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情炬 春蚕心】④ 访谈:虚心向学 照亮前行的路

教育即唤醒

<p class="ql-block"><b>昵 称:教育即唤醒</b></p><p class="ql-block"><b>美篇号:26242232</b></p><p class="ql-block"><b>图 片:万晓晨老师</b></p> <p class="ql-block"><b>  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刚宏。</b></p><p class="ql-block"><b> ——出自秋瑾</b></p><p class="ql-block"><b>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空。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志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b></p><p class="ql-block"><b> ——出自顾炎武</b></p><p class="ql-block"><b> 心理健康,人生航行的明灯,照亮前行的路,让我们在风雨中坚定前行!</b></p><p class="ql-block"><b> 目前,新课改背景下,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针对个别健康教育缺失的现象加大了培训教育和管理力度! 2024年的一次出差,我校万晓晨老师参加了漯河市教育局组织的《引领性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使她如沐春风,给我们的校园带来了勃勃生机!</b></p> <p class="ql-block"><b>  一天课余,我找到了万老师,并聊起了心理健康的话题。一提及那次培训,她说,“参加完这次培训,我的内心满是收获与感慨,就像一块干涸的海绵,尽情汲取着知识与智慧的甘霖。”</b></p><p class="ql-block"><b> 首先,她谈到李永鑫教授对当下心理健康政策的解读,真是高屋建瓴!李教授深度阐释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关键地位。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心理预防和危机干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的重要性,为心理健康工作指明了方向。 </b></p><p class="ql-block"><b> 李教授提出的心理健康保健要点,如客观认识自我、人际关系和谐等,不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更是教师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关注和引导的重点。李教授说,“每个人犹如一棵花的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万老师说,听之,感慨颇深,也让她对学生的成长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耐心。她更加认识到,作为教师,我们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只有细心呵护,才能静待花开。</b></p> <p class="ql-block"><b>  我校心理教师、国家级心理咨询师万老师非常虚心向学。一场精彩的报告让她更专心投入到学习之中。</b></p><p class="ql-block"><b> 接下来,林哲老师以《一个改变我生命的“来访者”》深情导入,具体又别开生面讲起:“助人者自助;作为心理老师,我们虽然孤独,但肩负着守护学生心灵的重任。我们要学会悦纳自我,爱自己,才能更好地去关爱学生。只有我们自身内心强大、充满爱,才能给学生传递温暖和力量。”林老师说的这段话,万老师说记得特别清楚,她说,“我不纠缠我已经做错的,我不苛求我做不到的,我深刻的理解我自己,我全方位的接受自己,停止与自己对立;停止对自己的挑剔和责备。无论我现在的状况如何,我选择尊重自己的生命的独特性。停止苛求自己;允许自己犯错,承担后果,弥补过失;不贰过(一个错误不犯两遍),停止否认和逃避自己的负性情绪;不压抑,不否认,不掩饰—解决它,无条件的接纳自己,爱自己,我值得我爱,我配得我爱。不能选择时,随遇而安;拥有可能时,力争精彩。遇到问题:面对它,接受它,解决它,放下它。”多么积极向上的老师!这样老师孕育下的莘莘学子,也一定能茁壮成长、枝繁叶茂!</b></p> <p class="ql-block"><b>  万老师谈的第三位老师是索涛教授,索教授以《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和谐相处》为题进行了讲解。万老师说,“索教授让我了解到孩子进入中学时期后,其身心发展变化进入了迅速的时期,是人生中至关重要的时期,也是学生个性塑造和形成的关键阶段。一方面,由于学生心理发展的内在矛盾及情绪的不稳定性,加之缺乏对外部压力适当的放松;另一方面,再加上受到外界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许多的心理问题会在中学阶段出现。索老师通过简单分析中学生心理问题出现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应对策略,从而给我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以启迪。我要在工作中时刻关注到学生的心理问题,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当作教学的重点任务来完成,实现学校教育的育人目标。”多么有情怀的老师,心若向阳,何愁花开?</b></p> <p class="ql-block"><b>  万老师的发言滔滔不绝,如数家珍,可见对专业的学习研究用情之深。她最后一个讲述的,是关于崔爱善老师的“教师自我成长”团体心理辅导。称这是一次奇妙的自我探索之旅。万老师说,“辅导中,我正视了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也从同伴身上学到了很多。这种体验让我更加坚信,只有不断完善自己,才能在教育教学中遇见更好的自己,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b></p> <p class="ql-block"><b>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空。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志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b></p> <p class="ql-block"><b>  一次深度的培训,就是一次思想的洗礼。万老师动情地说,“专家们的分享让我深刻认识到,心理健康对师生都很重要。今后,我会把培训所学、所悟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知行合一,塑造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关爱成长,努力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b></p> <p class="ql-block"><b>  万老师是一位年轻漂亮、阳光上进的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她很热爱自己的专业,除积极认真参加各级培训学习,她还自购了《人格心理学》等书籍,工作之余悉心研究,并圈点勾划做好笔记;每逢周一至周五中午或课间,一遇到“问题学生”,她总是在心灵氧吧(心理咨询室)因材施教,促膝谈心,给予学生心灵鸡汤。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直到“问题学生”的彻底好转,并恢复正常!现在的她,忒有耐心、恒心!成了班主任老师的好帮手,成了学生成长的知心朋友!同时,因为她和我校心理咨询师团队的执着坚守、倾情奉献,成绩显著,我校荣获河南省“家校共育示范校”!</b></p><p class="ql-block"><b> 在教育教学中,心理健康的知与行,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然有的人往往知而淡行,或知而忘行,或行而不实,终致事倍功半,徒劳无益。当今社会,师者担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为建设教育强国增砖添瓦!我们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人人知,个个行,知行合一,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音乐:《心愿》草原歌曲</b></p><p class="ql-block"><b>素材提供:万晓晨</b></p><p class="ql-block"><b>编辑:教育即唤醒</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