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梅英的美篇

高梅英

<p class="ql-block">初一(2)班记忆碎片 </p><p class="ql-block"> 同学聚会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记忆的碎片就像顽皮的小童一样,蹦蹦跳跳从我脑海里蹦出,催着我说:快写,快写。于是援笔写下了关于初一(2)班的快乐记忆。</p> <p class="ql-block">发榜 </p><p class="ql-block"> 1965年,在焦急的等待中,终于听说学校发榜了,我急匆匆赶往丽水中学。丽水中学的南大门前人头攒动,早已挤满了来看榜的学生。只见右边砖墙上贴着一溜好几张大红榜。红榜前有人拍手大笑,有人低头垂泪。我赶紧挤进人群中,惦着脚伸长脖子急切地寻找自己的名字,忽然“高梅英”三字映入眼帘,我兴奋地盯着看了好久,没错,是我的名字!我高兴得挤出人群,便一路小跑回家,向父母报告好消息。</p><p class="ql-block"> 从此我成了丽水中学学生。编入初一(2)。</p> <p class="ql-block">如今还珍藏着当年的学生证。</p><p class="ql-block">泛黄的学生证见证那初中只读一年的美好时光,再也回不去了。</p> <p class="ql-block">  人生就是一趟旅途,难得来一趟,看看沿途不同的景致,过好每一天。闲暇时回头观赏经过的风景和人事,感觉美好极了,呵呵,让自己陶醉在如酒般醇厚的回忆中吧。</p><p class="ql-block"> 1965年8月,我14岁,考入丽水中学,编入初一(2)班。</p><p class="ql-block">班主任章叙龙老师,语文老师胡若笤,数学老师张影儿。</p><p class="ql-block"> 古朴典雅的丽水中学,带着红领巾的我来了!美好的中学校园生活开始啦!我们充满求知欲,在老师的谆谆教导下好奇心被充分唤起,愉快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语文课上,胡若笤老师引领我们走进文学的殿堂,让我们陶醉在文人们营造的诗情画意中;数学课上,张影儿老师的带领我们把数学大门叩响,帮助我们探索数学的奥妙;俄语课上,张叙龙老师带领我们拜访普希金的家乡,他的洋腔洋调总让我们忍俊不禁;地理老师引领我们神游在唐古拉山上,祖国的山水令我们神往。还有那运动场上的奋力拼搏、劳动课的挥汗如雨、音乐课上引吭高歌、舞台上翩翩起舞……</p><p class="ql-block"> 然而,某一天,这美好的一切戛然而止,校园生活突然被定格。</p><p class="ql-block"> 从此,同学们各奔东西。</p> <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11日,丽水中学68届初一(2)班入学六十周年同学会如期召开。</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一届学生按照毕业年份的正确计算,应该是六八届初三,不过我们是特殊的一届学生,初中只读了一年便停止学业,所以就六八届初一这么叫着。其实这个名称也是比较尴尬的,但是一说起来谁都知道是我们这一批人。就这么别别扭扭的叫了几十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18岁以知识青年的身份去了联城公社凤鸣大队插队落户。</p><p class="ql-block">我的少女时代结束。</p> <p class="ql-block">  回想起来与初一(2)班的同学还是很有缘的:</p><p class="ql-block"> 我与戴祖明,詹军,吴芝云是小学同班同学,到了初中又是同班同学。</p><p class="ql-block"> 文革串联时是与李云仙,张一建,黄丽仙,吴芝云,张菊翠同行。和吴芝云一起见到毛主席</p><p class="ql-block"> 知青岁月,下放到何秀凤娘家村,与李小丽成了同大队的知青,与徐冬莲,周敏娜,庞巍则是同公社知青。柴泽龙是回乡青年。</p><p class="ql-block"> 后来有机会读高中时与俞建华,任秀珍又是隔壁班同学。</p><p class="ql-block"> 师范毕业分配到双黄中学教书,才知道王森林是双黄徐宅人。</p><p class="ql-block"> 进城工作时跟张一建成了同事,跟詹军是同行。</p><p class="ql-block"> 退休后又与徐冬莲,吴君囡相遇在天天乐舞台。</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老师:</p><p class="ql-block">班主任老师章叙龙。</p><p class="ql-block">语文老师胡若苕。</p><p class="ql-block">数学老师张影儿。</p><p class="ql-block"> 语文老师胡若苕,端庄大方,温文尔雅,同学们都喜欢上她的语文课。</p><p class="ql-block"> 初中和小学不一样,晚上要上自修课。安静的教室里灯光明亮,大家都在专心致志自学。突然,我就想家了,想妈妈了。这是我第一次晚上独自在外,不由得流下了眼泪,难过得趴下头,慢慢的怎么就睡着了呢。胡老师发现后走到我身边,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把我叫醒,问清缘由,就轻声细语安慰:别难过,下了课回家就可以见到妈妈了。温和的话语,慈母般的安抚,顿时化解心中的思念。此景此情永远温暖我的心。</p><p class="ql-block"> 1973年经人介绍到红卫小学带帽初中班代课(现中山小学),意外遇见教平行班的胡老师,我大喜过望。在胡老师手把手的帮助下,很快适应了教学。</p><p class="ql-block"> 班主任老师章叙龙教我们俄语。他的洋腔洋调经常引得我们发笑。那俄语真拗口,真难学。有一个单词发音时要卷着舌头,刚开始怎么也学不会。后来,在一次下乡劳动中,学青蛙呱呱的叫。竟然把这个发音学会了。</p><p class="ql-block"> 每天早自修都坐在南草坪上背诵。背了那么多的单词,到头来全忘得干干净净,现在只记得几个单词的发音。</p><p class="ql-block">1男教师,</p><p class="ql-block">俄文:учитель</p><p class="ql-block">音译:乌气接力</p><p class="ql-block">2女教师,</p><p class="ql-block">俄文учительница</p><p class="ql-block">音译:</p><p class="ql-block">乌气接力尼擦</p><p class="ql-block">3再见</p><p class="ql-block">俄文:</p><p class="ql-block">до свидания</p><p class="ql-block">音译:达斯维达尼亚</p><p class="ql-block">4 好</p><p class="ql-block">俄文:хорошо </p><p class="ql-block">音译:哈拉硕</p><p class="ql-block">(俄文是从百度上搜到的)</p><p class="ql-block">裘剑宏老师的地理课我是非常喜欢的,跟着他遨游山水,天南地北转悠很是快乐。他说话带有浓重的地方口音,柴达木盆地被他念成啥达木盆地 ,准噶尔读起还有音律,像唱歌一样。</p><p class="ql-block">晴朗的晚上,裘老师就在南草坪架去高倍天文望远镜,让我们看月亮。月亮上没有水,没有树,也没有人,只见一个个大坑。这才知道嫦娥奔月,吴刚伐树等都是美丽的神话传说</p> <p class="ql-block">  和同学们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年时间,记忆却难以忘怀。一眨眼,一个甲子年过去了,同学聚会的日子就在眼前,让我们再次欢聚,互祝安康!</p> <p class="ql-block">2015年5月30日</p><p class="ql-block">丽水中学初一(2)班入学五十周年同学会</p> <p class="ql-block">1966年11月</p><p class="ql-block">我们结伴到北京串联</p><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p><p class="ql-block"> 黄丽仙 李云仙 </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p><p class="ql-block">高梅英 张菊翠 吴芝云 张一建</p> <p class="ql-block">知青岁月,下放到何秀凤娘家村,与李小丽成了同大队的知青,与徐冬莲,周敏娜,庞巍则是同公社知青。蔡泽龙是回乡青年</p><p class="ql-block"> 前排左起:</p><p class="ql-block"> 徐冬莲 周敏娜 李晓丽 高梅英 </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p><p class="ql-block">柴泽龙 何秀凤</p> <p class="ql-block">1965年_ __2015年</p><p class="ql-block">改变的是容颜,不变的是友情。</p><p class="ql-block">徐冬莲 高梅英 何莲莲</p> <p class="ql-block">1965年_ __2015年</p><p class="ql-block">改变的是容颜,不变的是友情。</p> <p class="ql-block">1965年_ __2015年</p><p class="ql-block">改变的是容颜,不变的是友情。</p> <p class="ql-block">今天同学相聚大家还是挺高兴的,编一段丽水方言快板助助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