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过往 “学”有所获 ——记小学数学科组期中质量分析研讨活动

木棉湾学校

时光知新意,教海探真知。2025年5月8日,我校小学数学科组开展期中质量分析研讨会,我们以数据为镜,以反思为尺,共同探讨教学中的得与失,寻找优化课堂、提升质量的有效路径,明确今后教学方向,全力以赴做好下半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丽媚副校长指导小学数学科组研讨会</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年级备课组</h3> 一年级的孩子入学时间短,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计算错误、规律识别不准确、答题规范性不足及加减法灵活运用弱,陈绵端老师认为这些问题可能源于基础计算不熟练、注意力分散、缺乏检查习惯和观察逻辑思维能力不足。为此,陈老师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加强薄弱知识点的练习、实施个别化辅导、加强家校合作,并设计开放性活动以提升学生数学能力,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利用家庭日常活动提高孩子的数感和数学兴趣。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年级集备组</h3> 高博伦老师及二年级的老师们在考前都进行了充分的教学准备和课堂讲解,通过期中练习发现,部分表现不理想的学生存在着情绪问题,需要老师们重点关注,同时要注意学生的日常练习和听课效率,包括增强课堂互动、与个别学生进行会谈以及提高家长参与度。高老师认为今后的教学重点是强化常规落实,要求学生完成笔记并改正错误,同时提升家长的监督和参与,以期待在下半学期取得更好的成绩。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年级集备组</h3> 三年级的练习题较基础简单,大部分学生都有明显进步,童燕文老师通过数据比对,精准分析了部分错题及原因,并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及落实措施:一是强化新课讲解,确保前20分钟教学效果;二是设计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练习题,鼓励学生动手动脑;三是对作业进行及时批改,并对正确完成的学生给予盖章激励;四是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共同关注并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年级集备组</h3> 通过期中练习,发现四年级的学生存在基础知识不扎实、简算不熟练、解题能力不足等问题,对此,陈耀波老师强调了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习题练习和错题反思,同时指出在中段要加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深度思考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加强课前预习,利用课堂时间同桌相互进行知识点讲解或解题练习。陈老师特别强调了计算能力的重要性,但反对盲目刷题,提倡有策略的练习和错题订正,鼓励学生表达不同意见和大胆思考。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年级集备组</h3> 五年级的孩子们均衡发展,每个班的差距都比较小,并且三率达标的班级较多,吴文洁老师分析了本次的考察重点,集中在乘法及长方体的知识,试卷设计紧扣课堂重点。存在的问题包括作图不规范与单位使用混乱,以及非智力性错误。本阶段的孩子即将开始六年级的过渡准备,今后需提升简化运算、单位转换、几何概念理解及逻辑推理的能力。 随后朱慈老师作教学经验分享,朱老师高度重视课堂管理,强调课前准备、明确上课规则及课后严肃处理的方式方法。朱老师在课上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包括故意出错和设置陷阱,旨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鼓励学生间的互教互助,以增强学习效果。在奖励机制上,朱老师注重关注和表扬学生的细微进步,促进成绩提升,创造一个积极、高效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年级集备组</h3> 六年级的孩子们面临着升学压力,老师们也是全力以赴。王晨老师关注到学生在数据分析、审题、图形绘制和计算能力上存在不足,为此六年级的老师们采取了多项改进措施:一是优化课堂,增加计算题练习以提升计算能力,要求做题圈画关键词,培养细心习惯,并且规范尺规作图,提升严谨性,同时加强思维训练,设置探究性问题,鼓励深度思考;二是分层辅导,对优等生着重于建立错题本,拓展难题解析,而对后进生,则侧重于给予更多鼓励和表扬,增强学习信心。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数学教学更是一场思维与智慧的碰撞。我们以此次分析会为契机,在研讨中凝聚共识,在反思中共同成长,为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而不懈努力,用耐心与智慧,助力每位学生稳步发展。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撰稿:胡岍芊</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照片:张婷</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审核:方芸</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