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纪事

萧薇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六一儿童节”纪事</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离“六一儿童节”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六甲班几个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同学,叶小星、刘辉中就张罗起来,要重温五十二年前红领巾班的光荣,全班一起过个有意义的节日。</p><p class="ql-block"> 聚会时间,五月三十号中午;地点,万寿路宾馆。那天大家都提前到达,每个人都很珍惜这次聚会。</p><p class="ql-block"> 开会的第一个议程,发起人之一,叶小星讲话。小星说,我们六甲班是八一学校的优秀班集体,五十二年前被学校授予“红领巾班”的光荣称号,今天同学们聚会,为了再过一个队日,为了让每个人再当一回少年先锋队队员。</p> <p class="ql-block">  第二个议程,班长张亚平给六甲班最后一个入队的刘辉中同学戴红领巾,欢迎他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亚平郑重其事,动作娴熟地给辉中戴上红领巾,大家围在四周,热烈鼓掌。五十年过去了,当年的中队长还是那么典雅、温柔,当年的小顽主还是那么调皮、机灵。我被这一热烈场面感动了,突发其想,将大队长符号“强行”给辉中戴上。</p><p class="ql-block"> “这不好吧?我没当过大队长。”这回他腼腆了。</p><p class="ql-block"> “就是因为你没当过,才让你戴呢。”我大声说道。</p><p class="ql-block"> 辉中只好接受了,当年的中队长们也分别戴上中队长符号。今天的入队仪式,应该比五十年前更让人激动,难以忘怀。因为,客观地讲,只有52年后的今天,不会再有52年后的明天了。</p> <p class="ql-block">  第三个议程,每个人讲一段在六甲班期间,你最难忘的“故事”,我给活动冠名,“尊重每个人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我第一个讲,我讲了一段当年罗瑞卿大将,时任总参谋长时,视察红领巾班的事情。为了首长视察,为了给八一学校争光,全班同学都很兴奋,打扫教室内外的卫生,布置墙壁和板报,当时王孝芬老师交给我一个任务,让我准备好一块小毛巾,防止明天讲课时,刚涂上黑漆的黑板墨汁弄到她脸上,那样会很尴尬。“薇薇,这个任务很重要,我信任你,交给你,千万不要忘了。”我郑重地接受了人生第一个“政治任务”,那场景跟红色经典影片中,上级交待下级接头暗语时的镜头一样。</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上,我把自己的一块小毛巾洗干净,悄悄地放在王老师的讲台桌里面。罗总长带着“千军万马”来到六甲班,我们每个人瞪大眼睛,挺着小胸脯接受检阅。王老师课讲得很好,赢得了总长的表扬,只是人稍许有些紧张。总长问王老师哪年入伍?是哪儿的人?视察顺利结束,和全班同学一起高兴之余,我暗暗地想,可惜精心准备的小毛巾没派上用场。</p><p class="ql-block"> 按顺时针的方向,大家依次讲下去。</p> <p class="ql-block">  我身边坐的是武少琴,少琴的父亲1953年就去逝了,她是烈士子弟。八一学校有不少烈士子弟,他们的父亲在建国前或刚建国就牺牲了,学校有优良传统,对这些烈士子弟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给予特殊关心和爱护,替先烈培养他们子女成长,是每个教师的使命。少琴也没辜负学校的培养,如今成为商场中的女强人。</p><p class="ql-block"> 少琴讲了一个小故事。</p><p class="ql-block"> “八一学校为了培养我们热爱劳动的作风,每年冬天组织同学们搬白菜,老师说:一人抱一棵白菜,往右拐,放在菜窑门口。杜建锋同学一人抱了两棵白菜,他人个子小,白菜挡住了他的视线,他径直朝前走,走着走着,意外的事发生了,杜建锋掉进粪坑里。”呀,大家一片唏嘘声,只听少琴说,“杜建锋一定是没听老师的话,不然不会掉进粪坑里。”我们乐了,人到老了,评价事情的是非标准仍不变,和孩提时一样,“听不听老师的话”是根本。</p><p class="ql-block"> 第三个发言的是管小敏,小敏说了件她至今都后悔的事。“六年级为了考初中,老师留的作业特别多,有的作文题不会做,怎么办?只有抄别人的作业。嗨,这件事都过去五十多年了,今天想起来仍然觉得不光彩。”小敏带着后悔莫及的口气说。</p> <p class="ql-block">  小敏“文革时期”生过一场大病,疾病几乎夺去她的生命。病愈后,她对人生有很多的认识和思索,人也变成了一个完完全全的素食主义者。为了这次聚会,她还自己精心做了几道素菜,带给大家尝。我一直认为,小敏是一个对自己有要求,对社会负有责任心的人。</p><p class="ql-block"> 该成健健了。大健健的第一句话,就引起了大家的重视,会场安静下来。他说,“每次想起这件事,心中就很不愉快。”所有人都感到困惑,什么事情都过去五十年了,还让他不平?“有一天全校卫生大检查,快下课吃晚饭了,王老师突然指着教室的后壁墙说,‘谁往墙上踢足球了?谁踢的,谁把这个足球印擦干净。’全班没有人说话。等了一会儿,王老师又说,‘没人承认,全班就都别吃晚饭。’还是没有人出来认错,全班男女生都这么静静地坐着。”健健描述这件事时,我像听故事一样,全然没记住当年事发时的任何环节,更没留意紧张空气中人的心理变化。现在想想,五十年前的小学生碰到这种事,应该算是一件大事,一件考验人品质的大事。</p> <p class="ql-block">  “我终于按捺不住了,”健健说,“站起来,当着王老师和全班同学的面承认,这件事是我干的。”</p><p class="ql-block"> “是你干的吗?”在座的所有人齐声问。</p><p class="ql-block"> “当然不是我干的。”</p><p class="ql-block"> “那你为什么承认呀?”大家不解。</p><p class="ql-block"> “我要不承认,全班同学都不能吃饭啦。”</p><p class="ql-block"> 噢,是这样。原本以为“高大上”的故事结束了,没承想健健又极为沉痛地说,“就为这个不是我的错误,我被老师从中队长降到小队长。”</p><p class="ql-block"> 呀,大健健太委屈了,我们全体人站起来敬他一杯酒,为他那么小的年龄就知道担当。</p><p class="ql-block">五十多年前的事,健健终于一吐为快,也赢得了周围一片赞许声。在故事结束时,我这“好事精”又问了一句:“那你知道往墙上踢球的人是谁吗?”</p><p class="ql-block"> “知道。”</p><p class="ql-block"> 全体无语。</p><p class="ql-block"> 轮到刘辉中了,他讲了段当年和当今领导XXX打架的事。</p><p class="ql-block"> “我小时候是男生中的‘大霸王’,不听老师话,不好好学习,一天到晚打架。”</p><p class="ql-block"> “每次打架你总能赢吗?”女生问。</p><p class="ql-block"> “基本上没人能打过我。”一种自豪,一点小霸气。</p><p class="ql-block"> “我记得有一次和咱们XXX打架,他打不过我,可他与别人不一样,别人打不过,就哭,就跑,他不,他站在原地不动,两眼睁得大大地,死死地盯着你,那股劲儿,是我从来没见过的。”</p> <p class="ql-block">  辉中是条汉子,铮铮铁骨,侠肝义胆,从小到大,没服过输。兵营中的优秀坦克手,商场中救华远于危难之中,连选拔女婿都与众不同,让西装革履的“小海归”顺着下水道爬到房顶,才能过老丈人这一关。辉中也有柔情的一面,看着体重仅90斤的亚平,他关心备至地说:“亚平,你可不能这么瘦呀。”前不久,他发给我一封微信:“大家和亲兄妹一样,没有伪装,没有虚言套话,和小时候一样率真,只是相互间多了一份尊重。我真的是打心眼里特别喜欢你们几个女生,在我眼里是当女神看呢,真的。”这两行字,感动了我好久。</p><p class="ql-block"> 吴聚昌好久没见,但他永远长得和小时候一样,白白的,胖胖的,和辉中在一起,判若两人,想来,小时候辉中没少欺侮聚昌。</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想讲一件和班集体没有关系的事。”聚昌静静地说:“记得有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们刚从八一学校回家,到家后爸爸对我说,‘今天晚上带你去一个伯伯家,去他们家做客,伯伯请我们全家吃狗肉。’当时我特别高兴,也很好奇,因为从未吃过狗肉。晚上,我陪爸妈一起到了伯伯家,宽敞的四合院,院中种了很多果树和花草,正当我四处张望时,只见萧薇薇从北屋跑出来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我这才知道,是到萧伯伯家做客。在萧伯伯家吃了平生第一顿红烧狗肉,真好吃。”</p><p class="ql-block"> 聚昌讲到此,我立即站起身,端起酒杯,走到他跟前说:“谢谢聚昌,谢谢你几十年的记忆中还有这个片段。”</p> <p class="ql-block">  无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有人回忆我父母,我都会为之动容,为之感谢,真是难为人家,还记住了这些生活中的细节。</p><p class="ql-block"> 我和八一小学的同学在一起,永远像和亲人在一起。想想不仅是我们从幼稚园就同吃同住,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父辈都是共和国的开国元勋,都是战争年代共同出生入死的战友,两代人的友谊、血脉将我们紧紧团结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该康小慧讲故事了,小慧是四年级才从外地转到八一学校的,在我的记忆中他文静、腼腆,不爱讲话。尽管他是后转来的,他在班里没有什么声音,但我的记忆中有他。</p> <p class="ql-block">  小慧一如既往、轻轻地讲了一段故事,谁也没想到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我刚到咱们班,因为从外地转来,学习比较吃力,老师就安排我坐在好学生叶小星旁边。小星对我很好,平时帮我补习功课,考试时每次她先答完卷,就悄悄地把卷子放在桌子中间,给我提供抄她答案的方便。”说到此,小慧满眼充满感激地看了小星一眼,又接着说:“小时候不懂事,不但不知道怎样感谢小星,反倒总欺侮她,小星从不生气,星期天从家回来还给我带好吃的,每次考试还照样帮我。”在小慧讲述这段话时,我悄悄看了小星一眼,小星很平静,脸上挂着淑女般的笑容。我以为故事结束了,刚想让下一位同学讲,只听小慧说:“我没有讲完。”他的声调变了,眼睛平视着前方,没有和任何人交流。“我一直为欺侮小星的事后悔,但长大后大家各奔东西,谁也找不到谁,我也一直没有机会向小星道歉。有一天黄昏时分,在军营里,我看着天边的彩霞哭了。”</p><p class="ql-block"> 故事出乎所有人的意外,恐怕也出乎“当事人”的意外。从文学角度讲,故事很平淡,因为没有感情交织,只是一个人的独白,但我仍被打动了。因为,这份感情这么执著,这么纯真,这么直白。我在心里悄悄地说了声:小慧,你真可爱。</p><p class="ql-block"> 下一位发言的是张亚平,亚平和荣华从小是我最好的女朋友,用现在的话讲是“闺蜜”。亚平是我们班的班长,人长得美,歌唱得好,每次在全校的校庆时,她都是独唱演员,亚平是全班男生心目中的“偶像”。记得有一次六甲班聚会,有人恶作剧,问:“男生谁小时候喜欢张亚平,请举手。”哗,一片举手。又问:“谁喜欢叶小星?”哗,举手的人也不少。再问:“谁喜欢萧薇薇?”台下鸦雀无声,没有一个举手,场面十分尴尬。最后大健健,看在我们两家的情份上,慌里慌张地站起来,高声疾呼:“我,我,我。”他的救驾,让我更难堪。事后我在不同的场合,讲给大家听我的这段经历,听者都报以笑声。</p> <p class="ql-block">  亚平的故事也很有趣,她没讲她的“辉煌”,讲的是她“败走麦城”。</p><p class="ql-block"> “记得有一天做作文,老师出的题目是‘我的理想’,我写我的理想,是做个草原女医生。我把我知道的所有美好词句都用上了,什么羊群像朵朵白云,什么草原的天那么蓝,蓝得像湖水。写完了,我唸给薇薇听,薇薇说:‘亚平,你太棒了,你怎么有那么多好词呀?’可等作业发下来,王老师给我的批评:语言空洞,没有思想内容。”大家对此事报以理解的笑声,因为五十年前的大家,语言都匮乏空洞。</p><p class="ql-block"> 亚平又说了一件事,八一学校是干部子弟学校,小孩子不懂事,好奇心又重,相互间总爱问:“你爸爸是谁?干什么的?”</p><p class="ql-block"> 一天,亚平小心翼翼地问谢亚霞。</p><p class="ql-block"> “亚霞,你爸爸是谁?”</p><p class="ql-block"> “我爸爸是谢老。”回答很干脆。</p><p class="ql-block"> “谢老,谢老是干什么工作的?”</p><p class="ql-block"> “我也不知道,反正来我家的人都这么喊他谢老。”</p><p class="ql-block"> 答案比问题离真相更远。长大了,才知道亚霞父亲是谢觉哉,是中共最早的领导人,毛泽东的老师,延安时期五老之一。</p><p class="ql-block"> 亚平讲完,汪荣华讲。</p><p class="ql-block"> “六甲班是全校的优秀班集体,王孝芬老师是北京市优秀教师。有一次北京市组织优秀教师观摩王老师讲课。那天,来的人很多,教室都挤满了,王老师讲的是‘金色的鱼钩’。我还记得,王老师分析课文的中心思想,文章结构、层次、语句,讲红军战士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王老师讲得很生动、不少观摩的老师都掉泪了。”</p> <p class="ql-block">  我佩服荣华,她的记忆力总是超级好!</p><p class="ql-block"> “荣华,‘金色的鱼钩’是什么内容?”</p><p class="ql-block"> “‘金色的鱼钩’是写红四方面军长征过草地的事情,作者回忆炊事班长带着他们几个伤员怎样走出草地,在野菜和青稞面都吃完后,老班长意外地发现水塘里有鱼,他就用缝衣针,烧红了,变成鱼钩,给伤病员钓鱼,熬鱼汤喝。伤员们问他:‘老班长,你怎么不吃鱼啊?’他说:‘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有一天,作者发现,老班长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他们吃剩的鱼骨头。老班长最终没有走出草地。革命胜利后,作者将鱼钩送到了革命烈士纪念馆,在那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钓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光芒。”</p><p class="ql-block"> 在座大部分同学的父亲,都参加过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大家沉浸在对先辈的缅怀中。</p><p class="ql-block"> 王珍悍,北京大学西语系毕业,后在总参二部工作,时任驻德国武官。珍捍和旺生一人娶了一位我们医院的大美女医生建平、建朝,每次见面我都称他们俩“二六一医院的女婿”。真是亲上加亲呀。</p> <p class="ql-block">  珍捍说:“小学印象最深刻的是,总盼着体育课下雨,好听故事。体育老师黄永生在教室里给大家讲故事,大部分故事都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题材和《烈火金钢》,男生们个个听得激动不已。从那时起我就下决心,将来长大了一定出本书。”噢,大家恍然明白,他用十年的时间写《中德军事交往录》的创作初衷,书的内容是一百年来中德军事交往的事。我想,当年黄老师都没想到,他的抗战故事激发了一个男孩子著书立传的志向。</p><p class="ql-block"> “作家”讲完了,小星讲,当年的好学生,今天的耳鼻喉科专家。小星并没讲她当年的优秀,讲了一段生活趣事。</p><p class="ql-block"> “六年级时,王老师交给我任务,让我帮助严晋琴进步,主要是帮助她提高学习成绩。有一天中午,我找晋琴一起温习功课,她说带我到动物园去看猴子(八一学校有自己的小动物园),‘小猴子好玩极了’,她鼓动我,我禁不住她的‘诱惑’,就和她一起去看猴子。到了动物园,正值中午,猴子们都躲在洞里玩耍去了。晋琴说,远处看猴子看不清楚,干脆咱们跳到池子里去吧。没等我同意,她就跳到池子里去了。她刚跳进去,猴子一窝蜂似的从洞里跑了出来,晋琴撒腿就往‘岸上’跑,边跑边狂呼‘救命呀!救命!’为救她,我也跳进池子,结果俩人都被猴子抓了,严晋琴伤势最重。”刚讲到这儿,全体人员笑喷了,恍若昨天发生的事,因为大家依稀记得晋琴回宿舍换衣服,遍体鳞伤的惨状。</p><p class="ql-block"> 大家只顾笑了,唯有健健不甘心,说:“小星,你忘了咱俩代表八一学校参加海淀区的数学竞赛?”</p><p class="ql-block"> “对。”小星点点头,好像参赛这种光荣没有比入猴山的经历更让她愉悦。我佩服女生的大气。</p> <p class="ql-block">  随后,大家七嘴八舌地说了些事情,赤眉说,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学校大厨房用荞麦面给大家蒸黑色馒头,同学们管荞麦面叫“赫鲁晓夫面”;孙赴朝说,有一天历史老师提问,“关汉卿的著名代表作是什么?”杜建锋回答:“是关翠娥。”全班笑成一片,关翠娥是管女生宿舍的阿姨,大家都叫她“老关姨”,怎么就从“窦娥冤”变成“关翠娥”了?</p><p class="ql-block"> 黄小兵、韩旺生、罗新春也讲了些故事。讲故事圆满结束,在此感谢每个人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第四项议程,全体男生合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他们唱得很认真,发声也很准,最难得的是,他们怀揣着感情在唱。男生唱完,又邀请少琴、亚平独唱,少琴用俄语唱卫国战争名曲《喀秋莎》,亚平唱的红高梁主题曲《九儿》,在大家的一再要求下又唱了一曲现代最流行的英文歌曲《Rise me up》,她俩的歌声嗓音不同,音色不同,但都美妙极了,让人陶醉。我也跟着凑了个热闹,朗诵一首词,词牌眼儿媚,《感怀》。</p><p class="ql-block"> 第五项议程,全体人员合影。</p><p class="ql-block"> 最后一项议程,宴会开始,大家尽兴地开始品尝美酒佳肴。</p> <p class="ql-block">  六一儿童节在笑声中开始,又在笑声中结束。想想,孩子们过儿童节是制造欢乐,我们过儿童节是回忆欢乐。写完“六一儿童节纪事”,我才明白,每个人心中的故事,不是在人生长河中那些最有意义,最有影响,最事关重大的转折,而是那些让你快乐,让你感动,让你内疚,让你不平,让你遗憾,让你魂牵梦绕的一幕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萧 薇</p><p class="ql-block"> 2015.6.1前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END</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系列照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