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3月24号早乘拼团大巴车,前往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镇远古镇。</p> <p class="ql-block"> 途中路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苗族歌舞之乡”、“中国景观村落”、“奥运之火传奇递唯一苗寨”--郎德苗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朗德非遗一条街”停留约大半个上午, 参观非遗博物馆、苗银饰品手工制作工艺展、银饰品用品展示。</p> <p class="ql-block"> 为我们讲解的长裙苗美女,这一身穿戴就是非遗:头上无论戴着何种花都叫太阳花;身上的百褶裙每一道褶都代表着苗族人在逃亡迁徙过程中经历的磨难,百褶裙也象征着苗族人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p> <p class="ql-block"> 苗寨博物馆内有国家级、省级、县级非遗名录和传承人,我们所熟知的有吊脚楼、苗医苗药、织锦刺绣、银饰品高浮雕和拉丝、苗年节文化等等。这是展示厅中一顶非常精致的拉丝掐丝银帽。</p> <p class="ql-block"> 芦笙是苗族古老的传统乐器,苗族男人都会吹。寨子桥头就是用的芦笙造型,是不是很象枪炮。</p> <p class="ql-block"> 中午在一个叫三棵树的饭店,伴着芦笙品尝了苗家流水宴酸汤鱼,吃了红皮喜庆鸡蛋。</p> <p class="ql-block"> 下午2:40到达镇远古镇。舞阳河在古镇穿城而过,自西向东呈“S”形,形成了“九山抱一水,一水分两城”的独特景观,从空中俯瞰或高远一点看,很像太极双鱼图,也有叫它八卦城。据说这里是风水宝地。</p> <p class="ql-block"> 乘景区交通车直接到镇远博物馆门口,先参观院博物馆,对镇远古镇有一个大概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 5A级景区,占地3.1平方公里。古镇内、外有古建筑、传统民居、历史码头、商会会馆、古戏楼等名胜古迹近200处。</p> <p class="ql-block"> 镇远古城历史久远,是古代中原连接东南亚各国的重要通道和水陆要冲,春秋战国时代就已设建置,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属武陵郡无阳县地,至今已有2200多年。</p> <p class="ql-block"> 镇远,因军事而繁荣兴盛,从汉高祖五年设县起,至宋、元、明、清建州置府,再到民国废府改道,在两千多年历史中,一直是黔东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和兵家必争之地。</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分古境悠远、商埠繁华、历史变迁、历史人物、文化包容、文物名胜、红色镇远、山水福地、今日镇远等章节,非常详细介绍了镇远的发展历史。</p> <p class="ql-block"> 古镇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代表人物有四位:林则徐,1819年途经镇远时写下《镇远道中》;王阳明(明代思想家)1508年被贬贵州时,镇远是他入黔首站与离黔末站,在此写下《镇远旅邸书札》;周达文(革命家),1903年生于镇远,早年组织学生运动,后赴莫斯科中山大学任教,培养了包括张闻天、王稼祥等中共领导人;杨饵辛,传奇医者,以治疗疑难杂症闻名黔东湘西。</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古镇沉积了众多历史文明痕迹。两千多年以来,汉文化与西南少数民族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西方传教人士接踵而来,儒学大师、禅宗诸子、云游道人,竞相在镇远营造殿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镇远是革命老区,1934年9月至1935年末,三支红军队伍三进三出镇远,建立苏维埃政权。抗战期间,镇远诞生了黔东南第一个中共党支部,形成了以镇远为中心的抗日救国运动。</p> <p class="ql-block"> 镇远博物馆内容非常丰富,时间允许的话可以了解的更详细些。后面的屋子里还有一些历史碑刻,匆忙间只拍了张残碑照片。</p> <p class="ql-block"> 出博物馆整条街都是这种徽派建筑, 白墙青瓦,飞檐翘角。街道两侧是各种特色店铺。</p> <p class="ql-block"> 沿青石路往前,就是大河关码头。历史上镇远古镇曾依赖舞阳河作为交通命脉,在两岸共设有5座军用码头,7座商贸码头,以连接街道、兵营及长江水系。</p> <p class="ql-block"> 这是7座商用码头,码头很密集,可见当时的水上运输是何等的繁忙。据说历史上舞阳河码头税收曾占贵州的三分之一。</p> <p class="ql-block"> 大河关码头边一组反映税收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 “厘金局”最早的税务机关。</p> <p class="ql-block"> 舞阳河发源于贵州瓮安县,全长258公里,流经镇远古镇90多公里,最终注入湖南沅江。</p> <p class="ql-block"> 舞阳河被古镇视为“母亲河”,水质保护严格, 河水碧绿清澈,两岸青山绿树与历史古迹交融,形成“山水诗画”的古镇风情。</p> <p class="ql-block"> 依山而建的古建筑与停泊在河中的乌蓬小船,拍到一起就是宁静而古朴的山水画。</p> <p class="ql-block"> 两岸现代化楼房和远处青山拱桥倒映在绿色水面,又仿佛到了江南水乡。</p> <p class="ql-block"> 从大河关码头出来右拐就是闻名遐迩的镇远镖局。</p> <p class="ql-block"> 不愧是旅游大省,将金庸先生笔下的镇远镖局与镇远古镇相关联,使来此游览的人大为震撼!哇,原来镇远镖局在这里呀!</p> <p class="ql-block"> 镇远镖局旁玉屏山风脚下的古街道、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 从大河关码头看向祝胜桥,原名㵲溪桥,又名老大桥,长135米,宽8.5米,高14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黔古驿道上的重要通道,同时又是湘黔公路的必经之道。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为给康熙祝寿改名祝圣桥。</p> <p class="ql-block"> 祝圣桥为七孔拱桥,中间五孔拱跨15米,两边两孔拱跨12米。1936年至1986年,祝圣桥作为湘黔公路桥梁,担负起现代交通运输使命。抗日战争时期,后方物资经此桥运抵滇缅公路,据县志载,每天有一百多辆美军十轮大卡车满载军用物资驶过桥面。20世纪80年代,为保护祝圣桥和青龙洞,公路改道,此桥仅供观赏、人行之用。</p> <p class="ql-block"> 祝圣桥是镇远古镇的标志性古桥,横跨舞阳河,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历经多次重建,现存桥体为清雍正元年(1723年)修复,距今已300余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 清光绪四年(1878年),在祝圣桥上增建魁星阁,寓意滇黔学子进京赶考 ,都能金榜题名一举夺魁,当地老百姓又称其为“状元楼”。民国23年(1934年),魁星楼被烧毁。1986年,魁星楼重新修复。</p> <p class="ql-block"> 魁星阁顺着桥面东西两侧各有一副对联:“人上翠微梯,蓬岛春聆天尺五;客携书画舫,桃花流水月初三”;横批“云汉天章”!西侧面向青龙洞对联:“扫净五溪烟,汉使浮槎撑斗出;辟开重驿路,缅人骑象过桥来”;横批“河山柱石”。</p> <p class="ql-block"> 为应“劈开重驿路,缅人骑象过桥来”诗句,景区在石屏山景区门口即祝圣桥头,立缅人骑象雕塑。</p> <p class="ql-block"> 镇远自古为西南丝路的水陆商埠。元代以来,缅甸使多次往返于这条捷径。光绪二年(1876年)二月,镇远知府汪炳璈上任伊始,亲眼目睹缅甸贡使的象队经过,于是,便有了“缅人骑象过桥来”的联语。</p> <p class="ql-block"> 石屏山位于古镇舞阳河东侧,主峰海拔668米,因形似屏风得名,是镇远古城的制高点,登山可俯瞰太极古城全景。山上山下分布着众多明清古建筑群,如:四官殿、府城垣,天后宫、文庙等。</p> <p class="ql-block"> 从镇远博物馆出来左拐不远就是炎帝宫,看着就比较老旧。 始建于清初,清光绪初年迁建至现在的地址,青瓦顶封火墙,依山就势而建,是镇远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又称“火神庙”,历史上曾是湖南会馆,现兼具历史文化展示功能。</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上镇远古镇经济繁荣,商贾云集,因此商会也多,博物馆有张舞阳河边各个商会会馆的图片,截屏这么一张,有福建、贵州、两湖、江西等等。</p> <p class="ql-block"> 有江西人的地方就有“江西会馆”即万寿宫,就在大河关码头对面,始建于明代中期,是徽派建筑的典型代表,是镇远古镇“八大会馆”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建筑群。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见证了明清时期镇远作为“湘黔门户”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 青龙洞古建筑群,在祝圣桥头镇远县城东,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后经多次维修,至清末扩建形成如今规模。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7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贴崖古建筑园林”。建筑群濒临㵲阳河,多数建筑物分布在长300米,垂直高80米的崖壁上。前临河后依山,融合儒、道、佛三教,体现“天人合一”的风水理念。</p> <p class="ql-block"> 这是在景交车上抓拍到的魁星阁侧面照和舞阳河上另一座大桥。</p> <p class="ql-block"> 跟团游有很多限制。自镇远博物馆到大河关码头,再从大河关码头到祝圣桥,真是匆匆一瞥就结束了在这里的游览,还有很多古迹没有看。听说这里的夜景非常的美,只能遗憾离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