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AI工具“偷走”你的思考

Guy野马

<p class="ql-block">在信息飞速流转的当下,一条看似简短的推文,却如投入舆论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值得玩味的涟漪。“现在专门有人就用GROK代替自己的脑子。这特权是他们自己放弃的。我这条推后就有鹦鹉留言,不告诉你是谁。” 初看时,或许只觉言辞犀利,细究之下,其中深意令人深思。</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先聊聊这神秘的 “GROK”。从语境推断,它极有可能是马斯克旗下xAI开发的对话AI。当人们过度依赖它,将其视作思维的 “外挂” 时,推主的批判便有了根基。思考,本是人类最引以为傲的特权,是区别于其他生物的高级认知能力。可如今,一些人却主动将这一特权拱手相让,把GROK当成了大脑的替代品,长此以往,独立思考能力必然在依赖中逐渐退化,可不就相当于自我降格为低等生物了吗?这就好比曾经人类依靠双脚丈量大地,后来有了汽车,若就此放弃行走,肌肉会萎缩,身体机能也会下降。思考能力亦是如此,不用则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再瞧瞧 “鹦鹉留言”。在社交媒体这片热闹非凡的天地里,这样的场景屡见不鲜:一条热门动态下,大量评论只是机械地重复他人观点,毫无原创性可言,恰似鹦鹉学舌。这些留言就像AI生成的流水线内容,空洞且乏味,背后反映的是深度思考的严重缺失。而推主那句 “不告诉你是谁”,宛如一把暗藏锋芒的剑。它既可能是为了避免引发不必要的争端,毕竟在网络世界里,指名道姓的批评极易招来攻击;但更深层的,是在暗示这种无脑跟风评论现象的普遍。推主批判的不是某个具体的人,而是整个被不良风气笼罩的文化趋势,那些躲在匿名马甲后的人们,看似有恃无恐地发表着毫无价值的言论,实则难掩内心的心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条推文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社会观察。在AI蓬勃发展的时代,技术异化的焦虑愈发凸显。曾经,AI是辅助人类工作、学习的得力助手,可如今,部分人却渐渐被它主导。认知惰性就像癌细胞一般,在依赖的温床里不断扩散,侵蚀着人类的批判性思维。当人们习惯了一键获取AI生成的观点,便不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同时,社交媒体的反智倾向也被这条推文精准击中。信息的碎片化传播,让人们更热衷于追求即时的反应,快速地发表评论,而忽略了深度交流。评论区成了 “鹦鹉” 的乐园,浅薄的言论此起彼伏,真正有价值的思想交流却少之又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从传播策略来看,推主的手法堪称巧妙。采用挑衅式修辞,“特权”“放弃” 等词汇充满了强烈的价值判断,像一根根尖锐的刺,扎在读者的心上,有意引发争议与共鸣,促使大家反思自身与技术的关系。而 “鹦鹉留言” 不指名道姓的留白艺术,更是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每个人都可以对照自身的网络经历,去思索那些在评论区里盲目跟风的时刻,如此一来,推文的传播穿透力大大增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条推文,就像是时代的警钟,是对技术依赖时代精神危机的预警。它用尖锐的措辞、精妙的隐喻,试图唤醒那些在AI浪潮中逐渐放弃思考的人们。工具再强大,终究是为人所用,而非让人沦为它的附庸。在享受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我们更应坚守人类思维的独特性,珍视独立思考的价值。因为,只有思考,才能让我们在时代的洪流中,保持清醒,不被淹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