囚车以后,押车干警开始点名查验,检查无误后,依次向指挥员报告,等所有罪犯上车检查无误后,开路引导车🚓,囚车,警戒车,行李车缓缓启动,向着目的地香日德农场出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次押解任务完成后的几年中,我又多次参加押解罪犯的任务,在押解任务中我不怕没吃没喝,我怕的是路上怎么解决上厕所的问题,因为,押解任务的特殊性,几百公里的行程,中途不能停车,上厕所是个大问题。记得,二00一年押解广东调犯,500公里的路程,一泡尿竟然憋了十个小时。所以,每一次押解任务前,我就严格控制水的摄入量,完成任务后,因为缺水导致嘴唇长时间干裂,起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84年5月14日快到中午的时候,第二批浙江调犯被安全的押送到六大队,从罪犯走下囚车的那一刻起,我就忙个不停,先是清点人数,点名,分组,搜身,检查行李,登记物品,后带领罪犯打水,打饭,晚上找罪犯进行个别谈话了解情况,一直忙到很晚才走出监房。一星期后,三个月的集中整训和入监教育正式开始,三个月的时间,每一天都是忙忙碌碌。没想到这一忙就忙了二十一年零五月,二十多年的时间,我们从一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变成了一个两鬓花白沉着冷静的中年警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初的大队领导:教导员王金柱,</span><u style="font-size:22px;">隋殿胜</u><span style="font-size:22px;">,大队长</span><u style="font-size:22px;">岳长胜,</u><span style="font-size:22px;">中队韩指导员一九八五年离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监管一线工作的指导员吴茂业,老干部赵聚贤,夏万福,边德荣医生(女),李士怀,杨吉贵,施天恩等人到龄正常退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中队长申屠凯(调西宁)。管教中队长</span><u style="font-size:22px;">刘道洪</u><span style="font-size:22px;">(调湖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管教干事胡青元(调西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狄靖(调西宁)王虎成(调大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管教员雷旭元(调互肋),王福良(调民和),王显明(调西宁),张国进(调西宁),牛立民(调西宁),</span><u style="font-size:22px;">刘卫平(</u><span style="font-size:22px;">调西宁),林青新(调广东),王建青(调福建),李建青(调河南),秦卫国(内调)高成广(调东北)赵启祥(因特珠情况离开了押犯单位),</span><u style="font-size:22px;">徐俊青</u><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农场撤并前因车祸去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二00二年十一月十四日香日德农场撤并的时候,原六大队管教一线干警还在香日德农场的,只剩下了六位。他们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李长寿(在都兰监狱行政科岗位撤离香日德农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秦海林,纪玉光(在都兰监狱一监区撤离香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张春善,</span><u style="font-size:22px;">王新平</u><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都兰监狱二监区撤离香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霍振忠(在都兰监狱四监区时撤离香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监狱人民警察,作为维护监狱秩序、执行刑罚、改造罪犯的重要力量,其工作环境和职责决定了他们在职业生涯中不可避免地面临一定的危险。这些危险既包括身体上的直接威胁,也包括心理上的压力与挑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监狱人民警察的工作不仅需要应对身体上的潜在危险,还需长期承受心理上的高压。工作中需要24小时轮班值守,随时应对突发情况,加班加点是常态。这一路走来他们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部分图片与文章内容无关,不妥之处,请作者联系我删除。音乐选自网络(百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 香巴佬(西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 二0二五年五月九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