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漫遊葡萄牙(二): 婚禮之城奧比都斯,水鄉阿威羅,波爾圖

真善美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們這個葡萄牙旅行團一共九日,這是行程的第四天。前一晚我們住在葡萄牙第三大城市卡斯卡伊斯附近(Cascais)。這里位於里斯本以西 30公里,有18 萬人口,是著名的海濱旅遊勝地。黃昏時到達,感覺這座城市比里斯本整潔安靜很多,道路平整,不像里斯本那麼多狹窄傾斜的街巷,一棟棟小屋很漂亮。晚餐在一間中餐廳吃,聽說老闆娘是浙江人,跟她聊了一會。她家來此地十幾年,並未入葡籍,因為他們不想放棄中國籍。老闆娘是中年人,說他們將來還想回中國養老,至於在此地出生的孩子,將來讓他們自己選擇國籍。當然了,中國現在是治安最良好,生活最便利的國家。其實葡萄牙在西歐國家中消費算比較低的,去一次洗手間 0.5 歐元,有時可以遇到免費洗手間,其他西歐國家去洗手間至少1歐元,在外用餐也相對便宜。老闆娘說這裡是旅遊區,房子並不便宜,一棟要40-50萬歐元。他們每兩,三年續簽一次居留,本地居民享受的低廉醫保等他們都有。</span></p> <p class="ql-block">這日一早出發,我們來到葡萄牙中部奧比多斯(Obidos),這裡距離里斯本85公里。我們這次在葡萄牙的主要行程是在西部,從南到北遊覽大西洋沿岸的旅遊熱點。</p><p class="ql-block">奧比多斯號稱白色婚禮小城,13世紀的葡萄牙君主狄尼斯是一位多情的國王,為博紅顏一笑,將這座小城送給未婚妻伊莎貝爾作為結婚禮物。</p><p class="ql-block">這是一座浪漫的中世紀小山城,一萬多人口。位處高地的奧比多斯曾是重要戰略要塞。</p><p class="ql-block">這日又是陰雨綿綿,來葡萄牙前看資料,說這里一年有300 個日子可見到陽光,偏偏我們來時總趕上下雨。這種連陰天我過去多次出遊沒遇到過。</p><p class="ql-block">走進小城,狹長的古巷兩邊佈滿咖啡館和禮品店,店鋪前佈置的各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小廣場上的天主教堂</p> <p class="ql-block">奧比多斯是保存相當完好的中世紀城鎮。這裡有古羅馬人興建的城堡,自1195年起,城堡經過多番修建,歷代君主把各種建築特色帶進城堡。即使經歷1755年大地震,城堡依然屹立在古城之巔,成為葡萄牙七大奇跡之一。</p> <p class="ql-block">這是一座教堂改建的書店,名為聖地亞哥書店。奧比多斯是閱讀愛好者的天堂,在 200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文學之城,每年會舉辦文學周,吸引不少人前來品味這份書卷氣息。</p> <p class="ql-block">從聖地亞哥書店旁走上背後小山坡,是一個朱古力商家陳列場所,這可是佔據了一個絕佳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完整壯觀的古城墻令人歎為觀止。</p> <p class="ql-block">城墻外一片田園風光。</p> <p class="ql-block">小城給人感覺,是這裡的居民享受傳統平靜的生活,不那麼追求商業化。書店不會嫌棄雨天遊人進入弄髒地面,更不介意只翻書不買的客人,甚至看不到店主。最熱鬧的地方沒有發現餐館民宿,一切都很隨意的模樣。無論是住家還是店鋪,都令人有種穿越時空之感。其實能將古城墻維護這麼好的地方,不至於困難得沒錢粉刷外墻。我想,大概古城的歷史傳統才是居民最重視之處。</p> <p class="ql-block">從這裡可登上城墻,但是看起來很危險,天雨路滑,石階旁邊沒有扶手,還是安全第一。</p> <p class="ql-block">旁邊有一條較平緩的上坡路,又來了兩個用相機拍攝的團友,我們從這條路上去。走了一會兒發現此路不通,怪不得沒其他人上來。此時雨越下越大,我們匆匆拍了幾張照片。前方已是一片迷茫,隱約可看到遠處的城墻。</p> <p class="ql-block">集合點是城外停車場,此時風雨交加,小城沒有遊客中心,一群人擠在小禮品店前避雨。葡萄牙雖然只有一千萬人口,公共交通並不落後,很多景區有火車,長途汽車可到達。這裡有到里斯本的長途巴士。</p><p class="ql-block">這位是我們的領隊,他打電話讓司機開車過來。</p><p class="ql-block">這裡有一座古羅馬水道橋,是保存完好的古羅馬供水系統遺跡。水道橋建於1573年,由葡萄牙皇后卡塔琳娜下令興造,把南部水源引入奧比多斯,為皇宮和居民提供日常用水。這是我看過最簡陋的古羅馬水道橋,全長六公里,其中一半為地下水道槽。</p><p class="ql-block">我們不無遺憾的結束了在婚禮小城的遊覽,這是一個自費項目。這座獨具一格的古城,若是天氣理想些,一定非常出片。</p> <p class="ql-block">中午我們來到一個叫做納扎雷(Nazare) 的小城鎮,在這里用午餐。我們全程有兩餐不包,一個中餐,一個晚餐,這日午餐自費。我們參加的這間旅行社,據領隊說現在是香港出團最多的,疫情後出國遊我也多次參加他們的行程。除了因為旅行社歷史悠久有實力,更重要是他們的線路創新,不會千篇一律。他們有幾個法寶,如自費項目較多,有時不包餐等,令團費有競爭性。習慣後感覺挺好,歐洲旅行早晨在酒店吃的多,中午若不包餐,有人早餐時會拿點乾糧,不過份就行,我看老外也拿。願意嘗試當地食品可以去餐館。想"騎著單車去酒吧,該省省該花花" 的人,在這裡甚至可以找一間安靜的包點鋪,一兩歐元買個麵包或甜點,坐在店裡舒服的休息品嘗,連帶去了免費洗手間。這些地方無人打擾,不用耗時間等候餐廳慢騰騰的服務,可以多些時間看看周圍景色。</p><p class="ql-block">這是大西洋沿岸的美麗小城,特別令人欣喜的是這里陽光燦爛,一洗上午的陰霾。</p> <p class="ql-block">真是海天一色。這是大西洋沿岸非常受歡迎的衝浪地點。</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們來到科英布拉(Coimbra)。這是葡萄牙中部一個14 萬人口的城市,在1131-1255 年曾經是葡萄牙的首都。</p><p class="ql-block">這裡有許多建築可追溯到古羅馬時期。</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科英布拉演變成文化中心,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1290年建立的科英布拉大學。</p><p class="ql-block">科英布拉大學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葡萄牙語學術機構,除了吸引許多歐洲和國際學生之外,大學的古跡和歷史也吸引眾多遊客。這裡的歷史建築在2013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p> <p class="ql-block">科英布拉坐落在蒙德古河畔一座小山上。</p> <p class="ql-block">位於大廣場上的新主教座堂始建於1543年。</p> <p class="ql-block">穿過一條熱鬧的商業街,來到聖十字修道院。由於葡萄牙兩位最早的國王安葬於此,這裡具有國家先賢祠的地位。</p><p class="ql-block">修道院興建於1132到1223年,它的學校及龐大圖書館等在中世紀得到高度尊重。</p> <p class="ql-block">正值復活節期間,我們不敢打擾教徒們祈禱,在後面靜靜地拍攝幾張照片。</p> <p class="ql-block">這晚我們在科英布拉住宿。</p> <p class="ql-block">行程第五日,我們一早來到阿威羅(Aveiro), 這是葡萄牙中部的第二大城。</p><p class="ql-block">這裡被稱為葡萄牙水鄉。</p><p class="ql-block">阿威羅的早期居民因需要從事海運,海鹽交易等,開鑿了人工運河,現在運河已成為人氣景點。</p> <p class="ql-block">在這裡遊船河是我們的自費項目。</p> <p class="ql-block">漂亮的小船可載十來個乘客。價格相宜的運河遊是很受遊客歡迎的項目。</p> <p class="ql-block">這里的天氣真是多變,剛來時一片明朗,船開後沒多久又下起小雨。船員為了安撫我們,把船駛到一座橋下避雨,還給每人一小袋當地著名甜點雞蛋餅。</p> <p class="ql-block">離開阿威羅,我們趕到波爾圖(Porto) 吃午飯。</p><p class="ql-block">波爾圖是葡萄牙第一大港口和第二大城市,城市人口二十多萬,整個都會區人口180萬。</p><p class="ql-block">一到波爾圖舊城區,那種擁擠喧囂,狹窄傾斜街道的感覺撲面而來,似乎比里斯本更令人緊張,還是那些中小城鎮更讓人鬆弛舒適。種種跡象提醒我們一定不能大意,隨時小心扒手。</p><p class="ql-block">波爾圖的聖本篤火車站是遊客必到之處。火車站於1916 年啟用,至今仍在營運。兩萬片瓷磚組成的瓷磚畫,展現葡萄牙歷史,這裡被列為世界上最美的車站之一。</p> <p class="ql-block">波爾圖證券交易所位於亨利廣場上。</p> <p class="ql-block">這是里斯本航海紀念碑上面那位航海探險家亨利王子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波爾圖是葡萄牙北部經濟中心,以出產缽酒及葡萄酒出名。另外這裡的紡織,漁業,軟木加工,機械,化工和煉油也非常發達。波爾圖的外貿出口額佔全國50%,GDP 總值佔全國的1/3 。</p><p class="ql-block">波爾圖舊城區及周圍產酒區是世界文化遺產。</p> <p class="ql-block">杜羅河是橫貫西班牙與葡萄牙的河流,全長897公里,發源於西班牙,下游在葡萄牙的波爾圖注入大西洋。</p><p class="ql-block">杜羅河流經波爾圖時形成壯觀的峽谷與急流,兩岸分佈著彩色房屋,葡萄酒莊和歷史建築,仿佛城市的靈魂。</p> <p class="ql-block">乘船遊杜羅河是大多數遊客會選擇的項目。</p> <p class="ql-block">我們乘坐的船似乎很有年頭了,船艙門都關不上。雖然風很大,我們還是選擇坐在外面。</p><p class="ql-block">路易一世大橋是橫跨杜羅河的鋼鐵拱橋,連接波爾圖和加亞新城。大橋總長385米,高44米,1886年落成使用,其172米的跨度當時是世界第一。</p> <p class="ql-block">大橋上層供地鐵和行人通行。下層供一般車輛與行人使用。</p> <p class="ql-block">遊船河時間四十分鐘,大約到中途時,看似平靜的水面時有大浪迎面而來,上船後也沒給我們發救生衣。怕被河水打濕,多數人撤回船艙里。</p> <p class="ql-block">上岸後有一段自由活動時間,我們聽到音樂聲,進入這個紅彤彤的大廳。這裡應該是在舉辦推廣波爾圖最著名產品-缽酒的活動,一小杯酒加芝士等小食,送一隻小巧精美的酒杯,相信價格不貴,吸引不少遊客。大廳四周有很多書籍可供遊客閱讀,不喝酒的人也可看看熱鬧。</p> <p class="ql-block">到這裡肯定要了解一下波爾圖國寶級產品,即缽酒。這棟綠色墻壁的房子,是我們要參觀的製酒企業"Sandeman"。</p><p class="ql-block">缽酒是用杜羅河谷指定地區種植和加工的葡萄生產的,製作過程中加入葡萄烈酒,以停止發酵,將殘餘糖份保留在酒中,並提高酒精含量。缽酒的口感通常是豐富,甜美,厚重的,所以被看做加強葡萄酒。Sandeman 是小有名氣的酒商。</p><p class="ql-block">我看過很多地方的酒廠酒莊,已經夠夠的,而且酒精過敏,滴酒不沾。每次在酒莊看到大家都是免費品嘗時最興奮,但買的人很少。記得在智利時,全團人嘗了半天沒有一個人買,主要是途中要搭乘多程飛機,生怕萬一包裝不慎,托運時發生碰撞,全箱東西都受影響。這次有幾位團友買了缽酒和葡萄酒。</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17世紀後期,波爾圖大量缽酒產品被推向市場或出口歐洲其他國家,杜羅河谷逐漸被確立為一個保護區,並在1756 年得到正式界定。 根據歐盟指定受保護的原產地準則,只有來自葡萄牙的產品可被標記為缽酒。</p><p class="ql-block">酒廠門前的杜羅河上,這些小船上的木桶裡就是缽酒,擺放在這裡是給酒商做廣告的。</p> <p class="ql-block">若是經歷了年少輕狂,繼而刻苦奮鬥,看盡水下暗湧甚至驚濤駭浪,最後能平和地坐在這裡,笑看人來船往,這樣的人生,亦值得慶幸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