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建设②‖来自小小“夸夸条”的滋养

慧彩班主任工作坊

<p class="ql-block">  杨倩、苏翊鸣、吴易昺……越来越多“95后”“00后”走上世界舞台,展现中国年轻人的奋斗模样。这些青年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却闪耀着同样的气质:自信。这些“平视一代”见证了“强国之路”,对于世界,不因昔日贫穷而仰视,亦不因盲目自大而俯视。如何在孩子心中埋下自信的种子,让“平视一代”阔步向前?发现优点刻不容缓。</p> 一、归类夸夸条——发现优点 <p class="ql-block">  为了让六年级的孩子能从自我评价和他人的评价中找到自身价值,树立自信,我在班级中设立了“夸夸榜”,希望用“夸夸条”的方式,帮助孩子们发现优点、建立自信。</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可以开始写啦!”我话音刚落,孩子们就兴奋地奋笔疾书,写好后贴在对应同学的名下。课下,“夸夸榜”前围满了人,大家都在张望着自己名下的内容,热烈地讨论着。站在外圈的小王满心期待着。“我的优点在这!”“快看快看,名字下都贴满了!”“小陈的也是,都贴不下了。”“这这这,小王这一张都还没有。”听到这句话,小王渐渐低下了头。满心期待却碰上了一片空白,自我怀疑令小王失落不已。我看着小王,他躲闪着眼神,让我一阵心疼。随即,他转身向座位走去。我再次望向夸夸榜,发现名下空白的孩子还有很多。这是为什么?难道他们没优点?</p> <p class="ql-block">  我带着疑惑,细读夸夸条上的内容,“写字好”“语文成绩好”“画画好”“跑得很快”“英语课文读得好”,怎么都是认知方面的优点啊,而且一个孩子名下的优点多是重复的。 </p><p class="ql-block"> 随后我又设置了自信的三个维度:才能、个性、担当来进行分类,孩子自然会关注内容较少的方面。果然,新上线的归类夸夸条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个性方面好少啊,还有什么?”我趁势引导:“有创意也算吧?”话音未落就有孩子说到:“小王就很有创意,科技节制作的小投石车就很好玩。”另一边也不甘示弱:“咱班壁报是李子设计的,她也很有创意”“小杨爱笑也是优点……”对对对,是是是,在一片启发声中,孩子们名下夸夸条暴增。每天围在榜前讨论、增加内容的孩子络绎不绝,小王名下也有了好几张夸夸条。我把多张“有创意”的夸夸条合并为一张贴在榜上。有了大家的夸赞,小王更有自信地提出自己的其他创意想法。随着归类夸夸条的上榜,孩子们相互间发现优点,树立了自信,也更加团结了。</p> 二、专属夸夸本——守住优点 <p class="ql-block">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门庭若市的夸夸榜前变得逐渐冷清。随着新鲜感褪去,孩子们看夸夸榜的次数少了,没了持续性鼓励,自信心又下降了。看来要增强自信,不仅需要找到优点,还要让优点在身边时时勉励自己。当我又一次站在榜前思考时,小王跑来问我:“老师,我可以把摘下来的重复的夸夸条拿走吗?”“当然!”我看到他把同伴的夸奖都贴在了本上,命名为“专属夸夸本”,每日翻看。这不就是时时的自我肯定嘛!这个方法太好!第二天,小王在我的鼓励下略有胆怯地站上台,亮出他的“专属夸夸本”:“我把夸夸条都粘在本子上了,每天都看一看,就更有自信了。”课间休息时,同学们围在一起观摩小王的夸夸本,热情高涨。不久,每个孩子都有了“专属夸夸本”。</p><p class="ql-block"> 我把小王在台上闪闪发光的样子发给妈妈,她欣喜地告诉我:“孩子最近变化可大了,说话越来越有底气。前一阵我才知道是因为咱们的夸夸榜,孩子还说看到同学们夸他,他可不能退步!</p><p class="ql-block"> 自此,“专属夸夸本”有了同学、老师的夸赞,成了孩子们的幸福源泉!每天的翻阅、每周的复盘会激励孩子慢慢把优点做成行为,把行为做成习惯,最后把习惯融入自身,“专属夸夸本”帮孩子们守住优点,增强了自信,变成了孩子们的自信加油站。</p> 优秀班主任:江菲芷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文:江菲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排版:郑冉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审核:郑冉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