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收藏】纪念那些未正式发行的纸币!

宋大毛

<p class="ql-block">首先要问 : 1966年出版的人民币为什么没有发行…?</p><p class="ql-block">答 : 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称之为文革时期,又名十年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全称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毛泽东主席发动,被反革命的集团利用,给我们的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十分严重灾难及内乱。</p><p class="ql-block">在“文革”期间,我国曾经设计了一些纸币的样稿,印制了一些试验样币。由于“文革”期间的特殊原因,未正式发行,而成为博物馆级藏品。</p><p class="ql-block">1966年,我国正处于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期,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在这样的背景下,1966年出版的人民币并没有发行,这可能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p> <p class="ql-block">一、文化大革命的影响1966年中国爆发了文化大革命,这场政治运动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许多正常的经济活动和计划被打乱,货币发行作为重要的经济行为,也可能受到了影响。​</p><p class="ql-block">二、经济政策的调整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的经济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政府可能根据当时的形势,对货币发行计划进行了调整。由于经济活动的混乱和不确定性,发行新版人民币可能被认为是不合时宜的。​</p><p class="ql-block">三、货币防伪和安全考虑在特殊时期,货币的防伪和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新版人民币在设计和防伪技术上存在不足,可能会被推迟发行,以确保货币的安全性和可信度。</p> <p class="ql-block">四、物资短缺和通货膨胀文化大革命初期,由于生产秩序受到破坏,物资供应出现短缺,通货膨胀压力加大。政府可能担心发行新版人民币会加剧通货膨胀,因此选择暂时不发行。​</p><p class="ql-block">五、战略储备的需要政府可能出于战略储备的考虑,将部分已印制但未发行的人民币留存。在特殊时期,拥有足够的货币储备可以应对突发情况,保障经济稳定。​</p><p class="ql-block">六、具体案例据资料显示,1966年曾计划发行面值100元的人民币,设计稿已经完成,正面图案为三面红旗、工农兵,背面为人民大会堂。然而,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爆发,这一计划最终未能实施。这枚未发行的人民币样稿,成为了研究当时历史和货币文化的重要实物。</p><p class="ql-block">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年-1976年),中国的货币发行计划受到较大影响,除了1966年计划发行的100元人民币外,还有以下货币发行计划被取消或调整:</p><p class="ql-block">1969年100元钞这一张相信很多的藏友都没见过,认为这个可能是某位大能臆想出来的,不是真实存在的。其实它是三版人民币壹佰圆设计原稿,是计划加入第三套人民币一起发行的,它主要以红色为主色调,在被设计出来后,但因当时的国内形势,最终被淘汰了,只是作为样稿被完整保存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正面:工人、农民、士兵形象,象征无产阶级力量。</p> <p class="ql-block">背面:人民大会堂,代表党和政府的权威。取消原因: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国内政治和经济形势动荡,导致发行计划被搁置。</p> <p class="ql-block">1975年2元“军民钞”​​:正面:天山军民骑马保卫边疆,展现军民团结。</p> <p class="ql-block">背面:大型军工产品运输场景。取消原因:文化大革命末期,政治环境依然复杂,货币发行计划被推迟或取消。</p> <p class="ql-block">1975年2元“英模钞”(王进喜版)​​:正面:石油工人王进喜肖像,他是“铁人”精神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背面:石油工业场景。取消原因:由于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政治和经济不稳定,发行计划未能实施。</p><p class="ql-block">1972-1973年人民银行未发行钞票的手绘图,这一套一共包含了7枚,面值从1角、2角、5角、1元、2元、5元到10元。全部都受PMG认证但没有分数,此独一无二的组合。使它在SPINK2020年1月香港-中国币钞中,成交价达到了2160000港元,折合人民币约176万。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它们长什么样子吧。</p> <p class="ql-block">1角:正面:浅红色色调,主题为典型的人群代表,钱币的冠号编号IV VIII IV 0000000。设计继承了第二版人民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背面:主色调为棕、红,中间为大红的国徽,两侧面值数字1和五种语言印刷及大写中国人民银行的拼音、花簇组合。</p> <p class="ql-block">2角:​​正面:色调以绿色为主,主景为著名的南京长江大桥,钱币的冠号编号IX III VI 0000000。</p> <p class="ql-block">背面:主色调为绿、蓝及红色,两侧面值数字2和五种语言印刷及大写中国人民银行的拼音、花簇组合,中上部则是大红色的国徽。</p> <p class="ql-block">5角:​​正面:色调以紫色主,主景为正在使用织衣机工作的纺织工人,钱币的冠号编号I IX V 1973220。</p> <p class="ql-block">背面:色调以紫、棕紫、蓝及红色搭配,两侧面值数字5和五种语言印刷及大写中国人民银行的拼音、花簇组合,中间部则是大红色的国徽。</p><p class="ql-block">曾有种说法是1972-1973年中国人民银行未发行钞票的手绘图纸币中的这枚五角纸币,是唯一一张被周恩来总理审核通过的设计方案的纸币,它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很切合,币的正面正在使用织衣机工作的纺织工人代表了毛泽东主席所说的"妇女能顶半边天”,展示了女性在新中国社会主义中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1元:​​正面:以紫红色的主色调,中国人民银行名称、五种语言及面值1围绕着一对脸上洋溢着微笑农民,位居于钱币中心,钱币无冠号和编号。</p> <p class="ql-block">背面:主要紫红及蓝色组成,色调泾渭分明。面面值数字和置于右上方国徽、大写中国人民银行的拼音、花簇组合为框,展示了为绵绵不断的梯田。</p> <p class="ql-block">正面:以绿色、黑色为主色调,中国人民银行名称、五种语言及面值2围绕着洋溢着幸福微笑的工厂工人,位居于钱币中心,纸币的冠号编号III VI IV 0000000。</p> <p class="ql-block">背面:以浅绿色为底色,红色和墨绿色搭配,面面值数字和置于右上方国徽、大写中国人民银行的拼音、花簇组合为框,展示了生机勃勃的工厂景象。</p> <p class="ql-block">5元:​​正面:以棕色及黑色为主,给人的第一眼感觉它和1960年出版的炼钢5元很像。中国人民银行名称、五种语言及面值5围绕着三名正在工作的炼铁厂工人,位居于钱币中心,纸币的冠号编号III V III 0000000。</p> <p class="ql-block">背面:以淡黄色为背景,绿色和彩色组合的架,面面值数字和置于右上方国徽、大写中国人民银行的拼音、花簇组合为框,展示了忙碌的矿场场景,国徽置于右上方。</p> <p class="ql-block">10元:​​正面:以蓝绿色为主,中国人民银行名称、五种语言及面值10围绕着迈步向前的人群,他们有工人和农民,位居于钱币中心,纸币的冠号编号III V III 0000000。</p> <p class="ql-block">背面:在淡黄色的背景下绿、蓝及彩色为架,面面值数字和置于右上方国徽、大写中国人民银行的拼音、花簇组合为框,展示了人民大会堂外场景。</p><p class="ql-block">其他可能的发行计划,虽然具体细节缺乏公开记录,但文化大革命期间可能还有其他面额或设计的货币发行计划被取消或调整。这一时期,社会动荡和经济混乱使得许多经济活动和计划受到干扰。这些未发行的货币样稿和设计成为了研究当时历史和货币文化的重要资料,反映了特殊历史时期的社会和政治状况。</p><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1966年人民币未发行的具体原因,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文化大革命的社会动荡、经济政策的调整、货币防伪和安全考虑、物资短缺和通货膨胀压力,以及战略储备的需要,都可能导致新版人民币的发行计划被推迟或取消。这些历史事件反映了当时中国复杂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也为我们了解人民币发行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视角。</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网络 文/宋大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美篇号:3739668</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