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离开云台山,准备去看看小浪底,据说黄河小浪底的最佳旅游时间需根据景观偏好选择:若追求调水调沙的震撼场景,建议6月下旬至7月上旬前往;若偏好自然风光,春秋季(3-5月赏花、9-11月赏秋)更舒适宜人。虽然我们这次没能赶上最震撼时刻,只能去了解一下。</p><p class="ql-block">小浪底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与济源市之间,地处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现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河南省十大旅游热点景区,并获“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地方”等荣誉。小浪底旅游区历史悠久,景区南岸属地孟津因“八百诸侯会盟津”而得名。传说中黄河龙马给伏羲献玉版就发生在这里,是“河图洛书”的“河图”发祥地。</p> <p class="ql-block">看不到震撼时刻,只能看看小浪底导游给我的视频分享一下:调水调沙是黄河小浪底最壮观的工程奇观,此时巨型水龙从坝体喷涌,形成“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震撼场景。</p> <p class="ql-block">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小浪底位于黄河中游峡谷出口处,八里峡水流湍急、浪大,但进入小浪底后河床变宽、水流趋缓,河面仅能卷起小浪花。因此,当地先民以“小浪底”命名,意为“大浪到头,小浪到底”。</p> <p class="ql-block">景区游览图</p> <p class="ql-block">景区简介</p> <p class="ql-block">导游介绍这是小浪底大坝最好留影纪念点,背后大坝上有小浪底三个白色大字。小浪底大坝上的“小浪底”三个字每个字的宽度为46米,高度为64米1。这三个字不仅在视觉上具有震撼效果,还象征着工程的宏伟和重要性。整个坝体是用混凝土和土石材料。</p><p class="ql-block">黄河小浪底大坝当时是由中国、德国、意大利和法国共同建造的。具体来说,大坝的主体工程由意大利人负责,而发电系统则由法国人建造。</p> <p class="ql-block">背后那辆运输工程车就是当年意大利🇮🇹制造(我国那时还没有),作为纪念特地留下一辆。</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就是泄洪口(三个)</p> <p class="ql-block">在泄洪口岸边这座建筑是禹王台:位于小浪底大坝附近,为纪念大禹治水而建,仿古建筑风格类似庙宇,兼具观景和文化展示功能。</p> <p class="ql-block">仔细观察发现庙宇墙上全是泥沙,那是泄洪时飞溅出来的泥沙</p> <p class="ql-block">当年建筑施工🚧机械</p> <p class="ql-block">九曲桥</p> <p class="ql-block">在游览了小浪底之后,我们来到了周边的农家乐,享受了一顿美味的黄河大鲤鱼大餐。据说,小浪底的排水排沙作用将上游的鲤鱼冲刷下来,由于冲击力过大,鲤鱼被拍晕,随后被下游的渔民捞上来,成为了我们的美食。</p><p class="ql-block">大鲤鱼的做法非常讲究,一鱼四吃:</p><p class="ql-block">1.鱼头用来做汤;</p><p class="ql-block">2.鱼尾则被红烧,味道鲜美。</p><p class="ql-block">3.鱼身可以椒盐油炸鱼块(南方称熏鱼)</p><p class="ql-block">4.鱼籽(这里特有菜肴)拌鸡蛋炒,非常棒</p> <p class="ql-block">阳光下金黄色的黄河大鲤鱼</p> <p class="ql-block">不过提醒大家要留一个心眼,不小心会被宰一刀哦。景区导游介绍我们到一家农家乐(她家亲戚)介绍要吃大的有鱼籽的。</p> <p class="ql-block">上称前老板娘一棒打昏一条九斤四两大鲤鱼(我们只有两人),我们说太大了吃不了啊?不行已经打昏了只能下厨了48元/斤加上加工要500多元。经过一再交涉,讨价还价最后降到350元。以后一定要吸取经验教训,不能轻易相信农村人老实憨厚,不能上当。</p> <p class="ql-block">鱼块</p> <p class="ql-block">鱼籽</p> <p class="ql-block">鱼尾</p> <p class="ql-block">鱼头</p> <p class="ql-block">吃不了只好兜着走,天气热其实最后还是浪费扔了</p> <p class="ql-block">离开小浪底还有点时间,马上经过一个半小时左右赶到黄河三峡景点看看。一路盘山公路(只有一小段高速)</p> <p class="ql-block">河南黄河三峡景区核心在于合理串联孤山峡、龙凤峡、八里峡三大峡谷景观,结合游船、徒步、文化体验与特色美食,可充分领略黄河三峡“险、奇、秀”的自然风貌与人文底蕴。</p> <p class="ql-block">时间晚了,只能走马观花看看,下次有机会再来欣赏</p> <p class="ql-block">这是景区镇宝石“五世同堂”</p><p class="ql-block">其实三峡女娲石是根据历史传说而得名的玉石。她好像天河繁星点点那样,黄河三峡的八里峡,孤山峡、龙凤峡口东至大小浪底的黄河主河道口,分布着、隐现着一种称为吉祥物的女娲石。这种又名五色石的爱物,有一个美丽的古老传说:女娲她将废品弃置天坛峰下方山野里;将当初从手指间漏下的五色石碎粒,摔在手里,吹到天坛西山下方,吹进波涛滚滚的黄河里。“去吧!我的心肝!”她亲切地说:“你来之于黄河,不让你回归于黄河,千百万年后,你将成为后世的吉祥物,成为子子孙孙的爱物。”传说,而今黄河三峡的女娲石,就是这样来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