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动机的五大要素

path🍀

<p class="ql-block">1. 所有权:这件事我做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操作方式:引导初中生自主设定学习、兴趣培养等方面的目标 。比如,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自主制定本学期的学习计划,包括想要提升的学科、想达到的成绩目标;或者自主选择兴趣班,决定参加哪种社团活动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作用原理:当孩子感觉目标是自己确定的,而非被家长或老师强制要求,会产生“这件事是我要做,而不是别人让我做”的心理,从而更愿意投入精力,积极主动地去完成目标,增强对任务的掌控感和责任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 好处:做这件事对我有帮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操作方式:和孩子一起探讨目标达成后能带来的积极影响。以学习英语为例,一方面可以强调对当下学习成绩提升的帮助,比如能提高英语考试分数;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及长远好处,如未来旅游时能更顺畅地交流,增加出国深造的机会等。还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去发现做这件事的好处,加深他们的认同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作用原理:当孩子清晰认识到目标能给自己带来多方面益处时,会觉得目标有价值、有趣,进而激发内在动力,让他们为了获得这些好处而主动去行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3. 信心:我可以实现目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操作方式:家长和老师要善于发现孩子已具备的能力和资源,及时给予肯定。例如孩子数学解题思路清晰,就夸赞其逻辑思维能力强,这对学好数学很有帮助;若孩子近期在学习上有小进步,如作业准确率提高,就强调这是他努力的成果,是实现大目标的良好开端。还可以帮孩子寻求家人、朋友的支持鼓励,比如组织家庭学习分享会,让孩子感受到大家的认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作用原理:当孩子看到自身优势,感受到外界支持时,会相信自己具备实现目标的条件,从而提升自我效能感,增强完成目标的信心,更勇于克服困难去达成目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4. 成功的体验:我正在取得进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操作方式:将大目标分解成小步骤,让孩子在逐步推进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体验。比如孩子目标是提高语文作文水平,先设定每周读一篇优秀范文并做笔记的小目标,完成后给予肯定;接着尝试模仿范文写一个精彩段落,再次予以表扬。还可以定期和孩子回顾学习成果,如对比前后作文,直观看到进步之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作用原理:每一次小成功都能强化孩子“我能行”的信念,让他们在积极的情绪体验中保持学习热情,持续激励自己朝着最终目标前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5. 为挫败做好应对准备:即使没有成功我也有心理准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操作方式:和孩子分享自己或他人面对失败挫折,最终成功的经历,让孩子明白挫折是成长常态。比如讲述自己学生时代某次考试失利,但通过调整学习方法最终取得进步的故事。同时,引导孩子制定应对挫折的策略,如学习遇到难题,是请教老师同学,还是查阅资料自主钻研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作用原理:让孩子提前做好心理建设,面对失败时不会过度沮丧、自我否定,而是将其视为成长机会,学会从挫折中吸取经验教训,保持积极心态继续追求目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