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167efb"><b>广西山水行18. 经正书院:镌刻经天纬地岁月的红色回响</b></font><div><font color="#167efb"><b><br></b></font>从百谷红军村出发,短短几分钟的车程,却仿佛是从一段激昂的革命叙事走进了另一个更为深沉的历史篇章——经正书院。<br> <br>车窗外的景色还带着百谷村的红色余韵,转眼间,经正书院的身影便映入眼帘。这座书院,可不只是一处古老的建筑,它是广西第一个红色苏维埃政权——右江工农民主政府的诞生地,在百色起义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它宛如一颗熠熠生辉的星辰,承担着会议中心与战事指挥所的核心重任。<br></div> 书院大门的对联“经天纬地,正心修身”,笔锋苍劲有力,像是在诉说着书院创办之初的美好愿景与深远志向。而大门旁那块“右江工农政府旧址”的匾名,由邓小平同志于1978年8月16日亲自题写,每一笔每一划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瞬间将人拉回到那个风云激荡的革命年代。<br> <br>踏入书院,一股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这座始建于清代光绪三年(1877年)的院落,历经岁月的洗礼,依旧保存完好。砖木结构的四合院式建筑,遵循着中轴对称的布局,大厅3间,中间是通道,两旁各有5间学舍,讲堂也有3间。辛亥革命后,它改为经正学堂,是当年浙江人陈如金到恩隆县(1934年改为田东县)任知事时,发动平马各界人士捐资兴办的一所学堂 。书院分前、中 、后三院,各自独立又相互连通,占地面积达7851.25平方米,整座建筑古色古香,不愧是广西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书院。<br> 1929年10月,邓小平踏上这片土地后,独具慧眼地将经正书院作为自己的落脚点。这看似平常的选择,却在不经意间改写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同年10月28日,邓小平、张云逸在这里领导和指挥广西警备第四大队及农民自卫军发动“恩隆暴动”,那一声枪响,如同划破夜空的惊雷,打响了百色起义的第一枪。暴动胜利后,邓小平等人前往百色筹备百色起义,雷经天等则留在田东,紧锣密鼓地筹备建立工农民主政府。<br> <br>1929年12月11日,右江地区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在经正书院大厅隆重召开,这次会议成为了百色起义的关键转折点,邓小平同志领导的百色起义就此正式拉开序幕。站在曾经的会议大厅,仿佛能看到当年革命先辈们齐聚一堂,眼神中闪烁着坚定与希望,共同为革命事业出谋划策的场景。<br> <br>馆内设有“旧址原状陈列”“右江革命根据地”“邓小平在恩隆”三大基本陈列,每一处陈列都像是一扇通往历史深处的窗口。在邓小平同志的办公室兼卧室,那简单的陈设、泛黄的书籍,似乎还保留着他当年忙碌的身影;邓小平在恩隆展厅、右江革命根据地展厅里,通过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件件饱含历史温度的文物,我们得以全面了解著名的“恩隆暴动”的详细情况,真切感受到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br> 展示厅里的展品,每一件都意义非凡。有邓小平同志踏上田东第一步的台阶,它见证了伟人踏上这片土地时的坚定步伐;有邓小平同志下仓圩访贫问苦时送给贫苦农民的棉大衣,那件大衣里,满是对人民的深情厚谊;还有起义时所用的枪支弹药,它们虽然沉默不语,却诉说着当年激烈的战斗场景。<br> <br>在书院内,还有雷经天主席的办公室。这位革命烈士和地方领导人,名字霸气,绰号“雷青天”。他的革命生涯堪称传奇,先后参加了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和百色起义,能参加一次起义便足以让人自豪一生,而他却参加了三次!更令人惊叹的是,他曾三次被开除党籍,又三次恢复,其中的艰难与坚持,常人难以想象。他的故事,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革命史诗,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br> 当年的会议大厅里,栩栩如生的雕塑生动地还原了当年的景象,革命先辈们或激昂陈词,或凝神思考,仿佛在诉说着那段热血沸腾的历史。这里,作为邓小平发动百色起义的策源地,也成为了红七军足迹的起点,见证了一支伟大军队的诞生与成长。 馆内珍藏的红军、赤卫队使用过的手枪、军号、长枪、短刀、马灯、水壶等珍贵实物和照片,每一件都承载着革命先辈们的奋斗与牺牲。这些物品虽然历经岁月的磨砺,却依然散发着震撼人心的力量,让人不禁对革命先辈们肃然起敬。 陈列室室外的草地上,恩隆暴动塑像群宛如一组凝固的历史画面,展现了当年起义时的英勇场景。那些起义用的枪炮、大刀长矛等武器,静静地陈列在那里,仿佛还带着当年战斗的硝烟与热血。草坪上几棵桃花开得甚好。 旧址内陈列的550余幅照片、珍贵的革命文物及油画、图表、场景复原等,将红军老前辈以及右江人民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历程,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每一个小物件,都蕴含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与军民之间深厚的情谊,他们爱兵如子,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头。<br><br>书院的一面墙上,写着田东两个大字,还有莫名其妙的不搭边界的小字,给你打卡的。<br> 经正书院,这座原本承载着正心修身、教化育人使命的书院,在历史的洪流中,却孕育出了经天纬地的豪杰,他们高举镰刀斧头的旗帜,为了理想与信念,浴血奋战,改天换地。站在这片充满历史气息的土地上,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当年革命先烈们所处环境的艰难困苦,更能体会到他们艰苦奋斗、积极乐观的精神。这一切,都在激励着我们,尤其是党员同志们,要时刻牢记使命与责任,坚守信仰,不忘初心,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div><br><h5>(1922 图30 2025/3/31)</h5></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