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教之美,在于实践与钻研;</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研之美,在于思考与提升;</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追梦课题, 沉醉一路芬芳! </div> 课题研究是优化高中地理教育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是高中地理教学不断革新、积淀成果、提升品质的重要工作。为了检验课题阶段成果,理清研究思路,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科研水平,2025年5月9日下午,海口市第二中学开展了课题中期汇报活动。本次活动由学校教科处吴宛儒主任主持,所有课题组成员共同参加。活动邀请了专家张华老师,徐芳老师和吴宛儒老师为课题精准把脉,优化提升。 专家信息简介 张华,中学物理正高级教师,海南省中学物理省级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省级指导专家,海南师范大学专业硕士校外导师,海南省符程中学物理卓越教师工作室指导专家,海南省物理学会理事,海南省教育学会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海口市张华高中物理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撰写的多篇论文获国家级、省级一等奖并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主持(参与)的教育科研成果共8项,省级优秀课题在全省推广,2022年参评第一届海南省基础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获省级二等奖。 徐芳,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培训部教研员,中学英语高级教师,海南省骨干教师,海南省小课题指导专家库成员,海口市中小学责任督学。 吴宛儒,海口市第二中学教研室主任,高级教师,海南省骨干教师,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专家库成员和海南省中小学教师小课题指导专家,海口市首届教学能手。先后多次主持和参与省市级课题研究,并指导多项省市级小课题研究获得优秀等级。在全国历史优质课(高中组)评比中荣获二等奖;撰写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和案例荣获省市级一等奖,被评为海口市“十一五教育科研工作”先进个人、海口市网络教研先进个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科组长”等荣誉称号。 科研课题中期汇报 <p class="ql-block"> 海口市第二中学高中地理组科组长,课题主持人周小瑜老师进行课题中期汇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双轨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汇报内容详细,为现场的老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周小瑜老师分别从五个方面展开汇报:研究开展过程、已完成的任务、已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解决思路。</p> 一、研究开展过程<br> 1. 准备阶段(2024年9月---- 10月):组建课题研究小组,明确成员分工。收集整理国内外高中地理教学实效性相关资料,组织教师集中学习“335”教学模式,研读费曼学习法、康奈尔笔记法等理论,为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理论框架;制定研究方案与计划。<br><br> 2. 实施阶段(2024年11月---- 2025年5月,进行中):对本校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调研;在高二年级开展费曼学习法(如知识讲解、小组互教)和康奈尔笔记法(笔记分区、总结提炼)的教学实践;定期组织教学研讨与听课评课,教师相互交流教学心得,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开展“人人公开课”活动,教师依据研究方案进行教学实践。 二、已完成的任务<br> 在2个班级开展为期一学期的费曼学习法与康奈尔笔记法实践教学;组织8次教学研讨活动;初步形成两种方法的课堂应用流程。<br> 三、已取得的成果<br> 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提升,实验班课堂参与度提高;期中考试实验班平均成绩较对照班高7分;形成4个优秀教学案例,撰写2篇教学反思;卢千穗老师荣获校级“教坛新秀”称号;周小瑜老师在市级教学交流活动中分享经验1次。<br> 2024年10月16日卢千穗老师的《气旋与反气旋》<br> 2024年11月5日韩熠光老师的《流域的协调发展》<br> 2024年12月4日周小瑜老师的《能否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缺水问题》<br> 2025年3月5日杨英营老师的《产业转移——以华为为例》 四、存在的问题<br> 研究目标是“构建融合体系”:将费曼学习法与康奈尔笔记法深度融合,形成具有地理学科特色的双轨式教学模式。部分学生难以适应费曼学习法的知识输出要求,参与积极性不一;康奈尔笔记法的笔记整理耗时较长,影响课堂进度。<br> 五、下一步思路<br> 分层设计费曼学习任务,提高学生参与度;优化康奈尔笔记模板,简化操作流程;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增加过程性评价指标;扩大实践范围,在更多班级推广应用;整理研究成果,争取形成校本教学资源。<br> 课题专家点评 科研课题中期汇报结束之后,课题组的三位专家对本课题的名称、课题研究的现有成果、下一步研究的实施等内容提出了许多中肯的的修改建议: 一、课题研究是否按计划进行,研究方向是否正确?<br> 在课题主持人周小瑜老师的主持和统筹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的课题小组成员经历了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开展了调查研究和在高二年级开展费曼学习法(如知识讲解、小组互教)和康奈尔笔记法(笔记分区、总结提炼)的教学实践;组织8次教学研讨活动;初步形成两种方法的课堂应用流程。课题研究基本能按照计划进行,并且在实施过程人人上公开课,注重过程性材料收集和整理,研究任务清晰且能按时间节点去认真完成。<br> 二、课题研究是否取得了预期成果,成果是否有方向性错误?<br> 课题研究完成形成4个优秀教学案例,撰写2篇教学反思;卢千穗老师荣获校级“教坛新秀”称号;周小瑜老师在市级教学交流活动中分享经验1次。课题的题目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有点大,导致研究过程中研究问题不太聚焦,针对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可以进行提炼概括研究成果转化为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研究成果包括还可以更加丰富,包括课堂实录、教学论文、学生活动视频集、学生作品集等。<br> 三、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是否真实、规范、科学?<br> 课题研究过程中定期组织评课议课,教师相互交流教学心得,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研究过程比较丰富、真实,但过程性资料保留的不够完善,研究的深度有待提升。<br> 四、 课题研究下一步的具体建议<br> 1.课题组成员需要加强相关理论的学习,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养。课题重点利用费曼学习法(如知识讲解、小组互教)和康奈尔笔记法(笔记分区、总结提炼)提升教学实践,要关注课题的主题是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br> 2.课题研究的成果需要收集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如在研究过程中收集课堂实录、教学论文、学生活动视频集、学生作品集等。<br> 3.课题研究的目标要清晰,研究的范围要具体。<br> 深耕课题撷硕果,砥砺前行共成长。通过本次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的中期检查汇报会,课题组成员获得了专家们给予的宝贵意见和修改建议。我们将认真梳理专家的意见,进一步完善课题的研究内容和下一步研究计划。同时,我们也将加强与专家的沟通和交流,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完成。相信课题组老师们将在科研的路上深耕细作,砥砺前行,让课题研究开出智慧之花,结出丰硕之果,助力高中地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