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喝茶的学问

黄加顺

<p class="ql-block">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慈禧太后曾言:“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中国茶不仅深受国人喜爱,更逐渐赢得世界各地不同阶层、年龄段人们的青睐。这不仅因为茶叶风味独特,还因其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无机盐等。其中,茶多酚因其强大的抗氧化性而备受推崇,它能延缓衰老,抗炎抗菌,预防心血管疾病,被誉为“抗癌卫士”。此外,茶叶中的咖啡因可提神醒脑、增强代谢、提高运动耐力。茶叶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它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生活品味。</p><p class="ql-block"> 当下,许多老人对茶叶情有独钟。然而,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有所下降,因此在茶叶选择、泡茶方法、喝茶形式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老人们仍需多加留意。</p><p class="ql-block"> 第一,茶叶的选择</p><p class="ql-block"> 老人选茶应兼顾口味与体质。若一年四季手脚冰凉,建议选择红茶,可搭配桂圆、红枣、枸杞,这些食材不仅暖胃驱寒,还能补气血。对于“三高”老人,黑茶(如普洱茶)是不错的选择,其温和醇厚,有助于消化、降血脂。若常有便秘或易上火的情况,则适合绿茶、新白茶或乌龙茶,这些茶性寒凉,但胃寒或腹泻者应避免饮用。</p><p class="ql-block"> 第二,泡茶的方法</p><p class="ql-block"> 冲泡绿茶和乌龙茶时,水温以80℃左右为宜;而红茶和普洱茶则需用90℃以上的水,采用高冲低倒的方式,让茶叶翻滚释放香气。冲泡次数应根据茶类特点而定,如“一道水,二道茶,三道四道是精华”,铁观音可泡7~8道而不失风味,而某些茶过度冲泡不仅味道变淡,还可能释放重金属。泡一壶好茶,需在泡茶过程中细细体悟,方能达到“茶入水、水含香、回甘持久”的境界。</p><p class="ql-block"> 第三,喝茶的方式</p><p class="ql-block"> 老人喝茶可简单亦可讲究。简单者,可用保温杯或大杯子直接冲泡;讲究者,可用盖碗、紫砂壶等传统茶具,如喝功夫茶、乌龙茶时,通过“温杯、洗茶、冲泡”等步骤慢品茶香;若偏好养生茶,则可用陶壶、铁壶煮茶,茶汤更为醇厚。</p><p class="ql-block"> 第四,喝茶注意事项</p><p class="ql-block"> 老人喝茶以淡茶为主,一般饭后1小时再喝。贫血者需饭后2小时再饮;心脏病患者应限制茶量,以免引发心律不齐;骨质疏松者可选择普洱熟茶;胃溃疡者切忌浓茶,以免刺激胃酸分泌;服用抗生素(如四环素、阿奇霉素等)者,服药前2小时不宜喝茶;神经衰弱或失眠者,睡前切忌饮茶,以免彻夜难眠。此外,隔夜茶最好不喝。</p><p class="ql-block"> 总之,老人喝茶应遵循“温和、适量、适时”的原则,通过合理饮茶,既收获健康,又享受茶文化的乐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