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开题论证培训,赋能教育科研新征程——2025年湖南省“十四五”教育科研课题开题论证与培训活动纪实

天天向上

<p class="ql-block">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科研兴教理念日益凸显的当下,教育科研成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2025年5月7日,一场意义非凡的学术盛宴——湖南省教育学会“十四五”教育科研课题开题论证与培训活动,在宁乡一中滨江中学盛大启幕。此次活动汇聚了众多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一线教师,围绕教育科研课题展开深入探讨与交流,为教育科研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p><p class="ql-block"> 活动当天,宁乡一中滨江中学气氛热烈而庄重。长沙市教科院规划室主任潘勇、理论研究员蔡星,湘江新区教师发展中心书记谢福胜,宁乡市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潘道正等领导专家亲临现场,为课题开题论证与培训工作把关指导。</p> <p class="ql-block"> 学术盛会启幕</p><p class="ql-block"> 活动由宁乡一中滨江中学文思琦老师主持</p> <p class="ql-block">  活动分上午场和下午场。滨江中学周政科校长和袁晓东校长先后致欢迎辞,表达了对各位专家和同仁的热烈欢迎,同时也充分彰显了学校对教育科研工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为此次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 多元课题展示</p><p class="ql-block"> 在开题汇报环节,十一个课题组依次登场,带来了涵盖多领域、多角度的精彩开题报告,展现出教育工作者们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研热情。</p><p class="ql-block"> 白马桥街道滨江小学何潼芝老师的《中小学学生写字姿势不良现状成因及纠正措施研究》,聚焦于当下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不正确写字姿势问题。研究通过深入剖析不良姿势的成因,结合姿势不良引发的近视、脊柱侧弯等健康隐患,提出一系列多维度的纠正方案。该课题旨在改善学生的书写习惯,为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和规范化书写教育提供坚实的实践依据,体现了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身心健康的深切关怀。</p> <p class="ql-block">  梅花中学何爱芝老师的《中小学生近视防控研究》,针对我国中小学生近视率持续攀升的严峻形势展开。课题深入分析遗传、环境(电子产品使用)、行为(不良用眼习惯)等核心诱因,制定科学的防控方案,并通过对照实验验证措施的有效性,目标是形成可推广的区域性近视防控模式,切实降低学生近视发生率,守护青少年的视觉健康,这一研究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社会意义。</p> <p class="ql-block">  城郊街道三联小学吴升华老师的《小学教学评一体化实施策略的研究》,致力于探索教学评一体化的有效实施策略。通过逆向设计、目标导学、适时评价等方法,推动教、学、评的有机结合,以提升教学效率,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助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该课题对优化小学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p> <p class="ql-block">  大成桥镇中心小学陈志华课题组的《农村小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研究》,立足农村小学教育实际,聚焦农村小学生自主学习及管理能力的培养。研究旨在探索出符合农村教育特点的策略与方法,为农村小学提供可操作的实践路径与评价体系,对促进教育公平、提升农村教育质量、推动乡村教育振兴具有深远的理论与实践意义。</p> <p class="ql-block">  滨江中学吴英老师主持的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教学实践研究》,再次从文化传承与英语教学融合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深化研究。课题以文化自信为导向,系统挖掘英语教材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点,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与语言能力,为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传播与发展提供新的实践模式。</p> <p class="ql-block">  滨江中学雷迎辉老师的《县域初中物理跨学科活动的开发与实践》开题报告,详细阐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目标、内容与方法,强调了跨学科活动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对县域初中物理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p> <p class="ql-block">  玉潭街道第二实验小学陈帅华老师的《基于经典诵读的小学低年级语文文化自信培育策略研究》,针对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文化自信培养不足的问题,以经典诵读为突破口,提出“诵经典·悟文化”、“演经典·体情感”、“融经典·促实践”等七大培育策略,并结合多元评价方式,旨在让低年级学生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提升语文素养,探索出可推广的低年级语文教学模式。</p> <p class="ql-block">  玉潭街道康宁小学的周玲老师的《家校合作开展阅读活动的研究》,聚焦全民阅读战略下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的现实困境,尤其是家长指导缺位的问题。课题明确了研究目标、内容与步骤,致力于构建家校阅读新范式,为儿童的精神成长搭建更广阔的平台,对促进家校协同育人、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  巷子口镇中心小学的李家欢老师的《基于乡土文化的乡村小学自主习作实践研究》,立足乡村小学自主习作教学,充分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将地方民俗、传统技艺、自然风貌等融入习作实践。通过这一研究,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自主写作能力,传承乡土文化基因,提升乡村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与文化自信,助力构建富有地域特色与文化底蕴的乡村教育新范式。</p> <p class="ql-block">  金洲镇望龙小学周铁辉的《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小学生养成教育的研究》,通过开发校本课程、创新德育活动等方式,将经典诵读与学生行为习惯培养深度融合,探索传统文化赋能德育的新样态,旨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格与行为规范,提升人文素养,为德育工作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p> <p class="ql-block">  双江口镇双江小学彭建辉老师的《家校社协同培育农村学生科技创新素养的研究》,着眼于创新人才培养,探索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协同合作的科技创新教育模式。该课题对培养农村学生的科技创新素养、推动农村教育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探索价值。</p> <p class="ql-block"> 专家精准指导</p><p class="ql-block"> 各课题主持人对研究问题、概念界定、目标、内容、步骤与措施等进行了详细汇报。专家们对这些课题给予了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选题的实践价值、前期准备工作的扎实程度以及清晰的研究思路。同时,专家们也从专业角度出发,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指导意见。</p><p class="ql-block"> 谢福胜书记提出,课题标题应简洁,成果表述要精准,文献综述突出关键与理论依据,目标清晰、方法明确、概念精准,多学科找支撑。</p> <p class="ql-block">  蔡星研究员建议,实操周期 1.5 - 2 年,留半年完善成果,可分解课题,重视过程资料,中期评估分工量化,成果标注清晰,研究常态化,每月团队交流。</p> <p class="ql-block">  潘道正主任对课题的正式开题表示祝贺,强调课题对校评影响,要求分工明确、选题细化、方法清晰,一年后中期汇报,注重与信息技术融合,修改报告、查文献、明概念。</p> <p class="ql-block">  此次开题论证与培训活动,为各课题组指明了研究方向,为提升课题研究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专家们高屋建瓴的指导,让课题组成员们对研究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与更明确的规划。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这些课题将在教育科研领域绽放光彩,产出丰硕的成果,为湖南省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推动教育科研迈向新的高度,书写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