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又到五一节,我在考虑是否出游,但是又怕景区人多,路上堵车。转念一想,为了拉动祖国的假日经济,也为了心念向往的九曲黄河,再辛苦一次吧。</p> <p class="ql-block">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笔下的黄河,气势磅礴,令人心潮澎湃。对黄河的向往和“九曲黄河第一镇、水旱码头小都会”的憧憬,很早便有前往碛口古镇的计划,还有老牛湾,一个长城和黄河握手的地方。因为碛口古镇和老牛湾都在山西西北部,所以本篇游记叫做五一游晋西北。</p><p class="ql-block"> 服务区休息一会儿,看着蓝天白云,心情极为舒畅。这时候想想,往郑州的西北边跑绝对是正确的选择,至少当堵车或者错过吃饭点的话,张大嘴还有西北风喝。</p> <p class="ql-block"> 经过七个小时的车程,终于看到了我们的母亲河,还有几公里就是碛口古镇了。黄河在侧,并以全新的容颜展现于我们面前,仿佛休息之后一下子有了活力,开始像个调皮的孩子与河床中的礁石“斗智斗勇”。</p> <p class="ql-block"> 弟兄们,辛苦啦!再坚持最后五分钟,就到碛口古镇了。</p> <p class="ql-block"> 吕梁山下、黄河东岸,藏着古镇的闲适与温情。碛口古镇位于山西省吕梁山西麓,黄河之滨,临县之南端,与陕西省吴堡县隔河相望。明清至民国年间,凭借黄河水运,一跃成为北方商贸重镇,享有“九曲黄河第一镇”之美誉,也是晋商发祥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 接到提前订好的民宿老板电话,建议我们先去李家山游玩,因为碛口的人太多了,晚点再去。好,那就去吧,反正就差几里地。</p><p class="ql-block"> 李家山村位于山西省吕梁市临县碛口古镇南侧,距离碛口核心区约3-5公里,依黄河支流湫水河而建,隐于大山深处,地形呈“W”形沟壑分布,整体布局如展翅凤凰,故有“凤凰村”之称。</p> <p class="ql-block"> 李家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村中的建筑多为窑洞式民居,依七十度山坡而建,层层叠叠,错落有致,从山底至山顶,最多处有十一层,形成了壮观的“立体村落”,被誉为“黄土高坡上的布达拉宫”。</p><p class="ql-block"> 著名画家吴冠中被其美景所震撼,先后两次来此居住采风,其中的一幅写生画,在香港拍卖2700万元!李家山也和张家界、龚滩古镇一起被吴老誉为“一生中的三大发现”……</p><p class="ql-block"> (张家界多年前曾经去过,龚滩古镇今年春节去了,参见春节游记。)</p> <p class="ql-block"> 窑洞这种黄土高原上常见的民居建筑,顺着山势层层叠加,精致的石雕、精雕细琢的屋檐翘角无不透露出当时大户人家的华丽讲究,屋前有小径家家相通。如今的李家村正成为各大美术院校师生,美术、摄影爱好者前往采风创作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 可以说李家山村,村是一座山,山是一座村,人居环境自然之美,在这里得到完美体现。典型的黄土地貌、幽雅的自然环境、层叠的古老窑洞、浓郁的黄河风情、纯朴的百姓人家,都让被发现后的李家村越来越出名。</p><p class="ql-block"> 更为奇特的是有些下层房屋的屋顶便是其上一层的院子,下层房屋的烟囱便成了上层居民院子唯一的“景观”。街道用条石砌棱,块石铺面,水路布局合理,沟心卷洞,送出村外。殷实人家门窗处的砖、木、石雕及精美匾额随处可见,类似于门楣上"忠信""慎独"等的砖雕家训依旧清晰。</p> <p class="ql-block"> 青砖错落砌墙间,陶瓮排排嵌壁沿。岁月斑驳留印记,古韵悠悠绽新颜。这独特的组合,似在诉说往昔故事,于无声处展露出别样的古朴与风情。</p> <p class="ql-block"> 因为五一节车辆太多,古镇不得不让车辆停在古镇外,安排电瓶车接送游客。我们的行李比较多,民宿老板亲自骑着电动三轮车出来接我们。</p><p class="ql-block"> 补充说明,古镇很良心的,电瓶车免费、停车免费、古镇内所有景点全免费,我们的全部消费只有住宿和吃饭。</p> <p class="ql-block"> 我迫不及待地踏入了“碛口记忆”的大门。这里仿佛是一个时光隧道,将我带进了古镇的往日时光。</p><p class="ql-block"> 碛口的得名是因为黄河在这里有一段险滩,这里水位落差有十米左右,水流湍急乱石嶙峋,当地人把这种特殊的地段叫做碛;在碛口行船,危险重重,黄河上的艄公谈碛则色变,有民谚云:“碛上的浪头洞里的风,蝎子的尾巴后娘的心”。</p><p class="ql-block"> 古镇的街道并不宽阔,青石板铺就的路面已经被岁月磨得光滑发亮。街道两旁,是鳞次栉比的明清建筑,高大的门楼,精美的砖雕,无不彰显着昔日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 碛口古镇历史上曾是水上贸易的重要枢纽,但随着时间流逝,逐渐失去了昔日的繁华。如今,当地居民主要以经营民宿和饭店为生。</p><p class="ql-block"> 祥熙四合院民宿,就是我们打算下榻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看祥熙四合院的名字,大家会想到谁?我首先想到的是民国四大家族之一的孔祥熙,结果是我猜对了。没错,就是孔祥熙。当年孔家的产业遍布山西,其中就在碛口古镇的这里开了洋火铺和煤油铺,孔祥熙来看他的产业时候,就是住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 这两间房就是房东说的,传说中的孔祥熙和夫人,也就是宋美龄的姐姐曾经住过的房间。今天,我们本次出游的四大美女也下榻在这里了。</p> <p class="ql-block"> 安顿好住宿,已是掌灯时分,太阳缓缓落下,天边的余晖映照在古镇上,将它们染成了温暖的金色。街道两旁的灯笼逐渐亮起,红色的光晕在夜幕下显得格外柔和,宽广的黄河水与远山形成壮阔斑斓的画卷。</p><p class="ql-block"> 夜晚,碛口古镇更显宁静,仿佛一颗镶嵌在黄土地上的宝石,静谧而神秘。行走在古镇,想象着300年前“九曲黄河第一镇”的繁华盛景——“驼铃整天响,船筏日夜忙,商贾满客栈,碛口赛苏杭”。脑海里勾勒着这个昔日黄河渡口的荣光,“驮不尽的碛口,填不满的吕梁”,“碛口街上尽是油,三天不驮满街流”。想来他们是幸福的,可以终日与黄河为伴,枕黄河涛声入眠,饮黄河水生生不息……</p> <p class="ql-block"> 当夜幕降临,大地被温柔的黑暗包裹,碛口古镇却在这一刻焕发出了它最迷人的光彩。这个位于黄河岸边、拥有悠久历史的小镇,仿佛从沉睡中苏醒,以一种令人屏息的方式展现着它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跑了一天,中午在服务区是康师傅伺候了一顿,晚饭好好补补吧。晚餐时分,我们选择了一家古风十足的餐馆,享用了一顿地道的山西美食。那滋味,真是让人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 酒足饭饱后,我漫步在充满古风的明清街上。这里的醋香四溢,古建与牌匾相映成趣,每一处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我探访了“当铺”和“十义镖局”,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沧桑。</p><p class="ql-block"> 石板路上几乎没有什么行人,只有偶尔传来的犬吠声和远处的黄河水声,给这座古镇增添了几分静谧的气息。古镇的夜晚是宁静的,但这宁静并非沉寂。在许多小巷子里,你可以看到当地的居民坐在门前,低声交谈,或者独自品茶。他们的声音似乎也被夜色染过,显得格外低沉而温暖。这样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仿佛是一首轻柔的摇篮曲,让人感到无比的安宁。</p> <p class="ql-block"> 整个古镇是立体的结构,沿着山势梯级建造。碛口古镇的夜色不同于繁华都市的灯火,在灯火阑珊之际,古镇才会隐现出白天不曾见过的风景。点点繁星包裹着盏盏红灯笼,包裹着古镇的夜色,一切显得妩媚多姿。</p><p class="ql-block"> 最高处就是黑龙庙,酒后不宜登高,还是明天早上吧。</p> <p class="ql-block"> 灯光是夜晚碛口的灵魂。不同于城市的霓虹闪烁,这里的灯饰更显精致与柔和。沿街悬挂的红灯笼高高低低地点缀在屋檐下,宛如一串串跳跃的音符,为古镇增添了几分喜庆和温暖。</p><p class="ql-block"> 而在不远处的河边,那些倒映在水面上的光影,则像是被打翻的颜料盘,将平静的河面染成了五彩斑斓的世界。微风拂过时,波光粼粼的水面犹如碎金洒落,让人不禁怀疑自己是否置身于梦境之中。</p> <p class="ql-block"> 夜晚的碛口古镇仿佛是一幅水墨画,简单而深远。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和繁忙,只有宁静和安详。这里的人们生活节奏缓慢,他们用平和的心态去感受生活的点滴,去体验这份宁静的美好。</p><p class="ql-block"> 而作为游客的我们,也可以从这份宁静中感受到历史和文化的厚重,体验到一份来自内心的平静和安宁。在碛口古镇宁静的夜晚里,我们仿佛可以听到历史的心跳,感受到文化的气息。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街一巷都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让我们沉浸其中,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小镇上卖醋的店铺特别多,红枣醋和枸杞醋备受推崇,请人喝酒不如请人喝醋。</p><p class="ql-block"> 请!不要客气,今晚我请客,管够。</p><p class="ql-block"> 还别说,红枣醋,酸中带有一丝红枣的香气,令人回味无穷。 </p> <p class="ql-block"> 碛口的清晨,是在清脆的鸟鸣声中醒来的。我在门口的早餐店要了一碗当地小吃:炒碗秃。</p><p class="ql-block"> 如果问我,味道如何?我弱弱地告诉你,还不如我的做饭水平。而我的炒菜水平,让儿子说,介于好吃和难吃之间---好难吃。</p> <p class="ql-block"> 吃完早餐,我一个人向着黑龙庙前进。沿着石板路往上走,黑龙庙的巍峨身影逐渐出现在我的视线中。</p><p class="ql-block"> 古镇最典型的古迹是黑龙庙,它坐落于碛口古镇的卧虎山之上,占地广阔,高达4800平方米,庙内供奉着龙王、河伯、风伯以及关圣帝,寓意着为过往船只保驾护航,为商贾带来繁荣。</p> <p class="ql-block"> 我站在黑龙庙的乐楼戏台前,闭上眼睛,仿佛还能听到往日的喝彩声,感受到那份古老的激情与热闹。</p><p class="ql-block"> 黑龙庙不仅以其特色的建筑吸引游客,更在音响方面展现出了别样的魅力:在黑龙庙戏台唱戏,黄河西岸的听众也能听得一清二楚,山下居民更是听得分明,被赞誉为“黄河共鸣,湫水助唱”、“山西唱戏陕西听”。抚摸着黑龙庙山门前的石旗杆,触摸到乾隆年间晋商集资修缮时镌刻的温度,正殿藻井的彩绘虽已褪色,但"神宫听涛"的奇观犹在——黄河浪涌与戏台笙歌在特定角度竟能形成奇妙共鸣。</p> <p class="ql-block"> 从黑龙庙往下看:远处,黄河如一条亮色的丝带,蜿蜒流淌;近处,古朴的民居依山而建,层层叠叠,错落有致。</p><p class="ql-block"> 碛口古镇与黄河相互映衬,这样的大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共生让人为之动容。古老建筑和自然环境构成了一幅迷人画卷,壮丽与古朴的和谐之美是如此动人心弦。</p> <p class="ql-block"> 碛口位于湫水河与黄河交汇处,湫水河携来了大量泥沙,挤占黄河水道,黄河河床在碛口由400米猛缩为80米,行船便更不可能,往来客商不得不将满船的货物卸在碛口岸边,再花费高昂的代价雇佣驮队通过陆路进行转运。</p><p class="ql-block"> 碛口西接陕甘宁和内外蒙,东连太原晋中和京津冀,是当时东西经济、文化的交汇枢纽,在古镇码头斑驳的拴船石上,深浅不一的勒痕如同天然的年轮,回忆着辉煌的往昔。照片中黄河对岸的古塔,已经是陕西地界了。</p><p class="ql-block"> 据记载:鼎盛时期,每日三百艘商船在此往来装卸,“大量粮、油、皮毛、盐碱、药材等杂物,自陕、甘、绥、蒙等地源源运载而来。棉布、绸缎、茶叶、陶瓷、烟酒、火柴、粉条等物品,自太原、汾州等地由陆运驮至碛口,转销于大西北……”</p> <p class="ql-block"> 从碛口出来,沿着黄河旅游观光路往北走,驱车不到半个小时,来到了毛主席东渡黄河纪念地,纪念地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纪念碑,碑上镌刻着“毛主席东渡黄河纪念碑”几个大字。</p><p class="ql-block"> 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人转战陕北后,就是在碛口镇高家塔登岸,东渡黄河。然后就是一路到达西柏坡,指挥三大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全中国。</p><p class="ql-block"> 站在纪念碑前,当年毛主席率领中央机关东渡黄河的壮观场景便充满脑海。怀着崇敬的心情,我们一行几人在此打卡留念。</p><p class="ql-block"> 加一句,之后不久我在高速走错了上口,不得不跑到陕西转了一圈,然后迅速调头回到山西,好歹咱也算是一次东渡黄河吧。</p> <p class="ql-block"> 又继续前行了十几公里左右,我们来到了黄河画廊。黄河,这条承载着华夏文明的母亲河,在晋陕大峡谷的怀抱中孕育出了一处震撼人心的奇景——黄河画廊。</p><p class="ql-block"> 我们迫不及待地走向黄河岸边,放眼望去,黄河水没有印象中的浩荡和浑浊,略显平静的河面竟然有着几许清澈。河面上,几艘快艇静静地停泊着,仿佛在诉说着昔日的繁华。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和黄河水特有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来到码头,一艘艘快艇像是即将出征的勇士,等待着带领我们去探索黄河的神秘。登上快艇,船身微微摇晃,我紧紧抓住扶手,心跳也随着即将开启的冒险而加速。</p><p class="ql-block"> 快艇如离弦之箭般飞驰在黄河之上,激起的白色浪花向两侧飞溅,那是黄河奏响的激昂乐章。耳边是呼啸的风声和黄河水奔腾的咆哮声,它们交织在一起,成为一曲震撼心灵的交响乐。我望向远处,两岸的山峦连绵起伏,与黄河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雄浑壮丽的山水画卷。</p> <p class="ql-block"> 很快,黄河画廊的崖壁浮雕映入眼帘,我不禁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这些浮雕是大自然这位顶级艺术家的杰作,历经千万年的岁月雕琢而成。它们形态各异,有的像神秘的远古图腾,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有的似灵动的飞禽走兽,仿佛下一秒就要展翅翱翔或奔跑跳跃;还有的如气势恢宏的宫殿楼宇,展现出古代建筑的精美与大气。</p><p class="ql-block"> 这些浮雕在阳光的映照下,明暗交错,立体感十足,让人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一个奇幻的艺术世界。</p> <p class="ql-block"> 随着快艇的缓缓前行,我得以近距离欣赏这些浮雕的细节。崖壁上的纹理细腻而独特,像是岁月留下的指纹,记录着黄河的变迁和历史的更迭。每一处凹陷和凸起,都蕴含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人不禁感叹自然力量的伟大和神奇。在这片天然的画廊中,没有人工的雕琢痕迹,一切都是那么纯粹和真实,这是大自然最原始、最质朴的艺术表达。</p> <p class="ql-block"> 途中,快艇在一处较为平缓的水域停下,船工告诉我们可以在这里上岸,更可以近距离地观赏浮雕。</p> <p class="ql-block"> 踏上这片黄河边的土地,脚下是细腻的黄沙,头顶是湛蓝的天空,眼前是壮观的黄河画廊,这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感觉让我陶醉其中。我伸手触摸着崖壁上的浮雕,粗糙的质感传递着岁月的温度,仿佛能感受到黄河千年来的奔腾不息和历史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 巨石临江傲碧空,清风徐拂意难穷。蓝衫墨镜岩头坐,指看河山气势雄。远岭连绵呈秀色,黄河浩渺向海流。老杨已醉风光里,乐不思蜀游山西。</p> <p class="ql-block"> 再次登上快艇返程时,在我们的要求下,船工在黄河的中间沙滩处打了一个尖,让我们和黄河来了一次零距离接触。</p><p class="ql-block"> 这次坐船游览黄河画廊的经历,不仅让我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更让我对黄河这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充满了敬畏和热爱之情。黄河画廊的壮丽景色已经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成为我生命中一段难忘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在黄河边玩嗨了,忘记了时间,太阳已经西斜,而我们还没有赶到老牛湾。不过都说,风景在路上,一点不假。下了高速到景区,竟然省道还需要一个小时的车程,路边随手拍就是大片。</p><p class="ql-block"> 我极目远眺,山峦层叠起伏,似大地的脊梁蜿蜒向远方。苍松翠柏点缀其间,为这雄浑景致添了几分生机。天空中,云层翻涌,阳光如利剑般穿透缝隙洒落,给山川披上一层金缕衣。天地辽阔,山河壮美,这是大自然慷慨的馈赠,让人在这壮阔中,忘却尘世纷扰,只余对天地的敬畏与赞叹。</p> <p class="ql-block"> 谢天谢地,我们终于在夕阳落山之前,赶到了老牛湾。在太阳落山的最后一瞬间,留下了最美时刻。</p><p class="ql-block"> 我从吕老大客栈跑步到黄河边,站在山巅俯瞰。黄河宛如一条碧绿的丝带,蜿蜒于嶙峋峡谷间。余晖倾洒,给崖壁镶上金边,水面波光粼粼,似万千碎金闪烁。几叶扁舟静泊,仿若时光的逗号。远处村落隐约,炊烟袅袅。这一刻,山河静谧,岁月凝香,大自然的壮美与温柔,在此刻交融成诗。</p><p class="ql-block"> 注明一下,黄河在这里还没有经过黄土高原,所以水是绿的。</p> <p class="ql-block"> 只是过了一会儿,太阳落山了,我也不遗憾了。</p><p class="ql-block"> 夕阳的余晖将天边晕染成暖色调。小径蜿蜒向前,仿佛通往时光的深处。远处山峦如黛,与渐变色的天空相映成趣。此刻,风轻拂着草木,世界如此宁静,真想就沿着这小径漫步,把身心融入这美丽的黄昏里,让思绪随那飘散的云彩悠然飘荡。</p><p class="ql-block"> 未完待续,下篇写老牛湾和之后的游记,请大家稍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