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字/图片:Demin Wang</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85338732</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上集简介</b></p><p class="ql-block"><i>2018年,高耀光荣获“优秀民营企业家”称号,他意气风发地走出市政府礼堂,与妻子郑嘉莉分享喜悦。然而,这份荣誉的背后,是四十余年的风雨兼程,是青春时代的挣扎与抉择。 </i></p><p class="ql-block"><i>四十多年前,从农村进城的高耀光在五金厂与郑嘉莉相遇。两人在劳动中互生情愫,却因高考的成败面临人生岔路。高耀光两次落榜后,自卑与迷茫让他忍痛提出与考上大学的郑嘉莉分手。然而,郑嘉莉的坚定与智慧,不仅挽回了这段感情,更为高耀光指明奋斗方向:到业余大学深造。</i></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cy2k6tq?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185338732"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上集链接</a></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中集</b></p><p class="ql-block">进入业余大学后,高耀光依旧白天在五金厂上班,每周工作六天。周一至周五的夜晚,他要到夜校上课;周日整天,更是从早学到晚。课后还要完成繁重的作业,常常熬到深夜。寒冬腊月,北风呼啸,大雪纷飞,许多同学躲在温暖的家中不愿出门,而高耀光却总是准时出现在教室。他蹬着那辆老旧的自行车,顶风冒雪前行,脸冻得通红,手脚麻木,但怀里却揣着一团炙热的信念—要与郑嘉莉比翼双飞。这份信念,如同冬夜里一盆炭火,给予他温暖和力量。</p><p class="ql-block">他的刻苦好学很快引起厂领导的注意。这个沉默寡言的青年,不仅勤恳上进,还默默帮助一位因工伤致残、常常不能完成任务的工友。他从不张扬,却在点滴中彰显品格。厂里将他列为重点培养对象,先发展他入党,随后提拔他担任班长。</p><p class="ql-block">六年寒窗苦读,他终于获得大专文凭。那时,正值全国上下选拔“革命化、知识化、年轻化”干部,这张文凭恰如及时雨,让他搭上时代的快车,逐步被提升为车间主任和副厂长。那些年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为他日后成为优秀民营企业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荣获市委、市政府表彰的第二天,高耀光便在公司召开全体员工大会。他站在讲台上,满怀豪情地提出新的奋斗目标:五年内,公司要跻身全市民营企业五十强。然后,他亲自为每位员工发放特别奖金,送上一份温暖的谢意。</p><p class="ql-block">当晚,郑嘉莉在一家酒楼设宴,为高耀光庆功,邀请她弟弟和几位至亲共襄喜悦。弟弟郑和平与弟媳慧妍十指相扣,仿佛一对热恋中的年轻情侣,步伐轻盈地踏入酒楼。慧妍身着一袭绛红紧身旗袍,脚下的细高跟敲在瓷砖地上咯噔作响。她妆容精致,一见到高耀光便笑吟吟地拉长声音:“哎呀,姐夫呀,我昨晚在电视上看到你啦,激动得我一夜都没睡好觉。”</p><p class="ql-block">高耀光报以尴尬的微笑。其实,电视新闻里,他在众多与会者之中,镜头一晃而过,根本算不上什么“亮相”。</p><p class="ql-block">郑和平身穿真丝滚边唐装上衣,配直筒中裤,脚踏布底鞋,手执一串佛珠。他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作揖:“姐夫大人,恭喜恭喜,咱们的优秀企业家!”</p><p class="ql-block">和平比嘉莉小整整十岁,是文革时期他们父母闹革命不积极、在家闲得慌而制造的“产品”。他天资聪颖,考上重点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一家大型国企。择偶时,嘉莉为他介绍一位医生,但他却偏偏钟情于当护士的慧妍,喜欢她的温柔体贴。至今他仍然十分享受慧妍的娇声细语和温柔举止。然而高耀光认为,他们之间的亲昵言行与年龄不符,常常令他起一身鸡皮疙瘩。</p><p class="ql-block">高耀光看了看和平这身打扮,眉头微蹙:“看起来你很悠闲啊,快成神仙了吧?”</p><p class="ql-block">和平一边捻着佛珠,一边摇头:“忙,很忙,哪有空儿悠闲啊。”</p><p class="ql-block">“忙什么?”</p><p class="ql-block">“每天都得去酒店转一圈,接送慧妍上下班,还要研究养生和食补。”和平说得一本正经。</p><p class="ql-block">十几年前,和平所在的国企外迁。他嫌新厂离家太远,无法天天回家守着娇妻,便以胃溃疡为由申请留在老厂区。那时他已是科级干部,最终被安排管理由老厂招待所改建的小酒店。高耀光夫妇对此颇感惋惜,认为以和平的学历和当时的年龄,理应去新厂拼一把,争取再上一层楼。郑嘉莉甚至责怪慧妍没有鼓励他奋进。然而,和平夫妇却甘于平淡,养花喂鱼、打太极、练气功,过得悠然自得。</p><p class="ql-block">席间,和平认真地问高耀光:“你现在功成名就,是不是该退居二线,好好保养身体啦?”</p><p class="ql-block">高耀光却爽朗一笑,语气豪迈:“我要干到死。古人讲,大丈夫当死在战马之上,而不是病床之边。你还年轻,也该再拼一拼。”</p><p class="ql-block">和平连连摆手:“不行不行,我血压高,高压已经达到一百三十了,得多调理。”他停了片刻,又关切地问道:“我最近研究了一个保肝的食补方子,你要不要试试?”</p><p class="ql-block">高耀光从不相信养生和食补那一套,但不便驳他的好意,只好笑道:“给你姐吧。”</p><p class="ql-block">他们两人的对话提醒了郑嘉莉:“老高,你得抽空去医院,再检查一下肝功。”</p><p class="ql-block">当年上夜校时,高耀光因昼夜连轴转,过度疲劳,曾患过肝炎。自己创业初期,压力倍增,又发展成肝硬化。</p><p class="ql-block">“查什么查?”高耀光摆摆手,不以为然,“这么多年一点事也没有,我身体好得很。”</p> <p class="ql-block">为实现民营企业“五十强”的目标,高耀光开始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他引进新产品,聘请一位拥有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曾任大型企业高管的李副总,推行现代化管理制度,同时加强销售与售后服务团队。一时间,公司上下焕然一新,干劲十足,订单不断飞来。</p><p class="ql-block">正当形势一片大好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客户订单锐减。公司节衣缩食,勉力支撑一年多之后,财务部门报告资金告急,发放工资已有困难。李副总建议裁员,尤其要裁年龄偏大、非技术型员工。他认为公司处于半停产状态,无需保留冗余人力。他直言:“公司已按规定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此时应该由社会与政府发挥保障作用,以减轻企业的负担。”随即,他递上一份初步的裁员名单。</p><p class="ql-block">高耀光接过那份名单,仿佛拿着一块沉甸甸的石头。他推门而出,扑面而来的雾霾,像脏兮兮的棉絮笼罩着天空,令他喘不过气来。走进车间,他看到一张张戴着口罩的脸,神色凝重。他的目光在这群熟悉的身影中,搜寻着名单上的名字。这些人大多是四五十岁的老员工,跟着他一路打拼至今。他们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沉重。若被裁员,他们的生活将如何维持?但是,若不裁员,公司又拿什么发工资呢?这两个沉重的问号交替浮现在他脑海里。</p> <p class="ql-block">当夜,熟睡中的郑嘉莉迷迷糊糊地伸手探向身旁,高耀光不在!“他去哪儿了呢?”郑嘉莉惊醒过来,摸黑下床寻找。屋里漆黑一片,窗外也是一团浓墨似的夜色。她揉揉眼睛,透过玻璃门看到阳台上闪着一星微弱的红光。红光旁,一张白纸若隐若现。她悄悄走近,只见高耀光正蹲在阳台一角,指间的香烟闪着忽明忽暗的红光,身前的烟灰缸里堆满了烟蒂,那张纸就是李副提交的裁员名单。高耀光已经戒烟多年,若非遇到无法排解的难事,他断然不会半夜起来抽烟。</p><p class="ql-block">“又遇到难事了?”她轻声问道。</p><p class="ql-block">高耀光没抬头,长叹了口气:“公司发工资困难,李副总建议裁员。”</p><p class="ql-block">“不能贷款周转吗?”</p><p class="ql-block">“现在是疫情时期,银行优先扶持国企,不给我们民企贷款。”</p><p class="ql-block">“可一旦裁员,不仅寒了人心,还可能影响公司的生存。”郑嘉莉忧心忡忡,“公司可是你呕心沥血干起来的。”</p><p class="ql-block">高耀光无声地苦笑:“别人是呕心沥血,我是呕心‘拉’血。”</p> <p class="ql-block">这句自嘲的背后是一段艰苦创业史。二十多年前,街道下属的五金厂,在老书记和老厂长手中风雨飘摇,其产品不论在质量上还是价格上都无法与南方厂家竞争,市场尽失,工人停薪。区和街道两级领导找到年轻的副厂长高耀光,愿以优惠价格将厂房和设备转让给他,条件是五年内不准裁员,照发工资。</p><p class="ql-block">虽然价格优惠,可这是个烫手的山芋:即便把厂房和设备全部变卖掉,也不够近百名工人五年的工资,所以没有其他人敢接下这个厂。</p><p class="ql-block">在郑嘉莉的支持和帮助下,高耀光咬牙接下这副担子。那时郑嘉莉已是主任医师,接触病人众多,人脉广泛。由她牵线搭桥,高耀光联系上一家澳洲筑路公司,进口二手机械,转手售往国内,靠赚取差价来维持员工的薪资。后来又通过另一位病人的介绍,与一家县办拖拉机厂合作,仿造压路机,立志打造自己的品牌。</p><p class="ql-block">高耀光亲自带队,十几名工程师与技工进驻拖拉机厂,奋战数月,进入组装和调试阶段。当时正值盛夏,天气炎热。他们挥汗如雨,夜以继日调试了十几天,仍然故障频出。高耀光焦虑上火,失眠、嗓子痛、便秘。一天,打扫卫生的大妈站在一把椅子旁,大声嚷嚷:“谁这么不讲究?来例假把椅子坐垫都染红了。”</p><p class="ql-block">众人一愣,面面相觑:办公室里并无女工。这时,高耀光端着一杯水,弯着腰,步履蹒跚地走过来。他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裤子,尴尬地说:“对不起,是我,是我。”</p><p class="ql-block">“你?“大妈惊奇地瞪大眼睛,”你一个大男人?”</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高耀光苦笑着解释:</span>“我便秘加痔疮,便血十多天了,现在走路都困难。”</p><p class="ql-block">随即众人轰然大笑,笑声中他们悄悄红了眼眶,心中涌上说不出的心酸、感激和敬意。</p><p class="ql-block">那次压路机的仿造成功,是公司走上正轨的里程碑,是他成为优秀企业家的起点。此后,公司不断壮大,新产品迭出。可谁能料道,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一场疫情竟将他推到悬崖之边,公司到了发工资都困难的境地。</p><p class="ql-block">黑暗中,郑嘉莉蹲在高耀光身旁,屈指掐算片刻,轻声说道:“老高,我有个办法,也许能解决工资问题。”</p><p class="ql-block">高耀光猛然抬头,眼神泛起久违的光亮:“你有什么办法?”</p><p class="ql-block">她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抬手轻抚他的肩膀,一如过往,在他最无助的时刻,悄悄地给他力量。</p><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dcbrn8g?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185338732&first_share_to=copy_link" target="_blank">下集链接</a></p> <p class="ql-block">王德民</p><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