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伟大的母亲天堂安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献给母亲节!</b></p> <p class="ql-block">永恒的怀念</p><p class="ql-block"> 如今,妈妈虽已离我而去,但她的一生如同一首壮丽的诗篇,镌刻在我的心中。她不仅是一位贤妻良母,更是一位拥有家国情怀的伟大女性。她用她的爱与奉献,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人生。愿妈妈的英魂长存,愿她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p> <p class="ql-block">缅怀敬爱的妈妈</p><p class="ql-block"> 苍天垂泪,松柏含情。一九九三年农历四月十三,妈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六十五虚岁。岁月悠悠,却带不走我们对她的深深思念;时光荏苒,却挥之不去她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镌刻着岁月的痕迹</p><p class="ql-block">每一个烈士的后代,都承载着一段特殊的历史记忆,都有一个充满辛酸与坚韧的童年。而这一切的背后,总有一位无比坚强而伟大的母亲,用她的爱与智慧,为家庭撑起一片天。我的妈妈李克珍,就是这样一位令人敬仰的女性。</p> <p class="ql-block">出身名门,聪慧过人</p><p class="ql-block"> 一九二九年农历三月二十三,妈妈出生于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原河北省宁河县汉沽镇东小),名门大户人家。她是家中十一兄妹中的第八个孩子,自幼便受到良好的家庭熏陶。妈妈天资聪慧,心灵手巧,尤其擅长针线活儿,技艺精湛,堪称一绝。在刺绣方面,她更是无师自通,花草鸟虫在她的针线之下栩栩如生,仿佛有了生命一般,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结缘父亲,相濡以沫</p><p class="ql-block"> 岁月如歌,星河璀璨。一九四八年农历九月初十,妈妈与爸爸喜结良缘,开启了他们共同的人生旅程。两人忠诚相待,恩爱有加,彼此扶持,共同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从此以后,妈妈与奶奶一起经营磨坊生意,用勤劳的双手供爸爸读高中,为家庭的未来默默付出。</p> <p class="ql-block">投身革命,家国情怀</p><p class="ql-block"> 一九四八年十二月汉沽解放,爸爸在地下党老师,和堂哥李振全的引领下,毅然放弃学业,加入天津南下工作团(百人学生团),投身革命事业。一九四九年五月,他正式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员,为解放全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临别之际,妈妈拉着爸爸的衣襟,泪眼婆娑地说道:“你走了,可别忘了我们啊!”爸爸坚定地回答:“北方的妈妈已经解放了,但南方的妈妈还在水深火热之中。我要去解放更多的妈妈,等胜利的那一天,我一定会回来!”正是怀着这份崇高的理想和信念,爸爸义无反顾地踏上了革命的道路,将对家人的思念化作前行的动力。</p> <p class="ql-block">爱与责任化作无声的守护</p><p class="ql-block"> 爸爸参军离家后,妈妈独自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她不仅要孝敬婆婆,还需照料大姑姐与老姑姐两家的生活。推磨磨面等常人难以承受的体力活,都由她一力承担。她起早贪黑,挑水做饭,缝补洗涮,为全家操持一日三餐。妈妈用她柔弱的身躯和坚韧不拔的毅力,默默承受着繁重的家务,任劳任怨地撑起了整个家。</p> <p class="ql-block">部队邀请到北京南苑</p><p class="ql-block">1952年4月至8月,受部队邀请,妈妈前往北京南苑机场探亲。在南苑的日子,爸爸、妈妈度过了人生中一段无比美好的时光。爸爸利用休假的机会,带着怀有身孕的妈妈游览了天安门、大前门等著名景点。妈妈满心欢喜地说:“我们即将有后代了。”在部队期间,妈妈还热心地帮助飞行员拆洗被褥,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p> <p class="ql-block">离别时的承诺</p><p class="ql-block">当时抗美援朝的战火异常惨烈,爸爸的飞行任务亦是繁重至极,妈妈只能独自归家待产。在爸爸的心底,始终怀有一份对妈妈和家庭的愧疚之情。临别之际,爸爸郑重地向妈妈许下诺言:“我随时可能为国捐躯,若我牺牲在战场上,家中年迈的老母亲便托付于你。我无法在她膝前尽孝,望你能代我为老人家养老送终,将我们的孩子抚育成人,要终身守节。</p> <p class="ql-block">忠孝难两全</p><p class="ql-block"> 常言道,忠孝难两全。父亲身为军人,忠于职守,亦深爱家庭与妻子。驻守部队时,他常以书信寄情,字里行间满是对家人的眷恋,对母亲与妻子的深情爱意。他深知母亲的不易,对妻子更是满怀感激。尽管母亲操持家务,历经艰辛,但从无怨言。她总是宽慰父亲,让他莫念家中琐事,安心守护祖国蓝天。</p> <p class="ql-block">爸爸起名“赴朝”</p><p class="ql-block"> 1953年3月我出生了,4月份当爸爸收到我出生喜讯的家信,满心欢喜,给我取了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名子“赴朝”。因这一天晚上,(空军14师42团,<span style="font-size:18px;">驻丹东大堡机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爸爸将第二次奔赴抗美援朝战场参战。1953年7月27日抗美援朝停战,1953年10月爸爸回家探亲,给我买了很多的东西。我已长到7个多月了。爸爸第一次紧紧抱着我,亲着我,握着我的小手,他体会到了初为人父的喜悦,眼中满是自豪与幸福。</p> <p class="ql-block">噩耗传来,万箭攒心</p><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胜利之后,父亲随部队驻守于青岛流亭机场,肩负起青岛地区国土防空作战的重任。1954年4月9日,为拦截美军P2V-4型侦察机,英勇撞机,壮烈牺牲。父亲牺牲之时,我尚且年仅一岁。噩耗传来,如晴天霹雳,年迈的奶奶骤闻丧子之痛,全家人的心仿佛瞬间支离破碎。奶奶悲痛欲绝,难以承受如此巨大的打击,仅仅三日便撒手人寰,离我们而去。母亲无法接受这残酷的现实,怀抱着年幼的我三次投河自尽,皆被好心人救起。父母之间的感情深厚无比,父亲的突然离世,对母亲而言无疑是致命的打击,她深陷于悲痛之中,难以自拔。无法从悲痛情感中解脱出来。</p> <p class="ql-block">忠魂归故里,浩气永留存</p><p class="ql-block">1955年2月我妈妈要把我爸爸的遗骨从青岛流亭机场迁到我家的祖坟。因为妈妈太爱爸爸哦,在我们这个地方还有一个风俗,儿子去世后,还要给自已的妈妈顶脚。当时部队领导不同意迁坟,用善意的谎言对我的妈妈说:国家规定,烈士牺牲后就地掩埋,是不能迁烈士墓的。在我妈妈的坚持和一再要求下,不让国家担负任何的迁坟费用,部队领导只好同意。我的妈妈变卖了三间房子,凑足了迁坟费用,把我爸爸的柏木棺材从青岛流亭机场迁了回来。在重新安置遗骸下葬时,打开棺材空空如也,没有一块遗骸和遗物。我的妈妈看到此情景,实在无法接受这残酷的现实,妈妈伤心欲绝;哭得椎心泣血。在我妈妈心目中,棺材里哪怕有一块遗骨,<span style="font-size:18px;">也能稍稍抚慰亲人们的哀思。</span></p> <p class="ql-block">在人生最痛苦的时候,为了生活,妈妈背着尚在襁褓中的我。在政府的照顾下,来到汉沽社会福利厂糊纸袋,我的幼年和童年是在社会福利厂度过的。 在社会福利厂糊纸袋时,不是用好牛皮纸来糊,而是从化工厂回收的装硫化碱的废纸袋,还要把废纸袋的残留物清理干净,整理好再重新糊好,用手工把纸袋的底缝合好,妈妈为了把我这个烈士遗孤养大,她拼命劳作,用四层牛皮纸才缝合一个纸袋,做好这样五个纸袋,才挣1分钱。妈妈想尽力多糊几个纸袋,好多挣几分钱,让幼小的我生活的好一点。她每天背着我去上班,遇到下雨时,妈妈用油布把我包起来,背着我艰难的在雨中行走,妈妈没有雨衣穿,只能在大雨淋着。冬天把我放在废纸堆里取暖,遇到下雪时,路滑摔倒了,她还紧紧的抱着我。为了不让我冻着,妈妈把棉袄解开用棉袄把我包在她的怀里取暖。刚刚几岁的我,深深体会到妈妈的爱心和辛苦。我童年没有向其他(她)孩子们那样无忧无虑、天真快乐的生活。我六岁就帮妈妈糊纸袋了,三九寒冬里,妈妈的手被无休无止的劳动和化学反应及糨糊皲裂和糊纸袋的摩擦,双手扒裂,又红又肿,我的小手也一样又红又肿。但是妈妈从没叫过一声苦,只有那无声的泪水在默默流淌。</p> <p class="ql-block">1960年2月国家“三年困难”时期。汉沽民政部门领导崔阿姨来到社会福利厂视察时,在社会福利厂发现了我们母女,当时崔阿姨摸着我红肿的小手,已泣不成声,问我和妈妈的手痛吗?当时妈妈教我说:“告诉崔阿姨手不疼”;当时我大声哭着说:“崔阿姨别哭,我的手不痛、我不饿、我不冷”。后来在崔阿姨(崔阿姨是老红军)的关怀下,政府每月给予我抚恤金8元,和2斤小米。</p> <p class="ql-block">在社会福利厂糊纸袋的工作岗位上,妈妈因缺乏防护,双手不得不长期与硫化碱直接接触。化学反应的侵蚀,加之糊纸袋的不断摩擦,妈妈的手指逐渐溃烂,鼻子也未能幸免,脸颊更是全面浮肿。最终,妈妈在工作岗位上晕倒。汉沽社会福利厂的领导和赵姑姑,将妈妈用小车推至民政组。在崔阿姨的积极协调下,妈妈被送往汉沽医院接受治疗。然而,汉沽医院当天便下达了病危通知。经过崔阿姨与医生的商议,决定将妈妈转至天津总医院进行更为专业的治疗。临行前,妈妈躺在担架上,紧紧拉着我的手,虚弱却坚定地嘱咐我记住她的话,并要求我在她和崔阿姨面前重复三遍。我哭喊着回应:“妈妈死后我跟着崔阿姨!崔阿姨是老红军!妈妈死后我跟着崔阿姨!崔阿姨是老红军!妈妈死后我跟着崔阿姨!崔阿姨是老红军!”在场的民政组和社会福利厂的领导们目睹此景,无不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妈妈入住天津总医院后,崔阿姨向医院领导说明了妈妈作为烈士遗孀的身份,以及她还有一个6岁的烈士遗孤。医院高度重视,调用了当时极为紧俏且疗效显著的进口盘尼西林为妈妈消炎。经过15天的精心治疗,妈妈的病情终于得以痊愈。当妈妈回家的那一刻,我激动地大喊:“崔阿姨,我妈妈没有死,我妈妈回来了!我有妈妈了!”</p> <p class="ql-block">妈妈女儿更不会忘记,在“三年困难”时期,尽管那时日子很艰难,但妈妈千方百计让女儿吃饱穿暖,从不顾及自己。她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让女儿受任何委屈。为了能让女儿吃到玉米面饽饽,当女儿已进入梦乡时,妈妈还在昏暗的灯下飞针走线,纳鞋底一直纳到深夜,纳两双鞋底才挣二两玉米面。手磨的都是血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了度过“三年困难”时期,妈妈领着我到野地挖野菜,以解决饥饿之苦,有一次我和妈妈在野外挖野菜时,妈妈由于饥饿、劳累、和口渴晕倒在地上,我吓得大哭,大叫,周围一块挖野菜的人过来帮忙。当时妈妈的衣袋里有一块玉米面饽饽和一瓶水,但是她舍不得吃,舍不得喝。她说:这是留给我女儿的,她坚持不吃不喝;竟然挣扎着爬起来,到水沟旁喝水沟的水,吃几口野菜,在地上休息了好长时间,又继续挖野菜。妈妈生性坚强耿直,与人为善,能忍而忍,宁愿自己多吃苦,也不愿去求人。她有一副热心肠,宽厚仁慈。遇到比自己更困难的人,往往伸出援助之手。困难时期,当看到一名营养不良,身患浮肿的小朋友,妈妈把政府照顾给我家的二两黄豆,从二两黄豆中,拿出一两黄豆给了她家,让她家人感激不已,终生铭记。</p> <p class="ql-block">我16岁以优异成绩选拔到天津大型企业工作以后,自此之后,每当政府领导前来探望、慰问,并递上给予妈妈的慰问金时,妈妈总是婉言谢绝,让我将这些钱转交给政府领导,希望他们能将这笔钱捐赠给更为贫困的家庭。她以最质朴、最平凡的善举,编织出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真情故事。妈妈的一生虽平淡而普通,但在女儿心中,她是如此的伟大。面对失去丈夫的悲痛与现实生活的重重压力,坎坷的人生并未阻挡她对生活的热爱,她依然坚强地向前走着。为了信守与父亲许下的诺言,妈妈几十年来坚守贞节。她用辛勤的汗水,在千辛万苦与殷切的盼望中,将女儿我一点点抚养成人。妈妈以她的执着与坚强支撑着这个家,她不辞辛劳,勤俭度日,精打细算,省吃俭用,日夜操劳,一点一点地改善家庭的生活条件,将所有的母爱都无私地献给了女儿,为女儿建立了一个幸福美好的家庭。然而,正当苦尽甘来,女儿怀着感恩的深情,让一生辛勤操劳的妈妈安享最幸福的晚年时,我最亲爱的妈妈却因身患脑萎缩重病,经多方救治无效,于一九九三年农历四月十三与世长辞,享年六十五岁。妈妈的离世,让女儿痛心疾首,悲痛万千。任凭女儿撕心裂肺地痛哭与呼唤,妈妈永远地离开了她最疼爱的女儿。从此,母女天各一方,阴阳相隔。妈妈,女儿知道,您不想走,您有太多的牵挂,有太多的期盼,您想着女儿的日子越过越好,幸福长久。妈妈,当初的一幕幕往事,如今仍历历在目,这是一个令女儿痛彻心扉的日子,让女儿刻骨铭心。女儿多么希望那只不过是一个梦。无数次从梦中哭醒,泪水涟涟。</p> <p class="ql-block">敬爱的妈妈永远地走了,我再也无法亲耳聆听她的谆谆教诲,再也无法亲眼面对她的音容笑貌,我只能在心中深深地缅怀敬爱的妈妈。我最亲爱的妈妈,在女儿的人生道路上,都得到了妈妈的关爱与呵护。女儿无法想像,如果没有您无私和博大的母爱,女儿如何渡过那些人生的艰难困苦。妈妈您是个正直的人;从小到大,始终教育我要与人为善,尊老爱幼。教育女儿要好好学习,努力工作,诚实做人,踏实做事等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您那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精神,将永远激励女儿奋勇前进,无论遇什么艰难险阻也决不退缩。虽然我是烈士的后代,但妈妈从未向政府提过任何的要求,从不给政府添任何的麻烦。在妈妈的熏陶下,我16岁参加工作以后,为了照顾有病的妈妈,我毅然放弃上工农兵大学和当兵的机会。我工作几十年,多次被评为优秀团总支书记,优秀党员,三八红旗手等。我现在生活很幸福,我有一个好丈夫、好儿子、好儿媳,优秀孙女。现在生活好了,但我随时关注着贫困的烈士子女的情况,我曾多次向困难烈士子女捐款,来解决他(她)们的实际困难,并为他(她)们写信,安抚他(她)们的心灵,鼓励他(她)们自强不息,创造美好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妈妈,您已完成了爸爸当年交给您的使命,去追寻我的爸爸,天堂里有我的爸爸与您相伴,你们在续夫妻情,相爱相依到永远。亲爱的爸爸和妈妈,女儿含着悲伤的泪水,谱写追忆父母的篇章。倾诉女儿无尽的思念,以纪念二老的在天之灵。女儿虽有千言万语,也无法表达女儿对爸爸、妈妈的挚爱之情和无尽的思念。你们给女儿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女儿心中是一面永远飘扬的旗帜。女儿为有你们这样的父母,感到无比的骄傲和光荣。亲爱的爸爸,妈妈,此时此刻,你们一定能听见女儿内心的呼唤,一定能感受到女儿对你们无尽的思念,一定能听到女儿深深的祝福。但愿女儿的真情能穿越时空,传递给你们。祝愿爸爸、妈妈在九泉之下,互相关爱,相依相伴,幸福安康。你们永远是女儿的牵挂,你们永远活在女儿的心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