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西安行

枫叶红了

<p class="ql-block">  今年“五一”期间,我们开启了一场“快乐西安行”的旅程。从踏入这片土地的第一步开始,就感受到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我们入住的是天朗酒店,在一面贴满励志标语的墙前,我驻足凝视,墙上“长安”字样的海报尤为醒目,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悠久历史与辉煌未来。我不由得走上前去,拍个照片留作纪念。</p> 第一站:秦汉馆 <p class="ql-block">  在西安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有一个地方可以让你与古代对话,感受千年文化的脉搏,那就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秦汉馆!</p> <p class="ql-block">  游客们在台阶上行走或站立拍照,每一步都踏在历史的足迹上。</p> <p class="ql-block">  走进序言大厅,一幅巨大的雕塑作品映入眼帘,分别是秦孝公、‌秦昭襄王、‌秦始皇、‌商鞅‌<span style="font-size:18px;">等帝王的头像,周围还可以看到长城、兵马俑、商鞅变法、统一六国、开通“丝绸之路”等秦汉时的标志性建筑物和重大历史事件。</span></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亲身经历了那段动荡而辉煌的历史。从天下一统的震撼,到以农为本的国策,再到浩浩荡荡的秦军,每一处都让我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磅礴气势。</p> <p class="ql-block">  在众多展品中,一件青铜器艺术品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件鎏金铜蚕展示了西汉时期的丝绸生产技术与贸易地位的重要性,让人感叹古人的智慧与技艺。</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我们看到一件彩绘雁鱼铜灯。这件青铜器具有独特的造型与色彩装饰</p> <p class="ql-block">  在展览馆内,一艘名为“丝路一号”的古船模型吸引了我们的目光。这艘船见证了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让我们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  在秦汉馆的另一处,我们见到了一枚秦代高奴禾石铜权。虽然它表面覆盖着绿色锈迹,但刻在上面的文字依然清晰可见,诉说着它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这是杜虎符,战国晚期秦国的兵符,1975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1978年入藏陕西省博物馆,这是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这是汉代“金饼”,是当时的黄金货币,圆形饼状,是汉代全国通行法定货币,被视为上币。其源于战国时期的“爱金”,将一定量的黄金铸成金饼,通行全国是从秦代开始的,西汉中叶及其以后最为盛行,东汉时期仍继续使用,用于贮藏、皇室贵族间的赏赐、馈赠、进贡、赎罪以及大宗贸易等。</p> <p class="ql-block">  接着,我们欣赏到了一件战国时期的神兽造型金色饰品。它的精美设计和独特造型,让人不禁感叹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p> <p class="ql-block">  在展览馆里,我们还见到了一尊黑色石头雕刻成的猪雕像,它表面光滑并带有金色装饰图案,显得格外与众不同,这就是柒猪。这件珍贵的漆器,出土于凤翔县秦公一号大墓,不仅展现了先秦时期的漆器工艺之精湛,更体现了那一时期的文化特色。其塑造的憨萌可爱的猪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富足与幸福,寓意深远。</p> 第二站:大雁塔 <p class="ql-block">  离开秦汉馆,我们来到了第二站——大雁塔。大雁塔,位于古都西安的南郊,坐落在昔日的大慈恩寺内,原名“慈恩寺塔”。高大的古塔矗立于前方,红色屋顶映衬蓝天白云下显得格外壮观。我们站在大雁塔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大雁塔始建于唐永徽三年,由玄奘法师主持修建。当时,玄奘法师西行取经归来,带回了大量的梵文经典和佛像舍利。为了妥善保存这些珍贵的佛教文物,他上书唐高宗李治,请求在慈恩寺内建造一座佛塔。唐高宗欣然应允,于是,这座凝聚着无数工匠心血的大雁塔拔地而起。最初的大雁塔为五层,后经多次改建和修缮,逐渐形成了如今我们看到的七层楼阁式砖塔,通高64.517米,造型古朴庄重,气势恢宏。</p> <p class="ql-block">  大雁塔不仅是一座建筑瑰宝,更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象征。它承载着玄奘法师西行取经的伟大精神,见证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p> <p class="ql-block">  传统建筑的走廊,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亮。游客们漫步其间,享受着宁静与古朴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走出大雁塔,只见门口的广场中耸立着一座铜制的人物雕塑——唐玄奘,周围有很多行人也在参观游览,感受着这片土地的历史与文化。</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5月1日晚上,老同学在“兴庆斋”盛情宴请我们,品尝西安多种特色美食。</p> <p class="ql-block">  美女学生倾情送花,真令人感动!</p> 第三站:兵马俑 <p class="ql-block">  5月2日,我们来到了兵马俑景区。站在大门入口处,我们迫不及待地想要一探究竟。</p> <p class="ql-block"> 游客人山人海,络绎不绝。</p> 兵马俑一号坑 <p class="ql-block">  我随着人群进入一号坑。一号坑是最大的坑,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其布局分为四个单元,形成“大阵套小阵、营中有营”的立体战斗体系,被誉为秦军精锐部队的指挥中心,展示了秦朝军队的壮观场景。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两千多年前的战争氛围和古代工匠的智慧。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拍下这段视频。</p> <p class="ql-block">  兵马俑坑内展示着大量陶制士兵雕像,“千人千面”,每个陶俑的面部表情、服饰和装备都各不相同,展现了秦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p> <p class="ql-block">  兵马俑整齐排列于坑内,每个兵马俑的面部表情都是独一无二的,简直就是古代的“个性化定制”。有的威武,有的沉思,甚至还有的像是在打瞌睡。难怪有游客调侃:“这些兵马俑真是‘一言不合就打仗’的典范!他们展示了古代士兵的形象,每一件作品都仿佛在诉说着那个时代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  众多陶制士兵雕像排列整齐地站立或跪坐于泥土堆上,让人感受到古代军队的威严与气势。</p> <p class="ql-block">  在保护修复区内,众多兵马俑雕像整齐排列成队列状,参观者们正在仔细观察并拍照留念,感受着这些历史瑰宝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所有的陶制士兵站立姿态各异。</p> 兵马俑二号坑 <p class="ql-block">  二号兵马俑坑平面呈"凹"字形,面积约520平方米。坑的建筑布局分为车马房和南、北厢房三部分。车马房内有木质战车1乘,车前驾有陶马4匹,车后有武士俑4个。南厢房内有铠甲俑42个,北厢房内有铠甲俑22个,但破损比较严重。另外,坑内还出土铜殳30件,不见弓弩、钺、戈、戟等兵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二号坑估计是统帅兵马俑指挥部,或军幕内晏饮之处或者进行祭祀、祷战之所。</span></p> <p class="ql-block">  四匹陶马保存得很完整</p> 兵马俑三号坑 <p class="ql-block">跪射俑</p> <p class="ql-block">中级军吏俑</p> <p class="ql-block">高级军吏俑</p> <p class="ql-block">鞍马骑兵俑</p> <p class="ql-block">立射俑</p> <p class="ql-block">  走出展览馆,只见巨大的石雕秦始皇雕像矗立在门口的广场,背景是连绵起伏的山脉与晴朗蓝天,仿佛在守护着这片土地。</p> 丽山园 <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来到丽山园,这是一个充满历史韵味的地方,是秦始皇亲自挑选的圣地。这里依山傍水,绿树成荫,仿佛能感受到千年历史的沉淀。</p> <p class="ql-block">  这是秦陵铜车马一号车——立车,通长2.25米,高1.52米,重1061公斤,配备伞盖(可360度旋转并暗藏武器)和全套兵器,象征帝王仪仗,体现了当时军事力量的强大与复杂性。</p> <p class="ql-block">  这是秦陵铜车马二号车——安车,通长3.17米,高1.06米,重1241公斤,车厢封闭,带有可开合车窗和通风孔,设计舒适,被誉为“古代空调车”。这组铜车马的出土过程并不容易,但经过考古学家们的努力,终于得以修复完成,成为我们了解古代交通与军事的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  两乘铜马车出土时零部件数量超过6000件,均以青铜、白银和黄金打造,总重量达到了惊人的2302公斤。修复这两乘马车耗费了考古工作人员和修复专家近八年时间。结构如此复杂、保存如此完整的铜车马,被誉为“青铜之冠”,彰显了秦朝制造业的发展水平。</p> 第四站:咸阳 <p class="ql-block">  5月3日,我们一行12人来到咸阳。咸阳是秦朝统一六国后的首都,建城史达2370多年,商鞅变法、统一度量衡等重大历史事件均发生于此,被誉为“中华民族大一统文明的发源地”。其名称自公元前350年沿用至今,是中国唯一未更名的古都。</p> <p class="ql-block">  南阳门</p> <p class="ql-block">  这是清渭楼,历史上的清渭楼曾与黄鹤楼、鹤鹊楼、岳阳楼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它的名字来源于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渭水东流去,清渭楼前月”。</p> <p class="ql-block">  这是咸阳廊桥,它融合了秦代建筑风格与现代景观设计,成为横跨渭河的地标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渭河畔,微风习习,令人神清气爽。</p> <p class="ql-block">  美女学生穿梭在我们之间,不时送上水果,幸福感爆棚!</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古渡廊桥,欣赏着渭河的美景。</p> 古渡遗址 <p class="ql-block">  咸阳古渡作为关中八景之一,口口流传至今。这里见证了无数历史变迁,成为中西商路上的桥头堡和中原与西域各国通使、通商的咽喉。</p> <p class="ql-block">唐代胡人牵三彩单峰驼</p> <p class="ql-block">胡人牵三彩马</p> <p class="ql-block">三彩马</p> <p class="ql-block">  唐代从长安去西域,多在渭水边送别。这里留下了许多千古传颂的离别诗,让我们感受到古人对亲情与友情的珍视。</p> <p class="ql-block">  《送元二使安西》唐 王维</p><p class="ql-block">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p><p class="ql-block">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p> <p class="ql-block">  在咸阳,我们品尝了特色小吃——水盆羊肉、月牙饼,感受着这座城市的独特风味。</p> 安国寺 <p class="ql-block">  安国寺创建于隋代,盛于唐代,并在明万历年间重修。‌安国寺的建筑风格和历史背景使其在当地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  安国寺里面,有一盏造型奇特的灯——仿照邉邉面(biangbiang面)形状做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邉邉面就是</span>裤带面。传说秦始皇有一天食欲不是很好,吃啥都不香,加上那一段时间成天有其它地盘的人来闹事儿,心情也不美气。这一回还真的是皇上不急太监急咧,那咋办?一个太监从大街上买了一碗平民吃的BiangBiang面回来,万万没想到啊,秦始皇爱吃得不行,跐溜跐溜的把面吃完后惊赞“这面条是啥面?”太监回答:BiangBiang面。咱秦始皇心里想“这面我吃了,就是我的,其他人咋能和我吃的一样”于是就说,既然自己吃了就是“御用”食物了,就御赐了一个字形复杂的名,故意让平民难以写出此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这个邉邉面的“邉”字,怎么写呢?</span></p><p class="ql-block"> 一点戳上天,黄河两头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你一扭,我一扭,一下扭了六点六。左一长,右一长,中间夹了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拴个钩搭挂麻糖,推着车车走咸阳。</p> 咸阳凤凰台 <p class="ql-block">  凤凰台上的红色电波,诉说着这座城市的传奇故事。</p> <p class="ql-block">  凤凰台是“乘龙快婿”的典故地,让我们对这座城市的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p> 咸阳老街 咸阳文庙 <p class="ql-block">  这是中国最早发现的大规模兵马俑群,这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震惊海内外的考古重大发现。</p><p class="ql-block"> 两千多年前,正是这样的西汉军团,随同周亚夫平定了"七国之乱",维护了国家的统一。飞将军李广带领他们横据河套,使外族不敢窥视中原。卫青、霍去病更是带领他们深入塞北,直捣龙城,封狼居胥,使匈奴再无力敢与汉庭抗衡。</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西汉军团,是汉王朝凿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的军事保障,是大汉经济繁荣、人民安乐、国家统一的强大后盾,是敢喊出"犯我强汉天威者,虽远必诛"的国家最强音。他们是大汉王朝的仪仗队,展现着大汉的国家威严。</p><p class="ql-block">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在肃穆无声的军列中,我们依然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这支步伍严整、威风凛凛的军团雄姿,似在无声地诉说着他们昔日的金戈铁马、征战黄沙……</p><p class="ql-block"> 杨家湾西汉兵马俑军团恢宏的气势,深邃的文化内涵,终将被历史所铭记。</p> <p class="ql-block">西汉兵马俑军阵</p> 第五站:广仁寺 <p class="ql-block">  广仁寺是陕西省唯一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  广仁寺钟楼与鼓楼相映成趣,为我们展示了古代建筑的精湛技艺。</p> 第六站:明城墙 <p class="ql-block">  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之一,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 AAAAA 级旅游景区,也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唯一的城垣建筑。</p><p class="ql-block"> 西安明城墙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中心区,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轮廓呈封闭的长方形,周长13.74千米。城墙内人们习惯称为古城区,面积11.32平方千米,著名的西安钟鼓楼就位于古城区中心。</p><p class="ql-block"> 西安城墙主城门有四座:长乐门(东门),永宁门(南门),安定门(西门),安远门(北门),这四座城门也是古城墙的原有城门。从民国开始为方便出入古城区,先后新辟了多座城门,现西安城墙已有城门18座。</p> <p class="ql-block">  西安古城墙见证了千年历史,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迹,来西安一定要在古城墙走一走,感受古今交融。</p> <p class="ql-block">  漫步西安明城墙,让你仿佛穿越到明朝。</p> <p class="ql-block">  在西安城墙上,随处可见美女们穿上汉服,或抱古琴或拔出长剑,我不由得打开手机,拍下她们的倩影。</p> <p class="ql-block">  5月2日晚上,会长在大酒店宴请,吃罢,银屏开车,彩燕夫妇陪伴,我们在明城墙下兜了一圈赏夜景,感受着这座城市的宁静与美好。</p> 第八站:碑林 <p class="ql-block">  西安碑林博物馆,原名陕西省博物馆,创建于1944年,是在具有900多年历史的"西安碑林"基础上,结合西安孔庙古建筑群扩建而成的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博物馆。陈列展示石台孝经、开成石经、昭陵六骏、淳化阁帖、陵墓石刻、宗教造像等精品文物,现有西安碑林博物馆碑刻珍品、西安碑林文化历史、于右任与鸳鸯七志斋藏石、中古碑志与丝绸之路等展览。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 AAAAA 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西安碑林,收藏展示了汉代至近代的各类碑刻四千余方,时代序列完整、各种书体兼备。被誉为"东方文化的宝库"、"书法艺术的渊薮"、"汉唐石刻精品的殿堂"、"世界最古老的石刻书库"。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原文为:</span></p><p class="ql-block"> 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热所致/欲服大黄汤/冷热俱有益/如何为计/非临床。这是张旭用草书记录的医案手札,前三字尚显收敛,后随病情加剧笔法逐渐狂放,最终以粗重的停顿收尾。</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现代汉语译文可理解为:</span></p><p class="ql-block"> 突发剧烈腹痛难以忍受,不知是受寒还是受热引发,打算服用大黄汤调理。</p> 第九站:大唐不夜城 <p class="ql-block">  钟楼富丽堂皇</p> <p class="ql-block">  在中国古都西安,有一处象征着盛唐辉煌的景区,那就是大唐不夜城。这个充满魅力的旅游景点位于大雁塔附近,它以唐代建筑风格、独特的文化氛围和灯火辉煌的夜景而闻名。不夜城的建成和发展,既见证了西安的历史变迁,也展示了现代旅游业的繁荣。</p> <p class="ql-block">  踏入大唐不夜城,仿若穿越时空,梦回那辉煌灿烂的大唐盛世,每一处光影都诉说着往昔的传奇。</p> <p class="ql-block">  漫步于大唐不夜城,四周的建筑在灯光映衬下,似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巨人,威严又不失典雅。</p> <p class="ql-block">  每一步都是景,每一眼皆入画,大唐不夜城的夜晚让人沉醉不知归路!</p> <p class="ql-block">  大唐不夜城的夜晚,灯光如瀑,倾泻而下,照亮了岁月长河中那段辉煌的大唐印记。</p> <p class="ql-block">  大唐不夜城,那璀璨的灯火是夜的霓裳,为这座城市披上了华丽而迷人的盛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灯光交织成网,将大唐不夜城装点成一个光与影的奇幻世界,令人沉醉。</p> <p class="ql-block">大唐芙蓉园</p> 第十站:乾陵 <p class="ql-block">  5月5日上午,我们来到了乾陵。乾陵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的合葬陵,气势磅礴,是陕西唐十八陵中保存最完整、艺术价值最高的一座。</p> <p class="ql-block">  乾陵始建于盛唐时期,彼时国力强盛,财力雄厚,因而造就了规模极为宏大的陵园,其建筑气势恢宏、华美壮丽,被誉为 “历代诸皇陵之冠”。这座陵园仿照唐长安城的布局进行营造,具体划分为内城、宫城以及外郭城三个部分。乾陵陵园的全部营建工作,从武则天时期开始,历经中宗、睿宗,一直到玄宗执政初期才宣告完工,整个过程长达57年之久。</p> 永泰公主墓 <p class="ql-block">  永泰公主墓是乾陵的十七座陪葬墓之一。墓主人永泰公主名叫李仙蕙,她的墓葬是迄今为止已发掘唐代女性陪葬墓中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座。</p><p class="ql-block"> 永泰公主名李仙蕙( 684-701 ),是唐中宗李显第七女,极受宠爱。久视元年( 700 ),受封永泰郡主,下嫁武承嗣之子武延基。大足元年( 701 )九月三日,其兄李重润和其夫武延基私下议论武则天男宠张易之兄弟,为武则天所杀。第二天,身怀有孕的李仙蕙难产而死,年仅 17 岁。后与丈夫武延基合葬,陪葬乾陵。唐中宗复位后,追赠永泰公主,以礼改葬,号墓为陵。</p><p class="ql-block"> 进入地宫,首先在墓道两侧的墙壁上可以看到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唐墓壁画,以青龙和白虎为首,后面紧跟着一组威武雄壮的仪仗队伍。在中国古代,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是自古的四个方位神,所以青龙和白虎在这里不仅代表着吉祥,也表示了方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永泰公主墓出土的三彩点花马</p> 懿德太子墓 <p class="ql-block">  在乾陵东南方向分布着17座陪葬墓,按照他们生前地位的高低、亲疏,由近及远排列。其中懿德太子墓距乾陵最近,也是迄今为止发掘唐代陵墓中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属帝王级的墓葬。</p> <p class="ql-block">  懿德太子墓出土的三彩三足鼎</p> <p class="ql-block">  章怀太子墓壁画——客使图</p> <p class="ql-block">章怀太子墓壁画——客使图</p> <p class="ql-block">  章怀太子墓出土的绿釉双螭把罐</p> <p class="ql-block">  武则天无字碑,通高8.03米,总重约98.8吨。圆首方跌,碑身由一块完整的巨石雕成,高6.54米,宽2.10米,厚1.49米。长方形座长3.37米、宽2.61米,高1.49米。碑首镌刻八条螭龙相互缠绕,碑身两侧与碑座四侧线雕云龙纹和瑞兽纹饰。这块无字碑留下了无数谜团,让我们对这位传奇女性充满了好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陵园内城的四门之外各蹲踞一对石狮,以朱雀门外的最为雄伟。这对石狮昂首挺胸,巨头披鬃,瞋目阔口,两足前伸,身躯后蹲,增加了陵园的神圣和威严气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乾陵远观</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据说乾陵至少被盗墓17次,其中规模最大的三次盗墓事件如下:</p><p class="ql-block"> 黄巢起义:唐朝末年,黄巢作为农民起义军领袖,曾动用40万人试图盗掘乾陵。虽然他的部队在梁山上挖了一条深达40米的沟,但并未找到乾陵的墓道入口,最终因唐军反攻而被迫撤退。</p><p class="ql-block"> 温韬盗墓:五代时期,耀州节度使温韬是公认的盗墓高手,他曾经盗掘了包括乾陵在内的17座唐陵。乾陵因为“风雨不可发”而得以幸免。</p><p class="ql-block"> 民国时期孙连仲军队:在民国时期,国民党将军孙连仲试图通过军事演习的名义带领部下炸开乾陵,但由于突然的天气异变,包括狂风和雷雨,导致挖掘行动失败,乾陵得以保存。</p><p class="ql-block"> 这些事件表明,乾陵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隐藏的墓道设计,多次被盗掘行动却是未能成功。</p> <p class="ql-block">  乾陵蕃臣像</p><p class="ql-block">  到本世纪初,所有石像均己无头。原因众说纷纭,总的说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有人认为是毁于金、元统治时期,有人认为明代时关中曾发生大地震,导致蕃像被破坏。尽管没有了头部,但这些雕像整齐恭敬地排列于陵前,体现的正是唐朝的对外开放、“协和万邦”的国策。</p> <p class="ql-block">  中午,我们在乾县尝了臊子面、土豆筋、茄子揉揉等特色美食。</p> 最后一站:袁家村 <p class="ql-block">  吃过午饭,时间还来得及,我们又顺路游了袁家村。咸阳袁家村是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烟火气十足,特色小吃品种丰富。在这里,我们享受了慢生活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  在袁家村,我们还体验了煮茶的乐趣,感受着这片土地的宁静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  喝罢茯茶,我们起身赶往机场,坐上19:50飞机,快乐西安行划上完美的句号。感谢老乡们的热情招待,全程陪同,感动!感恩!再见,西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