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印象·刘三姐》是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在2004年投资打造的大型桂林山水实景演出,由张艺谋、王潮歌、樊跃执导,曾开创了中国旅游实景演出的先河,是张艺谋“印象”系列的开山鼻祖。该剧以刘三姐为引,展示广西少数民族风俗风情及漓江周边百家万象。2004年3月20日,《印象•刘三姐》在桂林市阳朔县漓江山水剧场公演,至今已达6500场,由600多名经过特殊训练的演员参与接待观众近1600万人次,整个演出带动阳朔当地的GDP增长5%。</p> <p class="ql-block"> 1961年,电影《刘三姐》诞生了,该影片是在桂林拍摄的,影片中美丽的桂林山水、美丽的刘三姐、美丽的山歌迅速风靡了全国及东南亚,从此,前来游览桂林山水、寻访刘三姐和广西山歌,便成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梦想,刘三姐集团、刘三姐香烟、刘三姐景观园……有关刘三姐的企业、产品、项目不断出现。而以张艺谋、王潮歌、樊跃为总导演,梅帅元为总策划、制作人的桂林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无疑是刘三姐品牌利用的一道浓墨重彩。</p> <p class="ql-block"> 《印象·刘三姐》是桂林山水实景演出,以刘三姐传说为背景,展示广西少数民族风情,开创旅游实景演出先河。</p><p class="ql-block"> 《印象·刘三姐》是一场大型桂林山水实景演出,由张艺谋、王潮歌、樊跃执导,于2004年3月20日在桂林市阳朔县漓江山水剧场公演。这场演出以刘三姐为引子,展示了广西少数民族的风俗风情及漓江周边的自然景观,开创了中国旅游实景演出的先河。</p> <p class="ql-block"> 刘三姐是壮族民间传说中的人物,以其聪慧机敏和歌如泉涌而闻名,被视为“歌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刘三姐她的传说在广西、广东、湖南、江西、台湾和香港等地的69个县市流传,成为岭南地区壮族、汉族、瑶族、苗族、侗族等民族的共享文化。刘三姐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还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美好情怀。</p> <p class="ql-block"> 《印象·刘三姐》以漓江山水为舞台背景,通过七个部分展示了刘三姐的经典山歌、民族风情和漓江渔火等元素。演出中,600多名经过特殊训练的演员参与,营造出一种宏大壮观且极具感染力的氛围。这场演出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对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深度挖掘和传承。</p> <p class="ql-block"> 漓江的夜被刘三姐的歌声点亮,十二座青峰化作天然舞台,渔火与月光共舞,每一帧都是天人合一的绝美画卷。</p> <p class="ql-block"> 她的山歌不是唱给耳朵,而是淌进心里的清泉——从《藤缠树》的缠绵到《对歌》的酣畅,句句都是壮族儿女的血脉回响。</p> <p class="ql-block"> 红如烈火的民族热情,蓝似漓江的浪漫私语,金若渔火的温暖传说……五种颜色泼洒成流动的《刘三姐》,比水墨桂林更摄人心魄。</p> <p class="ql-block"> 600位渔民划破水面的竹筏,不是表演,是生活!当侗族大歌在山谷间炸响,才懂张艺谋说的真正的舞台是这片山水。</p> <p class="ql-block"> 芦笛岩是一个以游览岩洞为主、观赏山水田园风光为辅的风景名胜区,位于桂林市西北郊,距市中心 5 公里。</p><p class="ql-block"> 芦笛岩洞深 240 米,游程 500 米。洞内有大量绮丽多姿、玲珑剔透的石笋、石乳、石柱、石幔、石花,琳琅满目,组成了狮岭朝霞、红罗宝帐、盘龙宝塔、原始森林、水晶宫、花果山等景观,令游客目不暇接,如同仙境,被誉为 “ 大自然的艺术之宫 ” 。</p><p class="ql-block"> 从唐代起,历代都有游人踪迹,现洞内存历代壁画 77 则。</p><p class="ql-block"> 自 1959 年发现并开发后,如今已建有餐厅、茶室、水榭、湖池、曲桥,并设游船,广植花木,成为中外游客游览桂林时必至的旅游热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芦笛岩位于桂林市西北桃花江畔,在光明山的南侧山腰。洞口原长有一种芦荻草,传说可以做笛子,吹出悦耳动听的声音,芦笛岩因此得名。芦笛岩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年代,100万年前这里原是一个古地下湖,由于地壳运动山体抬升,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湖变成了山洞。后来,雨水形成的地下水沿着山体中许许多多的破碎带流动,溶解了岩石中的碳酸钙,变成了含有碳酸根与钙离子的溶液。当地下水从岩石缝隙流到洞中时,二氧化碳溢出,钙离子就沉淀结晶,经过长年的积累形成千姿百态的钟乳石,人们称赞芦笛岩是一座大自然的艺术之宫。远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就有人来芦笛岩游览,芦笛岩的石壁上留下了不少古人的墨迹,但历代都没有开发。芦笛岩于1959年开始进行勘测与建设。1962年正式对游人开放。</p> <p class="ql-block"> 芦笛景区由候山和芦笛岩以及桃花江、芳莲池等水体水景组成,群峰环抱,碧水长流山下芳莲池碧波荡漾,岸柳婆娑,桃花盛开,加上造型别致的水榭、漂浮水面的“睡莲”、以及架连光明山与芳莲岭的天桥,与芦笛岩洞交相辉映,天然成趣,是人们春游渡假、休闲、登临的最佳去处。</p> <p class="ql-block"> 芦笛景区由最美的溶洞——芦笛岩以及桃花江、芳莲池等水体水景和侯山组成,山水相依,构成了一幅秀美的山水田园风光图。芦笛岩洞深 240 米,游程 500 米。</p><p class="ql-block"> 洞内有大量奇麓多姿、玲珑剔透的石笋、石乳、石柱、石幔、石花,琳琅满目,组成了狮岭朝霞、红罗宝帐、盘龙宝塔、原始森林、水晶宫、花果山等景观,令游客目不暇接,如同仙境,被誉为 “大自然的艺术之宫”。</p> <p class="ql-block"> 岩洞内共分“石幔层林”、“天柱云山”、“水晶宫”以及“曲径画廊”四个洞天,有“狮岭朝霞”、“高峡飞瀑”、“原始森林”、“远望山城”、“盘龙宝塔”等20处景点,被誉为“大自然的艺术之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桂林山水甲天下,芦笛美景堪最佳。”芦笛岩是桂林山水一颗璀璨的明珠,芦笛岩位于光明山南侧山腰,洞深240米,游程近500米,是一处景致高度集中、景物极尽造化的神奇游览佳境。在这个奇妙的岩洞中,琳琅满目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石幔、石花拟人状物,惟妙惟肖,构成了三十多处景观,有“红罗宝帐”、“高峡飞瀑”、“盘龙宝塔”、“原始森林”、“帘外云山”、“水晶宫”等,可谓移步成景,步移景换。整个岩洞犹如一座用宝石、珊瑚、翡翠雕砌而成的宏伟、壮丽的地下宫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些千姿百态的钟乳石是由于地下水的作用,溶解了岩石中的碳酸钙,再经过上百万年的沉淀堆积结晶而形成的,所有的景观都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没有一点人工修饰,因此,芦笛岩被誉为“大自然的艺术之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芦笛岩不仅拥有秀丽的景色,还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岩洞内共发现古代壁书一百七十则,不少是文人、僧侣和游览者的题名、题诗,作者来自全国各地,题材以游览记事为主。可见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芦笛岩就已经成为了一个游览胜地。</p> <p class="ql-block"> 芦笛岩年接待游客量居世界岩溶景区之首,开放以来已接待过四千多万游客,有众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外国首脑及政要参观过芦笛岩,其中有邓小平、李鹏、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吴邦国、罗干等领导人,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卡特、德国前总统理查德·冯·魏茨泽克、前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加拿大前总理特鲁多、奥地利联邦议会仪长哈塞尔巴赫博士等180多位外国首脑及政要,他们在参观后被这人间奇景所倾倒,都对景区高度赞誉,由此芦笛岩也被称为“国宾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尼克松夫人称赞岩洞“奇特壮观,就像宫殿一样”。奥地利联邦议会议长哈塞尔巴赫博士夫人在给芦笛岩的留言中写道:“这简直是一个童话世界,非常感谢这令人难忘的经历”。</p> <p class="ql-block"> 芦笛景区不仅拥有秀丽的景色,还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景区内有许多的石刻和壁书,壁书是指古人在岩洞石壁上留下的墨笔题字。芦笛岩壁书共有七十七则,其中唐代五则,宋代十一则,元代一则,明代四则,民国四则,年代无考者五十二则。从壁书记载可知,芦笛岩已发现最早的壁书出自唐贞元8年(公元792年)。芦笛岩壁书有不少是文人、僧侣和游览者的题名、题诗,作者来自全国各地,这说明芦笛岩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游览胜地。除此之外,近代的人文景观还有陶铸碑林、郭沫若题写的石刻《满江红之咏芦笛岩》。</p> <p class="ql-block"> 桂花公社,坐落于桂林市秀峰区诗意桃花湾田园综合体的核心区域。占地面积三十余亩,总建筑面积16000余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桂花公社由桂花文化体验馆、桂花文化主题公园、桂花树下主题酒店、研学实践基地多功能教室四个部分组成。</p> <p class="ql-block"> 迎宾图共分九层,最外层,用桂花树做画框,内层有漓江,象鼻山,逍遥楼,双子塔、靖江王府还有桂花公社等,一位状元正骑着高头大马敲锣打鼓走来。桂林的自然风光、人文建筑都叠加在这一幅画中。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叫“叠彩”。</p> <p class="ql-block"> 2001年,在桂林甑皮岩遗址出土的碳化的桂花种子,经过碳14检测,距今已有一万年历史,是世界上现存在最古老的桂花种子,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桂花金秋盛开,花期很短,这个沉浸式体验厅,结合视觉、听觉、嗅觉全方位的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通过一段5D短片讲述了桂林桂花的故事,展现了桂林满城桂花开时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本草纲目》及许多古代医学书籍中,都记载了桂花的功效,桂花入药、桂花入馔。</p> <p class="ql-block"> 两万颗手工串制的桂花雨,在展厅里变幻着颜色。</p><p class="ql-block"> 在桂林历史上,一共出了八位状元,唐朝的赵观文、裴说、北宋王世则、李珙(武状元)、清朝陈继昌(原名守睿)、龙启瑞、张建勋、刘福姚。而这些状元中,有一位最厉害的,三元及第—陈继昌。</p><p class="ql-block"> 中国科举制度1300年,期间一共出了13位三元及第的状元,一百年出一位的旷世奇才,陈继昌是科举历史上最后一位三元及第的状元(乡试第一名解jiè元;会试第一名会元;殿试第一名状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2888瓶桂花干组成的金光大道,连接着桂林传统食品老字号”金顺昌“的品牌历程与十万级空气净化车间,一条全自动桂花糕生产线。</p> <p class="ql-block"> 桂花公社或桂林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桂林城市礼品展销中心,广西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港澳青少年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桂林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广西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 8日7夜的广西游结束了,打道回府的路上再看一眼云端上的夕阳。再见,桂林!再见,阳朔!再见,北海!再见,百色!再见,崇左!再见,南宁!再见,广西!</p> <p class="ql-block"> 向旅行社为我们提供服务的全体工作人员,特别是两位司机兼导游师傅表示诚挚的感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