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咏陈桥体育运动》</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浩然之气象~撰</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陈桥自古武风扬,剑影拳声岁月长。</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解放新篇开体运,革新盛景焕荣光。</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球场跃动青春影,赛事频传喜讯章。</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最喜今朝逢国庆,银球飞舞贺安康。</b></p> 解放前 <p class="ql-block">陈桥各村历史上有习武的传统,一为健体、二为防卫。明、清两代,乡村间习武之风盛行。民国期间,陈桥村的青年人多有习武,拳种多样,但以南拳为主。较出名的拳师有周应春、卢麦粿等。</p> 解放后 <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群众性体育运动逐步发展,开始由于受经济、场地、器材、教员等方面条件的限制,未能形成规模,没有成年人参加的体育活动,只有在校小学生参加的跳绳、拔河等游戏性活动。尔后,在“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下,陈桥各村都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开辟运动场,组织篮球队、乒乓球队等群体体育队伍,利用假日、农闲时间开展体育运动。</p> 五十年代 <p class="ql-block">1952年,新埔村、后人家村的民兵,利用晒谷埕作球场,自筹资金建了篮球架;十亩村民兵也利用学校的篮球架,开展篮球比赛,这是陈桥成年人参加体育运动的开端。1953年陈桥大队组成有史以来第一支篮球队,到枫溪区参加篮球比赛,获得了第三名。1956年,篮球队改称“农牧篮球队”,1958年公社化后又改名“陈桥篮球队”。这一年,枫溪人民公社组成男女二支篮球队,陈桥卢镜鹏、周锡钦、周静珍(女)三人被抽调枫溪公社篮球队,到各地参加比赛,获得好评。</p> 六十年代 <p class="ql-block">六十年代起,十亩、后人家、新埔、顶湖山、龙翔寨都建有篮球场,青年人打篮球蔚然成风,每村都有几十人会打篮球(龙翔寨村少些)。<span style="font-size:18px;">“文化大革命”初期,各种体育活动基本停止,</span>陈桥篮球队也散伙了。</p> 七十年代 <p class="ql-block">至70年代,群众体育运动又逐步恢复。在北京举办的“亚非拉乒乓球友谊赛”的影响下,全国上下掀起“乒乓球热”,陈桥各村用土办法做成乒乓球床,开展乒乓球运动;洗熨厂工人较多,为提高职工的体质,还请学校的体育教师杨扬茂到工厂辅导工人做工间操;后人家村还利用部队留下的场地和沙池,开展单杠、双杠和跳远等体育运动。70年代,潮安县体委组织两次农民田径运动会,陈桥村选派农民周明良参加赛跑项目比赛,第一次获5000米跑第一名,第二次获10000米跑第二名。1977年在汕头地区体委的指导下,陈桥村组建农民南拳武术队,并代表汕头地区,参加在三水县举行的广东省南北拳武术比赛,获得“集体二等奖”。</p><p class="ql-block"><br></p> 篮球展露头角 <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初,在县体委帮助下,陈桥重新组建篮球队,负责人卢体泽,领队卢汉武,队员有卢镜鹏、卢汉文、周树波、周锡钦、卢明星……等13人。县里拨了水泥和照明器材,帮助陈桥建设灯光球场,并派辅导人员来指导,兼当教练,队员曾多次脱产集训,有一次集训一个多月,陈桥篮球队成为县体委培训的农村重点队。七十年代,陈桥篮球队四次到潮州灯光球场参加全县农村篮球友谊赛。每次都是争得第二名或第三名。有一次,枫溪公社二十多个大队,组织篮球巡回赛,陈桥又是第二名(长美队第一名)。又有一次,枫溪工交队与某公社工交队比赛,有被打败的危险,工交特来聘请陈桥队卢镜鹏、周锡钦去支援,结果才转败为胜,获得头名。</p> 八十年代 <p class="ql-block">80年代后,由于体制改革,农村经济以私营为主,除学校之外,由集体组织的体育活动逐渐式微,代之以爱好者自动组合的活动形式。八十年代起,由于形势变化,篮球队又停办。</p> 九十年代 <p class="ql-block">九十年代起,耕地逐步减少,村民生活逐步城市化,体育活动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以“晨练”为主,参加晨练每天常有一百人以上,活动的地点在新洋路,潮州大道、体育馆、西湖公园等处。活动的形式大体有四种,第一种是散步、小跑,累了坐下来谈谈天,这一种活动以年纪较大,体质较弱的老人为主。第二种是沿路跑步或骑着单车漫游,这是以年龄六十左右的人为主。第三种是练气功,跳元极舞,这一类,参加的人很广泛,有老年人、中青年人,大多数是妇女,如新洋路民主大厦一处,每天有二十多人跳元极舞,妇女约占八成。第四种是练太极拳、舞太极剑,练“乾坤扇功”,练习这一类的难度较大,所以参加活动的人比较少。</p> 进入新世纪 <p class="ql-block">进入新世纪,陈桥村各项体育运蓬勃发展,全面开花,除了传统的篮球赛继续发展外,太极扇、柔力球、乒乓球、健身气功等异军突起,参加省、市、全国性比赛获奖无数,为陈桥村争得了荣誉。</p> <p class="ql-block">2008年8月陈桥村代表队赴广州参加省第二届体育健身气功比赛,获得了体育道德风尚奖。</p><p class="ql-block">2010年9月份,陈桥村篮球队获得广东省“联通杯”首届万村发展篮球赛潮州市湘桥区赛区(男子组)第一名,潮州市赛区第四名。</p><p class="ql-block">2011年6月2-3日,陈桥村组成“潮州市健身气功站点代表队”,代表潮州市参加省第1届健身气功站点联赛总决赛,获得了健身气功青年组“易筋经”一等奖、中年组“五禽戏”三等奖、老年组“易筋经”优胜奖、“马王堆导引术”表演奖、“导引十二法”表演奖;代表队集体获得“最佳组织奖”、“体育道德风尚奖”、“最佳集体奖”;陈文洁老师获“优秀教练员奖”、卢板权学员获“最佳个人奖”。潮州电视台《潮州新闻》进行报道。《潮州日报》以“全省气功大联赛,陈桥村民载誉归”为标题进行报道。8月1日《中国体育报》以“老少年参与潮州农村健身气功热”为标题,对陈桥村的健身气功活动进行报道。11月陈桥村以凤新街道社区名义参加在中山市省“体育进社区”优秀体育健身项目展演活动中,获得集体项目获得二等奖,个人项目获得三等奖。12月,健身站点主办的4人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展演活动获得了国家体育总局“全国百城千村优秀展示奖”。</p> “皇马杯”乒乓球赛 <p class="ql-block">在陈桥村委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span style="font-size:18px;">新埔村民卢岳标于2018年国庆节独资举办了</span>陈桥新埔首届“皇马杯”乒乓球友谊赛,至今<span style="font-size:18px;">已经连续举办了七届,在每年的国庆日举行乒乓球(国球)</span>比赛庆祝共和国的生日,非常有意义,受到村民和参赛选手的称赞,成为陈桥新埔村体育活动的一面“招牌”。</p> <p class="ql-block">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乒乓球赛(湘桥赛区)于2024年10月20日在湘桥区非凡球馆落下帷幕,卢岳标领衔的凤新街道队获得团体第三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