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十八天的岭南行结束了,休息了几天,整理旅行日记发在美篇里,记录我的旅行生活,记录我所遇见的美好,献给七十岁的我……</p><p class="ql-block"> (五)</p><p class="ql-block">🚶🏼♀️ 岭南行 日记</p><p class="ql-block"> 2020年4月17日</p><p class="ql-block"> 大理 沙溪古镇 🌞</p><p class="ql-block"> 坐巍山到大理的高铁,下车直接去客运站,买票即上车到沙溪古镇,时间刚刚好,一切尽在掌控之中[偷笑]</p><p class="ql-block"> 这里不通高铁,从距离最近的大理到这也要坐两个小时的大巴。汽车开进这条古镇走不快,只能一颠一巅的慢慢行驶。沙溪古镇,就是这样一个让时光慢下来的茶马古镇。</p><p class="ql-block"> 寺登街的巷子里,窄窄的红石板路两边的镶嵌着鹅卵石,鹅卵石上留下马蹄踏过的印记。一千多年,山间铃响,马蹄声声,搅扰了古镇的寂寥,掀翻了田园的宁静,往来在滇藏线上的马帮,在这个茶马集市里卸下重重的皮毛和药材,把食盐和放在马背上,歇歇脚,喝一杯茶,在古戏台前看一场大戏,曾经沸腾的沙溪古镇就是马帮心里最温柔的异乡。</p><p class="ql-block"> 随着最后一批的马帮走出寺登街古老的东寨门,马蹄踏踏渐渐逝去,马蹄声带走了沙溪古镇的灵魂,茶马古道在历史中画上了句号。从此,散尽繁华的沙溪古镇只剩一条小小的街,只剩下一窄窄河,还有和古戏台相对无语的玉津桥……</p><p class="ql-block"> 2002年沙溪古镇和长城被列为世界建筑性遗产被保护的名录,沙溪古镇起风了!</p><p class="ql-block"> 起风的沙溪古镇千年的古槐枝叶散开,雨后的海棠红肥绿,风起叶落、花落,落入白色的白族人家,一只粉色的蔷薇探出头来,把春意还回人间。马蹄声声重回沙溪的历史,沧桑的玉津桥被夕阳涂上金色,陈旧的粮仓蜕变“中国最美的乡村书店”,高耸的烟囱化作诗歌塔在沙溪播下文化的种子。沙溪,有风有诗有远方……</p> <p class="ql-block">🚶🏼♀️ 岭南行 日记</p><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18号</p><p class="ql-block"> 剑川古城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剑川,一个名字里藏着持剑仗天崖,做尽武侠梦的地方。《天龙八部》里段誉失足掉进了山崖,无意中闯进剑湖宫,小说是虚构,但是剑湖就在剑川。剑川也是云南历史文化名城,距离沙溪古镇二十五公里,只是低调,不为众人所识。</p><p class="ql-block"> 早晨,从沙溪古镇坐乡村小巴到剑川,司机极力推荐我去剑川的千狮山看看。千狮山上有三千多只精工雕琢的石狮子🦁,这些石狮子汇集自东汉时期以来九个朝代石狮雕刻艺术。山很高,有三千多级石阶,石狮子或依岩石而卧,或立在路旁迎客,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千狮山松涛云海,鸟鸣山涧,明代徐霞客游历至此,写下:“爱其幽静,为息阁中做记半日”。因为山陡,我半路折返,3260只狮子我几乎都看到,但是因为没有到山顶,没看见最大的狮子王。最美的风景一定在顶峰。</p><p class="ql-block"> 剑川古城不大但是很紧凑,剑川虽然有一个刀光剑影的名字,其实它作为文献名邦有着六百多年的文化底蕴。山下的景风公园是剑川博物馆,灵宝塔建于明代,塔下文庙武庙并宿。大成殿前三百年的圆柏根深叶茂,武庙红脸关公仗义天下,财神庙里香火最旺,古戏台上白族老人对唱的是古老的白族民歌。一棵白色香水月季散发出淡淡的幽香。</p><p class="ql-block"> 景风公园连着西街,剑川古城始建于元朝,西街是历史文化名街,其实我并没有刻意的去找这条街,是去投宿客栈。</p><p class="ql-block"> 西街口从甲马驿栈开始,是这座建筑屋顶上的瓦猫吸引了我。在巍山工艺店里我看过瓦猫,但那是作为工艺品。这只民间的瓦猫凸起眼睛,张开大嘴蹲在屋檐下。瓦猫是云南一种民俗,建房时安放一只瓦猫立于屋脊,驱邪镇宅纳福。这是一座明清古建筑,木雕的门棂,飞檐下镂空雕刻的门头,是白族建筑的特点。外墙上一幅斑驳的手绘地图,提示着剑川作为茶马驿道,络绎不绝的马队曾经过这里往来南北。</p><p class="ql-block"> 这个巷子里的青石板路很有特点,三条石板中间分别镶嵌鹅卵石,剑川重文轻商,石板路的中间走的是读书人和老人。文庙中儒家的文化思想沉淀在剑川,剑川登科及第者累计五百多人。重文轻商的剑川有不成文的规矩,文庙前不准摆摊,读书不行就去学手艺。</p><p class="ql-block"> 剑川西街名人故居很多。武侯寺前一幅攻心联:</p><p class="ql-block">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 从古知兵非好战</p><p class="ql-block">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 后来治蜀要深思</p><p class="ql-block"> 作者赵藩的故居就在西街。在剑川随意推开一扇门,就会跨越六百年。门上的对联和手绘的桃符更是一场美式中文的盛宴,一贴桃符就是一幅水墨丹青,一副对联,写尽小巷的古往今来:老街还见仁里风 古道犹闻蹄马韵。对联不只是喜庆的红色,还有守孝三年的白、黄、绿联。走街串巷,停停走走看人家大门的墨青,我足足走了一个下午,最后走到剑阳楼。</p><p class="ql-block"> 剑川不跟风,没有文物博物馆,剑川修志,重建的剑阳楼是国家方志馆和丝绸之路分馆。国有史,地有志,家有谱,通过赓续,不断编修……</p> <p class="ql-block">摄 影 高海鸥</p><p class="ql-block">文章作者 高海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