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继伊朗游学后,午米酱的爸妈又在五一假期开启了《法老与众神—古埃及文明之旅》游学之旅。</p><p class="ql-block">摄影:午米酱爸爸</p><p class="ql-block">文字:午米酱妈妈</p> <p class="ql-block">窗外的金光中,高耸的雪峰,如浮雕般突破了云层。查了地图,那应该是西奈半岛上的最高山—圣凯瑟琳山。它连接亚非,也是三大宗教圣地,《圣经》中的摩西在此领受了“十诫”。</p> <p class="ql-block">机头稳稳下沉,视觉盛宴陆续上演。</p> <p class="ql-block">晨雾中的金字塔和尼罗河渐渐清晰,沙漠横卧地表,尼罗河如玉带蜿蜒,金字塔群用诗意的线条,为旅人校准降落的地平线。四千年的文明正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飞机9点落地,到酒店入住后,直接奔赴临近的大埃及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大埃及博物馆,紧邻吉萨金字塔群。2000年建造,2015年开放。</p><p class="ql-block">全景玻璃幕墙,和一公里外的胡夫金字塔遥相呼应,仿佛最古老的奇迹落入了现代的画框。</p> <p class="ql-block">11米高的拉美西斯二世花岗岩巨像,雄立入口中庭,这座3200年的巨型法老,重达83吨、历经了三次迁徙,被建筑师精准嵌入博物馆的中轴线——每年2月21日,阳光会穿透窗口,照亮法老面庞,复刻阿布辛贝神庙的“太阳节”奇观。</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共有六层,12个展厅,展示皇家雕像、狮身人面像、石棺、方尖碑和花岗岩圆柱等,涵盖从史前时代到罗马时代的各个时期。</p><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在二楼的图坦卡蒙展厅内。450磅纯金和宝石打造的面具、黄金椅座、三层金棺及百件饰品,发出令人屏息的璀璨金光。这位18岁早逝的少年法老,其木乃伊及陪葬品被篡权的贵族随意塞进不起眼的某个小陵墓,却因此成为数千年盗墓史的幸存者。令人感叹无可预测的福祸相依。</p> <p class="ql-block">馆藏文物超过10万件文物,种类涵盖了古埃及法老的黄金面罩、璀璨的黄金棺木、神秘的木乃伊、生动的雕像、宝贵的壁画以及各式日常生活用品,包括著名的图坦卡蒙法老约5000件陪葬品等。</p> <p class="ql-block">在开罗大学历史系阿穆教授的带领讲解下,这两天对金字塔还是有了更清晰的理解:</p><p class="ql-block">1. 木乃伊并非来自于金字塔。金字塔时期没有木乃伊制作技术,中间隔了一千多年。</p><p class="ql-block">2.金字塔、平民墓葬区和祭祀神庙都在尼罗河西岸,东岸是人们的居住区。</p><p class="ql-block">3. 法老并非国王的意思,而是指大房子,用法老指代国王是罗马占领埃及后的简称和误用。</p><p class="ql-block">4. 胡夫金字塔前面的狮身人面像的脸是胡夫儿子哈夫拉的。最近挖掘出第二座一样的狮身人面像,在50公里外,尼罗河东岸,证明了狮身人面像是在守护埃及,而非守护国王的金字塔。</p><p class="ql-block">5. 金字塔附近的建造者坟墓的挖掘,证明了建造金字塔的并非奴隶,而是比较有文化和地位的工匠,他们的工资和生活待遇很好。</p><p class="ql-block">6. 从第三王朝期(4700年前),国王乔塞尔首次尝试建造金字塔,经过了阶梯式、弯曲式等结构尝试,100年后,发展出金字塔最完美的52度角。</p><p class="ql-block">7. 最大的三座吉萨金字塔,由第四王朝期的祖孙三代国王建造: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蒙卡拉金字塔。三座金字塔正好对应了猎户星座。</p> <p class="ql-block">金字塔下</p> <p class="ql-block">售卖商品的小贩</p> <p class="ql-block">进入胡夫金字塔内部</p> <p class="ql-block">意外的惊喜—遇上了中埃联合军演!我们正在胡夫金字塔排队准备进入内部,就听见巨大的飞机轰鸣,仔细一看居然是咱们的空军飞行编队,空警500和运20列队从金字塔上空飞过!</p> <p class="ql-block">从日出到日落,远眺不同时间段的金字塔。</p> <p class="ql-block">我们住的酒店米娜宫万豪酒店可超近距离(距700米)看到埃及最伟大的金字塔。离开米娜宫酒店之前,阿穆老师和酒店协商,带我们参观了1943年《开罗宣言》签署的会议室。</p><p class="ql-block">1943年11月,丘吉尔、罗斯福和蒋介石在此共同商讨远东战局,发表了著名的《开罗宣言》。这里就是《开罗宣言》签署地。二战期间(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在埃及开罗发表《开罗宣言》:</p><p class="ql-block">1. 剥夺日本自1914年一战后在太平洋上占领的一切岛屿。</p><p class="ql-block">2. 日本需归还中国东北、台湾及澎湖列岛等领土。宣言确认了中国对领土的主权,是国际法认定台湾属于中国的重要依据。</p><p class="ql-block">3. 战后使朝鲜自由独立。</p> <p class="ql-block">米娜宫内景。</p> <p class="ql-block">鎏金雕花屋顶和水晶吊灯依然璀璨,仿佛凝固着耀眼的历史瞬间。深色墙面上悬挂着罗斯福、丘吉尔与蒋介石的合影:蒋公紧绷端坐,英美领袖姿态松弛。另一幅照片最右侧,一袭旗袍的蒋夫人正优雅理鬓,从容对谈——这位精通英语的“第一夫人”既是翻译,亦是外交推手。据史料记载,当英国试图将“台湾归还中国”改为“日本放弃台湾”时,她精准传递中方立场,最终守住了宣言的核心条款。</p> <p class="ql-block">古埃及人将定都孟菲斯作为其历史的开端,萨卡拉是整个孟菲斯的灵魂之地。作为古埃及文明发轫的"永恒之城",萨卡拉被《亡灵书》称为"西方乐土",目前发现的广袤墓地绵延七公里,从第三王朝到托勒密时代三十个王朝的王陵及贵族墓地,以及大量动物木乃伊被陆续发现,让萨卡拉成为解读古埃及社会结构的活态密码库。<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里游客鲜至,但历史和艺术观赏价值颇高。</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首先参观的是Unas和Teti国王的陵墓,需要躬身穿过幽深的甬道。Unas的墓室墙壁上发现了人类已知最早的金字塔铭文。Teti陵墓顶部的蓝色星星在电筒光束中忽明忽暗,仿佛祭司们仍在为法老吟诵经文。</p><p class="ql-block">但真正令人驻足的,是环绕金字塔的贵族墓葬群——这些被称为"马斯塔巴"的长方形墓室,既是法老赐予近臣的至高恩典,也是古埃及社会生态的立体切片。王陵壁画多聚焦神授君权与征伐功绩,贵族墓中却流淌着尼罗河畔的烟火人间。</p><p class="ql-block">在宫廷歌手Maya的墓室里,彩绘中的女主人正对镜梳妆,金色秀发垂落双肩,与生动的眉眼相映生辉。某位国防部长墓中,墓主人在壁画正中佩剑而立,正制止军官虐待俘虏,挥鞭怒斥的瞬间凝固了古埃及军队的治军铁律。而大法官Mehu夫妇合葬墓的农耕壁画生动传神,从撒种、驱鸟到收割、酿酒,七组连续画面竟完整保留了新王国时期的农业周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绵延6公里的萨卡拉考古场,各国考古学家每天都有新发现。人们在不断尝试解读前人,并从考古中寻求验证,可极少有后人能对历史真相盖棺定论。</p><p class="ql-block">阿穆老师经常参与此处的考古工作,同这里的看守老者熟稔,我们一行人也获得了特别待遇——允许我们与四千多年前的尸骨亲密接触。不知这只无名的贵族脚骨,在这场超越4000年的生死对话中,会有怎样的复活密语?</p> <p class="ql-block">在图坦卡蒙奶妈的墓里,把木乃伊的脚放在手中的感觉太酷了!</p> <p class="ql-block">阿布辛贝神庙坐落于埃及阿斯旺以南的纳赛尔湖畔,是拉美西斯二世于公元前13世纪为彰显功绩与神性而建的史诗巨作。四尊20米高的法老巨像镇守入口,面朝东方静候尼罗日出。</p><p class="ql-block">依山开凿的砂岩圣殿纵深60余米,廊柱与圣坛密布着战争史诗与神灵浮雕。上世纪初由欧洲考古学家发现,辛贝就是当地努比亚少年的名字,是辛贝引导考古学家找到了神庙。</p><p class="ql-block">1960年代为避阿斯旺大坝淹没,神庙被切割成1036块巨石,整体上移65米重组,创造了人类守护文明的奇迹。 </p><p class="ql-block">如今,每年2月22日(拉美西斯二世登基日)与10月22日(诞辰日),晨光精准穿透60米廊道,为圣坛深处的阿蒙神与法老像披上金辉。这是各国专家商讨良久的选址成果,同时实现了神庙搬迁保护和古埃及太阳节仪式的延续——虽比古埃及太阳节晚了一天(2月21日),但这一天更像是对话空间,让三千年前智慧的天文计算与当代工程奇迹在此得以交互流淌,共同切磋人类对抗时间湮灭的执着与浪漫。</p> <p class="ql-block">哈索尔神庙进到里面就是最精彩的浮雕,展现了古埃及艺术的典型特征,充满宗教与王权象征。</p><p class="ql-block">第三张浮雕表现的是拉美西斯二世与王后奈菲尔塔利。</p> <p class="ql-block">漫步菲莱神庙的柱厅,冥王奥西里斯的神话在石壁上复活:因荣光被嫉妒的弟弟赛特分尸数块后,妻子伊西斯化为鸢鸟飞越尼罗河谷,用羽翼聚拢丈夫残躯,以泪水和咒语唤醒生命。壁画中女神隆起的孕腹,正孕育着未来复仇的鹰神荷鲁斯。</p> <p class="ql-block">这座神庙是古埃及供奉伊希斯女神最大的神庙,在罗马占领埃及后,也是最后一处被罗马皇帝下令关闭的神庙。作为古埃及宗教最后凋敝的堡垒,这里也留下了古埃及圣书体的《亡灵书》绝唱。</p> <p class="ql-block">当余晖为菲莱神庙的廊柱镀上一层金红,我们乘车返回阿斯旺,尼罗河的波光已染上暮色的柔和。</p><p class="ql-block">当晚下榻的传奇老瀑布酒店(Sofitel Legend Old Cataract)静静矗立于河畔花岗岩之上。这座1899年落成的殖民风格建筑,以高大的拱形穹顶、雕花长廊与棕榈庭院诠释着维多利亚时代的奢华。</p><p class="ql-block">Cataract意为“急流”或“瀑布”,说明历史上尼罗河曾经在此处形成过天然瀑布群。尼罗河第一瀑布曾位于阿斯旺附近,是古埃及文明南部的天然边界,河道中散落的黑色岩石与湍急水流形成壮观的自然屏障。尽管1960年代阿斯旺高坝的修建使第一瀑布被淹没,但“老瀑布”(Old Cataract)之名仍被保留,成为对这段自然历史的纪念。</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房间位于老楼主楼,斜对面是阿加莎·克里斯蒂创作《尼罗河上的惨案》的1201套房——门扉铭牌上镌刻着她的名字,房内至今保留着打字机与手稿复刻品。一万美金一夜的定价让这方空间大多时间闲置,酒店每天一次组织住店游客入内参观。</p><p class="ql-block">无论如何,曾经的文艺女青年能住在阿加莎套房的对面,是莫大机缘。喝杯酒早早入眠,愿偷得她万分之一的灵感入我梦。感谢老瀑布酒店的夜,它是阿加莎留给世界的开放式结局。</p> <p class="ql-block">从丘吉尔住过的房间往窗外看尼罗河风景。</p> <p class="ql-block">从菲莱神庙到老瀑布酒店,短暂休整后,我们从酒店码头登上白色三角帆船。船夫轻扯风帆,尼罗河的晚风推着我们滑入河道。两岸芦苇丛沙沙作响,努比亚村落沿河畔星星点点,赭黄色土墙上绘着靛蓝的莲花、鲜红的太阳船图腾。皮肤黝黑的孩童划着小舢板在水里嬉笑打闹,胆大的一两个会扒上船帮,用中文向我们索要清凉油。一群白鹭正展翅,从芦苇中惊起,掠过船头。</p> <p class="ql-block">坐船返回时,暮色已合,尼罗河水泛着蜜色波光,如羞赧的非洲少女。这时有些懂得丘吉尔的感悟:“在尼罗河畔,连时间都甘愿为美停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