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州山隐共忆45年同学情 ‍文:茹月 图片:同学们提供

茹月

<p class="ql-block">1976年的10月,当我们相遇在北京医学院的校园里时,谁都没有想过50年后我们会在哪儿?会是什么样子。当我们在1980年分手的时候,谁都没有想过,我们在45年后再相遇时会不会记得各自的模样?我错过了许多次与同学们再见的机会,却不曾想在今年的这次暂短的回国行程里意外地有机会参加一次隐于深山之中的同学聚会。</p><p class="ql-block">更巧的是,我遇到的第一个人,是在50年前我在北医遇到的第一个男同学和女同学。上天似乎有意安排着我们的一切,年轻时我们第一次遇到,分开以后重聚,还会第一个遇到。</p><p class="ql-block">当我踏入山隐田居农家院的时候,面前十几张熟悉又陌生的脸庞笑着让我猜他们的名字。我努力从他们的轮廓中辨认那些<span style="font-size:18px;">记忆深处的年轻模样。青春洋溢的水嫩笑脸与面前充满阅历的面容之间相差确实太大了。我的陌生感持续了大约一个小时。而那以后,他们就都成为了我原来的同学,我的好友。一切都回到了45年前我们的那个班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这个天津蓟州北方大山的小院里,一群70多岁的同学们,开开心心地聊天唱歌,一日三餐农家饭,聚会了两整天。没有玩牌,没有打麻将,就是回忆那时班里的细碎小事,和甜蜜幸福的小秘密。我们毫无顾忌地翻出当年耳闻或撞到偶遇。被说到的人,莞尔一笑,脸不红心不跳。谁还没有点当年的回忆呢?说的人绘声绘色为终于有机会把45年前的秘密说出来而开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与桃回忆着当年的形影不离和后来各自家里的七七八八。内蒙的张和天津的和大大方方的表露着相互的的铁姐妹情谊,告白她们自第一天就黏糊在一起,直到50年后的今天仍然是最在意对方的那一个。那个满头白发的体育委员,没有了当年的含蓄,感叹着自己当年的英俊和潇洒。崇拜他的依然崇拜,喜欢他的依然喜欢,而当年那个电灯泡依然在自己的位置上。人到70,各自活到了可以坦然面对过去的一切的时候,特别是在重新回到同一个环境中时,一次暂短的重回过去更加珍贵。我们曾经是北医很有特色的班级,这次重聚的亲密、友谊和坦诚,也是我们这个班级独特的颜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好几个人带着自己的另一半前来聚会。柔声细语互相关照的各自家庭,为同学们补齐了他们毕业后的生活。然而这两天似乎只属于我们共同的那四年。</span></p><p class="ql-block">我们去了盘山。这个乾隆皇帝去过36次的大山,是典型的北方山水景色。黛色山头延绵起伏,山谷里遍布北方杂木林,一道山涧沿着布满巨大石块的山谷急流而下,时而是漂亮的水涡,时而汇集成平缓的水塘。当它越过石崖形成漂悬的瀑布时,让人感叹江南水乡也不过如此。巨<span style="font-size:18px;">石上常有历代名人留字。</span>奇松、石桥、溪水,水塘,真是一个北方难得一见的去处。可惜我们这些年过70的老人们未能登顶,去一览盘山的气势。</p><p class="ql-block">其实我们并不服老,仍然是年轻时的感觉。给我们开车的年轻司机,惊奇于我们能够成为1976年的大学生,这在中国极为稀少。我才突然意识到,76年,这最后一届工农兵大学生,药学的毕业生在全国也许不到千人。我们属于一个特殊的时代。一群经历了中国历史上特殊教育时期的人。我们的很多人曾经是药学界的专家,我们有值得骄傲的过去和历史。</p><p class="ql-block">两天的聚会弹指间闪过。我们回到各自的城市,自己的家。让45年前的生活,回到记忆的深处。</p><p class="ql-block">谨以此文收集这一次重聚的珍贵照片,纪念45年的情谊。</p><p class="ql-block">茹月写于2025年5月7日北京</p> <p class="ql-block">山隐田居农家院。</p> <p class="ql-block">刚一进屋,就从我们房间的落地玻璃墙,看到一群山羊在院子里蹂躏已经结了许多果实的小梨树。</p> <p class="ql-block">我最想在美国院子里栽种的家乡山楂树,在这里随处可见,开着一簇簇的白色花。</p> <p class="ql-block">这株形状很艺术的梨树,却是我一直在寻找的专业果树修剪的范本。</p> <p class="ql-block">我们聚会在这山隐田园的大山里。</p> <p class="ql-block">在五月里,春风轻佛,阳光明媚,远离城市的嘈杂和浑浊,沉浸在山野的怀抱中。</p> <p class="ql-block">每一户门前,有廊有椅可以闲坐。</p> <p class="ql-block">又有不大不小刚刚好的庭院,适合聊天。</p> <p class="ql-block">这样的吊椅让我们返回年轻的时候。</p> <p class="ql-block">天还凉,不能入池戏水。但还是忍不住把手伸到池中玩水。</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班的小李,最不显山露水的那一个,却是我们这次聚会的组织者。她在聚会里总是站在角落里,不声不响,看着大家乐。可是发起活动,组织安排却事无巨细,井井有条。是一个天生的活动规划者。</p> <p class="ql-block">每一个人对着班里大姐的镜头打招呼。</p> <p class="ql-block">天津的。</p> <p class="ql-block">从江苏赶来的。北京的。</p> <p class="ql-block">从山西赶来的小桃和美国回来的我。</p> <p class="ql-block">天津的,班里的大姐。</p> <p class="ql-block">北京的。</p> <p class="ql-block">北京的。</p> <p class="ql-block">从内蒙呼和浩特赶来的。</p> <p class="ql-block">北京的吴闻两口子。</p> <p class="ql-block">这样的聚会不能没有酒。陈年枸杞酒、二锅头和啤酒,不停地举杯,弥补当年我们校园生活的清贫。北京小王和他媳妇,为我们带来了枸杞酒和二锅头。</p> <p class="ql-block">晚饭后在歌厅里,大家点歌唱歌。我们在学校的时候还没有卡拉OK。这是第一次听到同学们的歌声。</p> <p class="ql-block">北京的吴闻总结的好:“聊不完的天儿,唠不完的磕儿,漫步盘山,欢歌笑语相伴。不相见,却难忘,不是亲情,胜似亲情,浓浓同学情…… ”</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我们清晨赶往盘山,直接进入钻石级的蓟州旅游级别。却没有多想自己的腿脚已经不似当年。</p> <p class="ql-block">盘山被称为北京东面第一山。</p> <p class="ql-block">乾隆皇帝曾说: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p> <p class="ql-block">进得山门,奇松分布在石板路的两旁。下面的路牌标注着这里的部分景点。</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在每一处打卡点抢镜头。</p> <p class="ql-block">不用招呼,只怕自己被落下。</p> <p class="ql-block">这下子齐全了。</p> <p class="ql-block">班里的两位大姐依然一言九鼎。</p> <p class="ql-block">上下铺同室三年,45年后第一次见面。</p> <p class="ql-block">当年最谈得来的闺蜜。</p> <p class="ql-block">这是表演吗?</p> <p class="ql-block">是真实的情感。</p> <p class="ql-block">也许当年并不知道互有好感,今天的合影是小小的表现。</p> <p class="ql-block">张和她老伴。</p> <p class="ql-block">北京小王还是当年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在江苏的小段,45年来第一次与老同学们相聚,激动了很久。</p> <p class="ql-block">北京小吴。</p> <p class="ql-block">不善言辞的也依然默默不语。</p> <p class="ql-block">依树而立的这一个,露出了在校园里未曾展现的活泼性格。</p> <p class="ql-block">还是当年的帅小伙啊!运动健将。</p> <p class="ql-block">最年长的,也是最靓丽的。</p> <p class="ql-block">两位班里的老大姐,玩性最甚。</p> <p class="ql-block">看什么哪?好开心。</p> <p class="ql-block">盘山中的这一段红墙,暗合当年皇帝常来此地。</p> <p class="ql-block">喜欢书法的人,来这里最好。</p> <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这里便有名人题字。</p> <p class="ql-block">闺蜜在元宝石下合影。</p> <p class="ql-block">携眷而来的这一位鹤发童颜的年轻人,曾经是我们的第三小组长。如今的推拿大师。</p> <p class="ql-block">45年后的我与小桃。还能找到当年的影子吗?</p> <p class="ql-block">我最喜欢的农家饭。</p> <p class="ql-block">天津独有的美食炒咯吱。</p> <p class="ql-block">离开蓟州,同学们没有尽兴,去往天津继续聚会。</p> <p class="ql-block">注:我们的母校北京医学院,现在已经归入了北大系统。但对于我们来说,北医才是我们的母校。不过,北医原本就是北大分出来的独立学院。现在是重回北大吧。</p><p class="ql-block">更多茹月散文:</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70lujip" target="_blank">初秋,在中山公园里的重聚</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0zmryad" target="_blank">恰同学少年-在母校的那些日子</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dc3avev" target="_blank">情人节的颜色</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zanizos" target="_blank">人生何处不相逢-朋友</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