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定县

保温管科技

<p class="ql-block">泸定县,隶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地理坐标介于北纬29°54′~30°10′,东经101°46′~102°25′之间,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地貌类型从低中山峡谷区直至高山、极高山区;总面积2165.35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泸定县常住人口为8.48万人。截至2023年6月,泸定县辖8个镇、1个乡,县人民政府驻泸桥镇红军路324号。民国元年(1912年),始设泸定县。1955年,撤销西康省划入四川省属雅安专区。1957年,划属甘孜藏族自治州。素有“康巴东大门”之称,享有“红色名城”美誉;是川西重要的旅游景区之一,县境内有“高万丈”的二郎山、“蜀山之王”贡嘎山、风光秀丽的燕子沟以及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取得了飞夺泸定桥的伟大胜利,泸定也因此成为革命历史名城,泸定桥及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也成为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2018年8月,泸定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2022年,泸定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0417万元(现价),同比增长0.2%(按可比价计算,下同)。</p> <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泸定县历史悠久,地建笮都县始于汉初。</p><p class="ql-block">唐武德元年(618年),设置嘉良县、大渡县,晋改设晋乐县等。</p><p class="ql-block">宋,实行縻州管理制度。</p><p class="ql-block">元、明代,推行土司制度,设长河土千户、冷边和沈边长官司。</p><p class="ql-block">清宣统三年(1911年),置泸定桥委员会。</p><p class="ql-block">民国元年(1912年),设泸定县和化林县,民国二年(1913年),改化林县为县佐,泸定始为单一的县,隶属西康省政府。</p><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3月,泸定解放。</p><p class="ql-block">1955年,撤销西康省划入四川省属雅安专区。</p><p class="ql-block">1957年,划属甘孜藏族自治州。</p> <p class="ql-block">行政区划</p><p class="ql-block">区划沿革</p><p class="ql-block">1996年,泸定县辖4个镇、8个乡:泸桥镇、冷碛镇、兴隆镇、磨西镇、岚安乡、烹坝乡、田坝乡、杵坭乡、加郡乡、德威乡、新兴乡、得妥乡。县政府驻泸桥镇。</p><p class="ql-block">磨西镇归属甘孜州人民政府直接管理,被命名为海螺沟管理局。</p><p class="ql-block">2004年,泸定县辖泸桥、冷碛、磨西、兴隆4个镇和岚安、烹坝、田坝、杵坭、加郡、德威、新兴、得妥8个乡。</p><p class="ql-block">2016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得妥、烹坝、新兴3乡撤乡建镇,新兴乡改名燕子沟镇,至此泸定县辖7个镇(泸桥、冷碛、磨西、兴隆、得妥、烹坝、燕子沟),5个乡(岚安、田坝、杵坭、加郡、德威)。</p><p class="ql-block">2019年,撤销田坝乡,划归泸桥镇管辖。撤销杵坭乡,划归冷碛镇管辖。撤销德威乡、加郡乡,设立德威镇。</p> <p class="ql-block">区划详情</p><p class="ql-block">截至2023年6月,泸定县辖8个镇、1个乡:泸桥镇、冷碛镇、兴隆镇、磨西镇、燕子沟镇、得妥镇、烹坝镇、德威镇、岚安乡。共有90个村、259个村(居)民小组(其中居民小组23个、村民小组236个)。县人民政府驻泸桥镇红军路324号。</p><p class="ql-block">备注:磨西镇、燕子沟镇委托海螺沟景区管理局管理。</p> <p class="ql-block">地理环境</p><p class="ql-block">位置境域</p><p class="ql-block">泸定县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南部,地理坐标介于北纬29°54′~30°10′,东经101°46′~102°25′之间。东与天全县、荥经县、汉源三县为邻,南与石棉县接壤,西与康定市、九龙县毗邻,总面积2165.35平方千米。县城所在地泸桥镇海拔1321米。</p> <p class="ql-block">地形地貌</p><p class="ql-block">泸定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横断山脉,属于典型的高山峡谷区,县城海拔1321米。地貌类型从低中山峡谷区直至高山、极高山区。山体呈南北走向,县境内高山林立,谷深壁陡,沟壑交错,许多山峰都在4000米以上,其中西南与康定市接壤的贡嘎山是其主峰,海拔7556米,为全省最高峰,被誉为“蜀山之王”;二郎山海拔3437米。境内岭谷相间,山岭到大渡河的水平距离不超过10千米,而岭谷相对高差达3000米以上,海拔高差最大值达6570米。形成高差大,坡面短,坡度陡峭,山高坡陡,高低悬殊,岩体破碎,岩石裸露这一特殊地貌特征,境内平坝、台地、山谷、高山平原、冰川俱全。县境内最高山——贡嘎山海拔7556米。</p> <p class="ql-block">气候</p><p class="ql-block">泸定县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区,高山终年白雪皑皑,河谷地却又四季分明,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5.5℃,年极端最高气温33.8℃,年最低气温-2.2℃,年降雨量664.4毫米,年均日照时数为1323.6小时,全年无霜期279天。从河谷到谷岭气候、植被、土壤等呈明显的垂直递变规律,境内平坝、台地、山谷、高山、平原、冰川等俱全,属典型的立体气候,为国内所罕见。</p> <p class="ql-block">水文</p><p class="ql-block">泸定县最大的河流是大渡河,其它的有48条常年流水山溪,流域面积2020.7平方千米,其中:大于100平方千米的有磨西、湾东、磨河、木角4条,流域面积1307.5平方千米,多年流量44.446立方米/秒。</p> <p class="ql-block">自然资源</p><p class="ql-block">矿产资源</p><p class="ql-block">泸定县境内蕴藏有铅、锌、石棉、红花岗石、大理石等近30种矿源,其中红花岗石被评为“中国二号红”,极具开发潜力。</p> <p class="ql-block">生物资源</p><p class="ql-block">泸定县境内珍稀动植物有大熊猫、小熊猫、金丝猴、康定木兰、连香树、麦吊杉、红豆杉等,名贵中药材有虫草、贝母、天麻、麝香、鹿茸、熊胆、当归、大黄、杜仲、黄连等。</p> <p class="ql-block">水利资源</p><p class="ql-block">泸定县水利资源丰富,水力理论蕴藏量达246万千瓦,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p> <p class="ql-block">风土人情</p><p class="ql-block">地名由来</p><p class="ql-block">泸定县得名于泸河,又取安定之意。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四川巡抚奏准在大渡河的安乐(藏语称阿垄)修建铁索桥,桥成后康熙帝赐名为“泸定桥”。“泸”之河(修桥奏折误称为泸河),“定”表示平定“西炉”之乱后泸河一带安定。置县时便以桥取县名。</p> <p class="ql-block">非遗</p><p class="ql-block">截至2022年,泸定县拥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2项,其中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0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项,拥有非遗传承人12名。</p><p class="ql-block">文物</p><p class="ql-block">截至2020年1月底,泸定县有文化旅游资源1996处,其中:文化资源797个,含文物754个(可移动文物539件(含新发现106件),不可移动文物215处(含新发现13处)),古籍1本,传统器乐1种。</p><p class="ql-block">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茶马古道、泸定桥、红军飞夺泸定桥战前动员会旧址、大渡河悬索桥。</p><p class="ql-block">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磨西天主教堂毛泽东同志住地旧址、化林坪总兵府旧址、朱德同志长征途经泸定居住旧址、岚安苏维埃政府(岚安苏维埃政府旧址、岚安苏维埃政府旧址十大政纲、岚安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军医院)</p><p class="ql-block">州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重修桥记造像碑、四嘎坝遗址、嘎北遗址、甘露寺唐墓、坪上遗址、塔子坪遗址、堡子村墓群、下田坝墓群、萝卜地坎新石器时代遗址、橙子坡战斗遗址、猫子坪藏式碉楼、大渡河大桥、冷碛摩崖石刻。</p> <p class="ql-block">泸定桥</p><p class="ql-block">泸定桥,又名大渡桥,是中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泸桥镇境内的一座跨大渡河铁索桥,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九月,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四月投入使用;全长103.67米,宽3米,由13根锁链组成,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桥;该桥因“飞夺泸定桥”战斗而闻名中外。1961年3月4日,被纳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川藏茶马古道</p><p class="ql-block">川藏茶马古道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海拔最高、地势最险、路程最长的古商贸通道。现存于泸定县化林坪村茶马古道,是至今仍保持最完好的地段。</p><p class="ql-block">泸定是川藏茶马古道的必经门户,茶马古道在泸定境内迂回曲折,纵横交错,有九道拐、十八弯、盘底下、盘顶上、廿四盘等,全长约200余千米,起于唐、兴于宋,盛于明,至清代开始衰落。</p><p class="ql-block">2013年,被评为第七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p><p class="ql-block">红军飞夺泸定桥战前动员会旧址</p><p class="ql-block">红军飞夺泸定桥战前动员会旧址,又称泸定县泸桥镇西南沙坝村天主教堂,1935年5月29日中午,红2师4团在天主教堂召开干部会议,研究夺取泸定桥,决定由二连挑选二十二名共产党员和积极份子组织突击队,连长廖大珠任突击队长,三连担任第二梯队,在突击队后面负责铺桥板,以保证后续部队迅速攻占城区。</p><p class="ql-block">2013年,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p><p class="ql-block">川藏公路大渡河悬索桥</p><p class="ql-block">川藏公路大渡河悬索桥位于泸定县城境内大渡河上,该桥始建于1950年11月。由西南交通部负责修建了川藏公路泸定段大渡河上的第一座钢索悬桥,于1951年5月底完成了建桥任务。东桥头位于泸桥镇新桥村,西桥头位于泸桥镇河西街。东西桥头塔高分别为16米,孔径132米,桥面4.5米,由27根直径约3厘米大小的纲绳分布于左右两侧,中间分别由45根同样大小的钢缆吊杆将桥身悬吊在大渡河上,桥身由无数钢架铆焊而成,钢架之上铺有断面约0.5米间方橙枕木,上铺“人”字型拼木,允许载重量15吨,是泸定大渡河上第一架可以通汽车的桥梁。</p><p class="ql-block">1999年,川藏公路大渡河悬索桥由甘孜州人民政府公布为全州首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7月1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川藏公路大渡河悬索桥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p> <p class="ql-block">迎客习俗</p><p class="ql-block">藏族在迎接客人时除用手蘸酒弹三下外,还要在五谷斗里抓一点青稞,向空中抛撒三次。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先饮一小口,然后一饮而尽,主人饮完头杯酒后,大家才能自由饮用。饮茶时,客人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双手接过饮用,否则认为失礼。吃饭时讲究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拣食不越盘。</p><p class="ql-block">献哈达</p><p class="ql-block">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表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哈达是藏语,即纱巾或绸巾。它以白色为主,亦有浅蓝色或淡黄色的,一般长约1.5米至2米,宽约20厘米。最好的是蓝、黄、白、绿、红五彩哈达。五彩哈达用于最高最隆重的仪式如佛事等。</p> <p class="ql-block">风景名胜</p><p class="ql-block">综述</p><p class="ql-block">泸定县境内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景点以大渡河为界,分为东西两个不同景观组合的片区。</p><p class="ql-block">西片区位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贡嘎山东坡,包括海螺沟、燕子沟、雅家埂等生态旅游区在内,是一处以冰川、湖泊、雪峰、森林、温泉等自然景观为主,唐蕃古道、红军长征遗址及磨西古镇民俗风情等人文景观为辅的综合性景观旅游区。</p><p class="ql-block">东片区以泸定县城泸定桥为中心,包括二郎山森林公园、牛背山景区、飞越岭——化林坪景区和岚安乡红色历史文化旅游区在内,是一处以大桥文化、长征文化、茶马古道古遗址文化及民俗风情等人文景观为主,高山、峡谷、森林、湖泊等自然景观为辅的综合性景观旅游区。</p><p class="ql-block">自驾川西第一站,永不褪色的丰碑泸定桥,致敬先烈吾辈自强!</p><p class="ql-block">截至2022年,泸定县有海螺沟景区1家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泸定桥1家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杵坭樱桃谷、磨岗岭、天下和平、海子山居4家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燕子沟、牛背山、大渡河超级工程等景区相继投入运营开放,全县A级景区由2012年的1个增长到6个,开放运营景区景点达到10个。</p> <p class="ql-block">泸定县A级景区</p><p class="ql-block">1.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5A,甘孜州泸定县磨西镇,自然保护区。</p><p class="ql-block">2.泸定桥旅游景区,4A,甘孜州泸定县泸桥镇丰碑街2号,自然保护区。</p><p class="ql-block">3.海螺沟磨岗岭中国最北彝寨景区,3A,甘孜州泸定县海螺沟磨岗岭。</p><p class="ql-block">4.杵坭樱桃谷景区,3A,甘孜州泸定县杵坭乡。</p><p class="ql-block">5.海子仙居景区,3A,甘孜州泸定县泸桥镇海子环环村。</p><p class="ql-block">6.天下和平景区,3A,甘孜州泸定县兴隆镇和平村。</p> <p class="ql-block">主要景区</p><p class="ql-block">海螺沟</p><p class="ql-block">海螺沟位于甘孜州磨西镇,是贡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国家级冰川森林公园、国家级地质公园、国家5A级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等多项品牌,其震人心魄的日照金山、狼图腾、红石滩地、大冰瀑布、神汤温泉、雅家情海、原始森林、日出云海、佛光彩虹是享誉中外的“九大奇观”。其中,海螺沟一号冰川全长14.7千米,是全球同纬度海拔最低、面积最大、可进入性最强的冰川之一;海螺沟大冰瀑布高1080米、宽1100米,是世界最大的内陆山岳性冰瀑之一。</p> <p class="ql-block">泸定桥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泸定桥旅游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泸定桥景区位于县城中心的大渡河畔,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枢纽和红军飞夺泸定桥战役的核心地,有“中国红色精神追忆目的地”之称号,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底蕴深厚。景区主要由泸定桥、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红军长征在甘孜纪念馆、泸定县二郎山川藏公路纪念馆、观音阁寺庙等组成。</p> <p class="ql-block">泸定桥</p><p class="ql-block">泸定桥是一座悬空架在大渡河上的铁索桥,1935年,红军长征路过此处,受敌阻击,经过两小时激战,"二十二勇士"飞夺泸定桥,因此而名扬中外。解放后,泸定人民在桥东修建了泸定桥革命文物陈列馆,在距桥约500米的河西沙坝建成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1961年3月4日,泸定桥被国务院首批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被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定为四川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泸定桥被中宣部、国家教委、团中央、文化部等六部委确定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被中宣部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p> <p class="ql-block">二郎山为泸定县与天全县的界山,因1950年解放军修筑公路时一曲“歌唱二郎山”而名闻天下。</p><p class="ql-block">二郎山整体呈北偏东走向;主峰海拔高3437米,南侧的火夹沟公路垭口高2987米。垭口东为天全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哑口西为泸定北亚热带于热河谷季风气候区。自火夹沟垭口东望为阴山,那里潮湿多雨。</p> <p class="ql-block">名优特产</p><p class="ql-block">泸定红樱桃</p><p class="ql-block">泸定红樱桃是一年中第一个走向市场的早熟水果,称为夏季第一果,泸定樱桃圆溜溜、红通通,红得像玛瑙,形如珍珠,汁多肉厚,酸甜可口,营养丰富。2010年11月,泸定县被中国果蔬产业品牌论坛组委会评为“中国红樱桃之乡”,2011年11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泸定红樱桃”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p><p class="ql-block">泸定枇杷</p><p class="ql-block">泸定枇杷是泸定夏季早熟水果之一,分橙黄、淡黄两种,形如球或椭圆,汁多,甜酸适度。枇杷的花、叶可入药,有治疗肺热咳嗽、呕吐等症之功效。枇杷果黄、叶绿常青,亦有观赏作用。</p> <p class="ql-block">泸定香桃</p><p class="ql-block">泸定香桃在泸桥镇甘露寺,甘谷地,田坝乡的甘草、木杉,烹坝镇回马坪产一种体大是常桃一、二倍的清脆香甜,色浅红、紫红、皮薄的香桃,远近闻名,曾是清朝的贡桃。每年六、七月桃熟上市,倍受吃桃人的青睐。</p><p class="ql-block">泸定板栗</p><p class="ql-block">泸定板栗素有“东方珍珠”和干果大王美称的板栗,在泸定广为出产。磨西、新兴、田坝一带的板栗为上品,粒大颗重、色泽鲜亮、肉质细腻,生吃清香味甜。</p><p class="ql-block">泸定核桃</p><p class="ql-block">泸定核桃,历史悠久。高山、半高山、矮山均有出产,乡间几乎家家有核桃树。泸定核桃以矮山油份重、肉大为上等。核桃具有乌发养颜之功效,长期食用有助于提高智力。</p> <p class="ql-block">泸定仙桃</p><p class="ql-block">泸定仙桃产于大渡河谷烹坝、冷竹关一带。这里坡陡岩高,气候适宜,上面生长着形如掌状的仙人掌。这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高二至三米,人们把掌叶边缘结出的长椭圆球果称为仙桃。未成熟仙桃为墨绿色。成熟后为绿色、淡黄色,去壳吃核,味甘美清香。</p><p class="ql-block">泸定柿子</p><p class="ql-block">泸定柿子于深秋上市后,源源不断外销内地、关外和西藏。那些形如心的叫牛心柿,圆似灯笼叫水柿、面柿,色有红、橙、金黄。产于河谷地带庭院,田边地块。体大的柿每个重达100-200克,皮薄、味甜沁心。海螺沟口共和村柿子评为四川名柿。食鲜柿,止渴。润肺、清热、解酒,老少皆宜。柿蒂煎水服,治呃逆,柿叶煎水服,治过敏性紫癜,柿皮贴敷患处,可治慢性溃疡。</p> <p class="ql-block">泸定花椒</p><p class="ql-block">泸定花椒产于岚安、泸桥、兴隆、冷碛等地。花椒色红、味麻、浓香、油脂重、无苦味,称“正路椒子”。</p><p class="ql-block">泸定木耳</p><p class="ql-block">泸定以产黑木耳著称。尤以泸定杵坭、加郡、得妥所产的木耳,朵大色黑,肉厚,远销各地。</p><p class="ql-block">岚安老腊肉</p><p class="ql-block">岚安老腊肉采用无污染的半肥瘦猪肉为原料,经过烟熏晾干等工序,制成肥而不腻,浓香扑鼻的老腊肉。岚安老腊肉是自己品尝,馈赠亲友的佳品。</p> <p class="ql-block">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2020年6月29日,泸定县入选四川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p><p class="ql-block">2020年6月30日,泸定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p><p class="ql-block">2020中国秋季休闲百佳县市。</p><p class="ql-block">2020年7月29日,泸定县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县城”。</p><p class="ql-block">2020年12月28日,泸定县被评为四川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县(市、区)。</p><p class="ql-block">2021年8月,泸定县被确立为“四川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p><p class="ql-block">2021年8月26日,泸定县入选第三批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公示名单。</p><p class="ql-block">2021年10月12日,泸定县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p><p class="ql-block">2021年11月25日,泸定县入选2021年拟授予“中国天然氧吧”称号地区公示名单。</p><p class="ql-block">2021年12月,泸定县被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表彰为四川省第三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