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太极-81百日进基之 12段锦-2

杨保新

<div><br></div><h1><b><font color="#ed2308">内容提要:</font></b></h1><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ff8a00"><b>一、【助教带练】十二段锦复习带练</b></font></h1><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left;"><b><font color="#ff8a00">二、管家养生知识分享</font></b></h1><div><br></div> <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一、助教带练:十二段锦复习带练</font></b></h1><div><br></div> <h1>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太极拳经验一点点的积累,我们外形上的动作基本差不多了,心法的讲解,同学们需要在课上听完之后,我们自己在练拳的时候,练习功法的时候仔细的去体悟,是否做到拳经里面所讲的要点。</h1><br><h1>为什么在晚上练八段锦,其实不是为了让同学们在晚上去做功法,是纠正自己的动作。晚上每堂课的内容,主要是为了讲,都会增加一些讲的东西。</h1><div><br></div><div><h1>讲完之后,我们再带入到功法里面,大家在练习的时候要控制一下,因为晚上了,我们要入静了,在做动作的时候一定要放松自然一点,动作小一点。白天练功的时候,可以时间长一点,动作大一点,晚上我们就小一点,防止睡不着觉。</h1><br></div><h1><b>八段锦什么练最佳,所有的功法最佳的时间,在早晨太阳将起未起,阳气升发的时候,那个时间段练习是最好。</b></h1><div><br></div><h1>但是有很多同修要上班,工作很劳累,白天任何一个时间都是可以的。晚上入睡前的两个小时,甚至是更长的时间,都不建议同修们去进行功法训练。当然了,有些同学不一样。因人而异,但是大部分的同学,我们尽量把练功的时间放在早晨,白天的时间。</h1><div><br></div> <div><span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0px;"><br></span></div><div><span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0px;">今天晚上的课程安排,还是先讲《道德经》,今天讲第11章的内容。讲完道德经,我们练习12段锦的后四个动作。然后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太极的动作讲解。</span></div><div><span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0px;"><br></span></div><h1><b>第11章讲的更多的是,有为和无为的区别</b>。我们在学习第一章的时候听到过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无为和有为,两个是相同的。</h1><div><span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0px;"><br></span></div><h1>我们来讲道德经,先一起来听一下道德经第11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是,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h1>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我们来看第一句话,</span><b style="color: inherit;">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b><span style="color: inherit;">毂是古代的时候车轮中间的那个空心轴。以前的时候,中间是一个空心的,里面除上几个孔插入,三十辐就是支撑那个圆形的那个棍,有三十辐,30个棍子是同用一个毂,就是同用一个空心的这个环,叫做共一毂。当其无,有居之用。正是因为中间的这种无形的东西,才能把它用来当做车轮,有车之用。</span></div></h1> <div><span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0px;">我们放到太极里面,我们知道,太极有外三圈内三圈,支撑我们三圈的这个东西,其实就是我们身体里面的共一毂。那个无形的,也就是中定的作用,真正的中正安舒,就是我们做到了八法里面包括中定的这八个法。做到有前即有后,有上即有下,浑身撑开,气宜鼓荡。中定就是起到一个这样的作用。所以我们练习功法的时候,不只是要保持中正,同时身体的中间的那个轴,那个毂,要保持中定。</span></div><div><br></div> <h1><b><br></b></h1><h1><b>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b>埏,糅合,动作柔和。埴是泥土。我们看到陶瓦匠在做陶罐的时候,要先将泥土糅合。糅合完之后,把它做成陶器。陶器中间的那个空心,当其无,有器之用。正是有了中间那个没有的部分,陶器才能被用来装东西。就是因为中间的“无”发生了作用,当其无,有器之用,才能拿来容纳东西。</h1><div><br></div> <div><b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0px;"><br></b></div><div><b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0px;">凿户牖以为是,当其无,有室之用。</b></div><h1>户牖是我们的窗,我们的门,正是因为工人在一个空的房间里面,凿出了窗户和门,才有了足够的空间去容纳我们的人,容纳我们的物品,去生活,也就是房子,有室之用。</h1><div><br></div> <div><br></div><h1><b>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b>。<b>有为的东西,是为了给我们提供便利。</b>我们可以看到的,摸到的,都是为了给我们提供便利,但是<b>真正的有用的东西在于有为背后的无为。</b>有句话叫做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我们把有为的东西当做是最重要的,反而违背了自然规律,我们就不能达到我们所想的心愿。当我们保持无私的心态去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他反而会实现我们某些愿望。有跟无是相生的,有从无中来,但是没有有,无就没有用。</h1><div><br></div> <div><br></div><h1>我们练功不仅要关注其“有形”的动作,更要重视其“无形”的意念,这里的“无形”往往是练功能否精进的关键节点。</h1><br><h1>有为入无为,太极拳的招式是“有为”,白驹过隙的一瞬间感觉,就那恍恍惚惚之间,不知道怎么去描述,其实那就是“无为”、“无形”,也可以被称之为“道”。当我们在意有形,无形便消失,道家正是通过借假修真,这里的“假”就是有为的东西。至诚无息体自然,“诚”就是我们的良心,修得是那一步。</h1> <h1>道是减法,是往回修的,是往婴儿状态去修的。一定是要清静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心急了就没有办法进入到无形;无心有心是真心,有意无意是真意,有用无用是大用,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不动的那个就是我们的“心”,心不动,茹茹不动,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心不动,那种状态下,我们与道就更亲近了。</h1><br><h1>练太极拳修得就是我们身上的浩然正气,浑然一气,就是那一气,炼气还神,炼神还虚。</h1><div><br></div> <div><br></div><h1>通过学习道德经的第11章,我们知道了有为和无为,我们在练习太极拳的时候就要去找那个无为的东西。敬畏功法,保持着至诚的心,赤子之心。</h1><h1><br></h1><h1>时刻怀揣着感恩的心,保持这种心态,我们在练习功法的时候会更自然,更放松。不要去想我的这趟拳到底要练得怎么样,就是练,一点点练一点点感悟。</h1><div><br></div><h1>下面我们就抱着这种心态,从有为到无为的之间,去练习我们12段里的后四个动作,练完了再来讲一点其他的东西。</h1><div><br></div> <h1><div><br></div>今天比较简单,就四个动作感受怎么样?出汗了,微热,对微热的状态是最好的。今天没出汗,没出汗也没关系。<br><br><div>不是同李老师的动作不一样,是因为晚上的时间,我们更多的是为了调节身心,看我们的动作是否标准。所以很多动作,我们跟李老师可能不大一样,但还是相同的。</div><div><br></div></h1> <div><br></div><h1>后面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中定”。</h1><div><br></div><h1>我们刚才讲道德经第11章里面,共一毂,其实就是我们太极拳里面的中定。什么才叫真正的中定,来看太极拳讲义:<b>伸屈与开合之未发谓之中,寂然不动谓之定。心气清和,精神贯顶,不偏不倚,是为中定之气,道之本也。伸屈与开合之未发谓之中。</b></h1><div><b><br></b></div><h1>中定,伸屈开合之未发谓之中,就是我们身心如如不动,寂然不动,如如不动的那个心就是定,我们的一切的动作,一切的神气都是由它来主宰的。他歪了,我们的身心也就歪了。所以说,我们在练拳的时候保持中正安舒,就是为了中定,只有有了中定,我们才有了棚捋挤按采列肘靠。13式合一最主要的就是那个中定。降龙18掌,最厉害的不是17个式,不是17掌,而是17掌合一的18掌最后的那一掌才厉害。同样在做动作的时候,最主要的是那个中定。定住再做动作,我们的身心就能够做到寂然不动,如如不动。</h1><div><br></div><h1>精神贯顶,就是在讲我们的虚灵顶劲精神灌顶,上堂课讲过虚灵顶进,眼神一提,精神有种向上顶的感觉,那个就是精神灌顶。同样精神内敛,静心凝神,神宜内敛,也被叫做精神贯顶,不偏不倚,是为中定之气,道之本也。这是我们练习太极拳最基本,重中之重的一个东西,我们那一个共一毂。我们的四肢头脖子,我们的两腿就是什么30伏?啊,共一毂。就是靠我们的“中定”去支撑。</h1><div><br></div> <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二、管家养生知识分享</font></b></h1><div><br></div> <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十二段锦后四段功效分享</font></b></p><br>九、采光引气注丹田:调节任督二脉、改善体质、促进循环、强身健骨,使身体阳气充盈,精力充沛<br><br><div>十、海底捞针分两边:锻炼胆经、肾经,调肝理气,补肾固元,缓解腰膝酸软、失眠健忘、消化不良等症状<br><br></div><div>十一、起落闪臂练耳目:以任督二脉为基础,调节心经、肺经、心包经的气机运行,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心烦焦燥、失眠多梦等症状<br><br></div><div>十二、弓步轻云上九天:调节腰肾,肾气上升;端正姿势,增强腿部力量<br></div></h1> <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十二段锦气功养生秘籍</font></b></h1><br><div><h1>🧑‍🏫十二段锦是武当传承已久的气功养生法门,是基于传统武当八段锦的基础上完善起来的一套行气运气体系,作为一种养生气功,具有袪病强身、延年益寿的功效。</h1><br></div><div><h1>⭕“采光引气注丹田”:通过引导外界的光能进入体内,与体内的气血相融合,有助于调和阴阳,使人体达到平衡和谐的状态。这种平衡状态有助于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提高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h1><h1>✨对于一些因气血不畅、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的症状,如亚健康状态、慢性疲劳等,具有一定的辅助改善作用。</h1><br></div><div><h1>⭕“海底捞针分两边”:通过拉伸、舒展身体的多个部位和刺激经络穴位,具有促进气血流通、调理脏腑功能、增强柔韧性和协调性、舒缓压力等多重功效作用。</h1><h1>✨对于一些因气血不畅、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的症状,如颈椎病、肩周炎等,具有一定的辅助改善作用。</h1><br></div><div><h1>⭕“起落闪臂练耳目”:通过对脊柱的旋转和呼吸的起伏,有效地提高耳目的敏锐度和反应速度,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并促进气血流通和调节情绪。</h1><h1>✨对于一些因气血不畅、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的症状,如视力下降、听力减退等,具有一定的辅助改善作用。</h1><h1><br></h1></div><div><h1>⭕“弓步轻云上九天”:通过压腿时夹脊扩胸,松肩拔背,可以有效地通畅上焦,调和气血、调节阴阳、疏通经络,并促进心理健康。</h1><h1>✨对于一些因气血不畅、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的症状,如腰膝酸软、腰酸背痛等,具有一定的辅助改善作用。</h1><br></div> <h1><br></h1><h1><b><i><font color="#b06fbb">下一篇:【养生功法】功法复训十二段锦专场</font></i></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