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第三天的行程是葡萄牙。早上八点半从巴达霍斯出发前往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车很快就离开西班牙,过境进入了葡萄牙。</p> <p class="ql-block">在西班牙的天还晴着,进入葡萄牙就是雨雾蒙蒙,直到穿过里斯本城区。</p> <p class="ql-block">在葡萄牙境内的游览只有一天时间,主要在首都里斯本。首先要去的,是一个毗邻大西洋的海角——罗卡角。</p> <p class="ql-block">海角是一处海拔约140米的狭窄悬崖﹐辛特拉山地的西端,距离里斯本大约40公里,处于葡萄牙的最西端,也是整个欧亚大陆的西极。人们在罗卡角的山崖上建了一座灯塔和一个面向大洋的十字架纪念碑。碑上的葡萄牙语名句,中文翻译过来是:“陆止于此,海始于斯”。</p> <p class="ql-block">来到欧亚大陆的最西边,大家都感觉非常值得打卡留念。同行团友为我们的小分队来了一张。</p> <p class="ql-block">海角的风很大,周边的树一边倒,倾斜生长就是无言的诉说。春天的季节来到这里,野地里开满了黄色的鲜花。</p> <p class="ql-block">陡峭的崖边,大西洋的风将红泥路上的砂子刮走了,掀起阵阵海浪,拍打在在欧亚大陆西边尽头的悬崖峭壁上,甩出一片片浪花。</p> <p class="ql-block">红色灯塔与石头磊起的地标纪念碑,傲然立于鲜花丛中,立于悬崖峭壁边上,静静地观海听风。这就是欧亚大陆西极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回到里斯本,已过正午,在一家挂日餐店招的餐馆,吃的却是中国餐。</p> <p class="ql-block">下午的行程,首先是去贝伦塔。这是坐落于里斯本的十六世纪防御工事,修建于葡萄牙文艺复兴高潮时期,是葡萄牙曼努埃尔风格的杰出代表,1983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车停在路边,去贝伦塔经过的广场上,一架老旧飞机成了一段历史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贝伦塔是见证葡萄牙曾经辉煌的历史遗迹。它的独特建筑风格和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带来了世界各地旅游观光者,是里斯本最为上镜的一道风景。</p> <p class="ql-block">这里历史上被用作海关、电报站、甚至是灯塔,也曾利用贮藏室改造成地牢作为监狱。</p> <p class="ql-block">在大航海时代,这里是航海家们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沿海边大道,围绕贝伦塔,可以不同视角观看他历经沧桑永不褪色的坚毅容颜。远处可见的四月二十五日大桥,广场上陈列的飞机大炮,以及三角形的巨型纪念碑,进一步铭刻了贝伦塔的历史丰碑。</p> <p class="ql-block">乘车来到葡萄牙航海纪念碑前,广场上用大理石镶嵌的巨型世界地图上,标示了大航海时代葡萄牙“发现”新大陆的历史。包括我们的澳门在内,曾经大半个地球都有葡牙“发现”的所谓新大陆。发现即管辖,当年的葡萄牙是何等“潇洒”。</p> <p class="ql-block">葡萄牙航海纪念碑建于1960年,就在贝伦塔附近,屹立于海旁的广场上,气势不凡,已成为葡萄牙的一个象征。设计师们充分表达了对历史上这些冒险家们牺牲精神的敬意。该纪念碑为纪念航海家亨利王子逝世500周年而建,外形如同一艘展开巨帆的船,碑上刻有亨利及其它80位水手的雕像,船头站立者即为亨利。群像中有他的助手和一些随船出海的航海家,以及葡萄牙历史上有名的将军、传教士和科学家,以纪念葡萄牙300年来开拓海洋的光辉历史。</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人们,来这里观看,可谓五味杂陈。他们的昔日辉煌,何不是我们这些“新大陆”痛苦的历史记忆?心情不好,并不想在这里久留。离开这里,老天爷也似乎理解我们,用阳光来温暖一下受伤的心。</p> <p class="ql-block">穿过广场的地下通道时,两旁衣衫褴褛的卖艺乞讨者,拉手风琴的小女孩,那毫无光泽的眼神,让我们怎么也启不开怜悯之情。</p> <p class="ql-block">巨大的广场上,精美的园林化设置,给游人们提供了美好的体验。</p> <p class="ql-block">美丽的姑娘用长笛吹奏着欢快的乐曲。</p> <p class="ql-block">广场正面是著名的哲罗姆派修道院,是里斯本最为突出的古迹,也是葡萄牙曼努埃尔式建筑中最为成功的一例。1983年哲罗姆派修道院和贝伦塔一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修道院改成了博物馆,如今正在维修,不能入内。宏大而精美的建筑外观,倒也能成为美丽背景,静静地配合着游人打卡留念。</p> <p class="ql-block">修道院旁边不远的地方,一家据称有百年历史的蛋挞店,每一天都在那里剌激着无数游人的味蕾。我没有去赶那热闹,而是透过里斯本美丽的“天网”,用远观表达敬意。</p> <p class="ql-block">里斯本的城市无疑底蕴深厚。市政建筑中,通过在重大交通结点和广场,塑造以历史人物为核心的巨型雕塑,来展示这个国家重要的历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现代交通设施建设中,保留原来有效的交通方式,原来的有轨电车至今仍通行于大街小巷,</p> <p class="ql-block">将历史与现代融合得最好的城市建设结果,无疑是自由大道。自由大道全长1.2千米,宽90米。它的北段连着庞巴尔侯爵广场,南端连着罗西欧广场。</p> <p class="ql-block">用脚步丈量,是观察城市的最佳方式。有两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我们用来行走这条被称为葡萄牙的香榭丽舍大街。</p> <p class="ql-block">起始点是南端的罗西欧广场。广场中央的方尖碑雕塑建于1886年,是为了纪念1640年葡萄牙从西班牙统治下恢复独立而建。基座上的各种雕像象征着“独立”和“胜利”。</p> <p class="ql-block">广场周边被高大的建筑群包围,两边是用于交通循环的宽敞大马路。</p> <p class="ql-block">路过这道精美的大门时,不知为何这般华丽,进去一看,才发现这里只是一个地铁站的入口。</p> <p class="ql-block">闻着葡式烤板栗的香气,穿越复杂的过街人行道,来到又一个广场。</p> <p class="ql-block">广场中央的高大雕塑与两端的喷泉雕塑,使广场显得充实而灵动。</p> <p class="ql-block">从广场北端的左边进入小街道,走在用黑白碎石块拼装的地板上,两边是林密的各种商店,中间是餐饮酒吧。</p> <p class="ql-block">经过一个街中心的高大电梯,顶部却是一个空中观景平台。</p> <p class="ql-block">行人密密,使本已狭窄的通道更加拥挤。</p> <p class="ql-block">穿过几个街口,跨过电车轨道,来到了自由大道北端的庞巴尔候爵广场。</p> <p class="ql-block">穿过这道大门就进入了广场</p> <p class="ql-block">1755年11月1日,里斯本发生了罕见大地震,将这个城市2/3的建筑夷为平地。当时恰逢周末,很多人聚集在教堂里做弥撒,所以死伤非常惨重,当时担任葡萄牙首相的庞巴尔侯爵受命重建里斯本。为了纪念庞巴尔的贡献,1926年5月奠基修建了以他名字命名的这个广场。1934年5月,又树立了他的青铜塑像。</p> <p class="ql-block">建在海边巨大的广场,被三面建筑环抱,居中的“凯旋门”与广场中央的庞巴尔雕像,成为了这座城市的地标。</p> <p class="ql-block">广场是游人的圣地,也是儿童的天堂。一个挥舞肥皂泡棒的少年,带着一群儿童跳进了欢乐的海洋。</p> <p class="ql-block">大西洋岸边,广场外的海水中,两根刻满文字的柱子,被称为葡萄牙之门。此刻却是一群海欧的乐土,以柱子为基点,他们在这里自由自在地飞翔,或许这才能体现自由大道的真缔。</p> <p class="ql-block">被自由之酒灌醉了,里斯本这一夜,睡得很彻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