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每日读书分享《给教师的建议》之九十一感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校最本质的工作是教学和教育。一个老师只有把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成长学生放在心上,他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要想做好教育,就要注意教学和教育过程的细微之处。正是这些细枝末节,才激起教师的观察、思考、分析、发现的兴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生也是如此。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时,为何没有表情,有气无力,声音小如蚊蝇;为何学生的回答缺乏思考。分析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并没有与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联系起来,新知识与旧知识并没有产生碰撞,他们只是在记忆知识,并没有运用知识,知识在大脑中只是一滩死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知识需要思考与运用。只是单纯的记忆知识,理解起来是模糊的,表达起来是不清楚的,也可以说是语无伦次的。我们的教育要让学生能观察到周围的世界,听到大自然的声音……否则,我们的教育和教学都会是苍白无力的,毫无生机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应该好好思考一下我们的教育行为:我们是否注意到了教育和教学的细节,是否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发现,是否关注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否注重学生思维的训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没有这些,学生看到了花花草草,他们仅仅是看到了,无法产生思考,无法表达出来;没有这些,学生看到了活生生的动物,他们也仅仅是看到了,无法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也感受不到动物的细微之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到思维的源泉“大自然”中旅行吧。去感受现象,去分析原因,去整理结果;去寻找各种因果关系、逻辑关系。只有如此,学生的思维才能丰盈起来,他们对周围的事物才能产生兴趣,知识才会有感情色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习就是不断思考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下车后,我径直朝电梯走去,电梯门一开,我随手摸钥匙。“咦,怪了,怎么没拿钥匙。”列位可能觉得,已经到家门口了,直接敲门不就得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可不是我的性格,自己有钥匙,开门才方便啊。想到这,我又按了电梯门,下到负二层,打开车门,朝里瞅了瞅,不见钥匙的踪影,我记得当时是把钥匙放在座位上的,应该说是在衣服上放着的,我又环顾了里里外外,依旧连钥匙的影子也看不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索性锁上车门,朝楼梯口走去,边走边疑惑,正巧瞅到了手上,乖乖,这不是在手上攥着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经历了现实版的“骑驴找驴”,我哈哈大笑起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生活中的好多事,是挺荒诞的,又挺搞笑的,正因为有这些点滴趣事,生活才有滋有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优质课的点滴记录》之八《课堂到底该抓什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完课后,经常会有老师给我要教案,其实,我的课堂与教案关系不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并不是不把教案当回事。备课时,我也会写教案,但那是极简单的记录,仅仅是课堂的雏形,真正到了课堂上,我还会把它给推翻了,这事我经常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课时,我的眼中只有学生,我是随着学生走的。但我有一个大的框架,在这个框架下,可以做很多有意义的尝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量的语言,诸多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在课堂上随时生成的,我想这就叫“以生为本”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课的过程中,我会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做出调整。我一直觉得教案写得再精致,真正到了课堂上,所起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因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用教案去控制他们,课堂就是死的;抛开教案,眼中有学生,课堂才是活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我的认知里,备课如画画,太精致的画,看起来只是精致,不如写意画看起来更有味道,可以远观,也可以近看,还可以多角度的去欣赏、去揣摩、去品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堂到底该抓什么,想必您已经有答案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