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寓山神仙游” 之三 《漫步古徽道》

顺龙

<p class="ql-block">  在仙寓山的深山密林中,有一条沉睡已久的曲折蜿蜒的千年古道近来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它就是榉根岭古徽道。 </p><p class="ql-block"> 这条古道古称“徽饶通衢”,它是古时安徽省的徽州通往江西省饶州的一条省际大道,亦即“国道”,当 地人又称之为“徽池古道”。</p><p class="ql-block"> 这条古道曾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古道之一。2004年列入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不少游客前来这条古徽道徒步穿越,追寻古徽商的足迹,饱览古徽道沿途的壮丽风光。</p> <p class="ql-block">  进入古徽道,须乘坐游览车盘旋于绵绵大山中。沿途远望漫山遍野榉树花盛开,黄绿相间,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  途中有一观景台,让游客们下车拍照。</p><p class="ql-block"> 极目远眺,远处峰峦叠嶂,如大海一样波澜壮阔,江山如此多娇,令人胸襟开阔!</p> <p class="ql-block"> 古道大部分都是由这样的青石板铺成,每块石板长约1.5米,宽约0.5米,厚约0.1米,已经被岁月风雨和行人足履磨砺得光滑如玉,在阳光下非常耀眼。</p><p class="ql-block"> 这段古道最早修建于唐朝,清嘉庆三年重修,杠梁桥旁的《重修碑记》上有文字记载。</p> <p class="ql-block">  从榉根岭垭口下行30米左右就是著名的战略要地榉根关了。这里地势险要,视野开阔,加上坚固的工事支持,进可攻,退可守,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此处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p><p class="ql-block"> 据史书记载,为抢占这个军事要塞,曾发生过大大小小战役10多起,其中最有名的是清军与太平军在此地的争夺战,太平军兵分三路并以10倍的兵力进攻驻守在这里的清军曾国藩部队,血战三天三夜才攻破榉根关,一路杀到清军祁门总督府。现存的关隘为曾国藩为抵御太平军所建,城门和石长城均为青石板砌成,长城遗址总长约为14公里。</p> <p class="ql-block">  古道沿途有许多的古亭、古客栈、古桥梁、古庵堂遗址,这些见证古徽道昔日繁华的建筑大多湮灭在无情的历史岁月中,有的只剩下残垣断壁。</p><p class="ql-block"> 大约相隔三华里左右,就有一座横跨古道而建筑的石亭,从北而上第一座石亭冠名“古稀亭”,建于清宣统二年,相传是由一位古稀老人筑亭施茶而得名。亭子的立柱和墙面全部是条形石块砌筑,面积约有十个平方米,顶部历经风霜雨蚀已经不复存在,倒是墙面四周爬满的绿色藤萝,见证着这座古石亭的历史厚重。</p> <p class="ql-block">  “玉泉亭”前方有一古井,井口直径约30厘米,传说是“八仙”之一的铁拐李为解樵民之渴,用铁 拐捣石而成,如今玉泉古井仍然可见泉水汩汩,清澈明净,终年不枯。榉根岭从南至北,有“圆通茶庵”、“启源亭”、“玉泉亭”、“古稀亭”等四座茶亭遗迹。</p> <p class="ql-block">  茶亭是当地人供过往商贾和行旅之人歇息、喝茶而捐建的,它体现了古徽州人积善行德的传统美德和淳朴的民风,也为今人考察古徽州茶文化提供了史料实物。</p><p class="ql-block"> 榉根岭“徽池古道”是我国目前除茶马古道以外的又一条保存最完好,沿途生态环境最优美的徽商古道。</p>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行走在这条古色古香,古韵尤存的石板道上,眼前仿佛能浮现出当年古徽道上车水马龙般的繁忙景象,心中能体味出历史巨变,时空转换的无穷韵味!</p> <p class="ql-block">   我喜爱寻幽探古旅游,徽州古道的徒步游使我能够感触厚重历史,抚摸沧桑岁月,是此次仙寓山神仙游的意外收获,喜不自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