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三门峡大坝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与山西省平陆县交界处的黄河中游河段。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上兴建的第一座大型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也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工程之一。</p><p class="ql-block"> 三门峡大坝于1957年4月破土动工,1961年建成,1964年及1969年两次改建以解决泥沙淤积问题。最初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灌溉、发电等综合效益,后经优化成为多功能水利工程。标志着中国治黄史上的里程碑,凝聚了新中国初期水利建设者的智慧与心血,体现了国家治理大河的决心。</p> <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5日下午,我从潼关自驾百余公里,抵达了三门峡大坝景区。一踏入景区,一座雄伟的建筑便映入眼帘,那便是赫赫有名的三门峡大坝。它宛如一条巨龙横卧于黄河之上,将滔滔黄河水拦腰截断。坝体上“三门峡大坝”几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展现出这座水利工程的磅礴气势。</p> <p class="ql-block"> 站在坝顶,脚下是滚滚黄河水,远处是连绵的山脉,视野开阔,心情激荡。黄河的浩瀚与壮丽尽收眼底,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人类的伟大创造力。</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坝顶,脚下是坚实的混凝土,心中满是对当年建设场景的遐想。遥想当年,在那个物资匮乏、技术相对落后的年代,建设者们仅凭双手和简单的工具,就铸就了这一伟大工程,其精神令人敬佩不已。</p> <p class="ql-block"> 景区里的"一步跨两省"石碑很有意思,一脚就能踩在河南和山西的交界线上,还能收到山西文旅的欢迎短信,就说这种感觉奇妙不奇妙?</p> <p class="ql-block"> 从坝顶乘坐电梯下到五层坝底,我们前往河中心的张公岛。在张公岛上能近距离的观察三门峡大坝的雄伟壮观,感受其震撼人心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岛上生态很好,可以见到各种鸟类,图片百度了一下这应该是“苍鹭”,常被当地人称“老等”,为了捕鱼,可以宛如雕塑一般,矗立在水面几个小时,一旦发现目标,动作极其敏捷。</p> <p class="ql-block"> 中流砥柱石,它孤独又坚定地屹立在黄河激流中,宛如一位坚毅的卫士,千百年来,无论遭受狂风暴雨的侵袭,还是惊涛骇浪的冲刷,始终巍然屹立,水涨它也涨,从未被淹没、冲垮 。中流砥柱不仅是黄河上的一大奇观,更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p> <p class="ql-block"> 随后参观廊道水晶宫。这里就像是一个神秘的地下世界,灯光闪烁,廊道蜿蜒曲折。头顶上方就是奔腾的黄河水,墙壁上展示着三门峡大坝的建设历程和相关的水利知识,让我对这座大坝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水晶宫里还有一些小水池,据说里面饲养着许多黄河大鲤鱼,但由于光线原因,实在看不真切。</p> <p class="ql-block"> 离开大坝时,我心中感慨万千。三门峡大坝不仅是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更是记录着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艰辛历程。这次参观游览,让我领略到人类的伟大创造力,更让我感受到了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华民族的坚韧不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