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宫 <p class="ql-block">永乐宫始建于公元1247年,原建在芮城县西南20公里的永乐镇,吕祖的出生地。50年代末国家修建三门峡水库,永乐宫被规划在淹没区内,经批示,由国家水利部拨款220余万,从1959年至1965年,将永乐宫原物原貌搬迁至县城城北2公里的西周古魏国都遗址保存。</p><p class="ql-block">2023年12月,山西省永乐宫壁画保护研究院与运城学院联合成立的永乐宫文物保护研究中心揭牌。</p><p class="ql-block">永乐宫保存了四座巧夺天工的元代木结构建筑,殿内存有1000平米的元代壁画,分布在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中。</p><p class="ql-block">永乐宫是中国现存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道教宫观,为全真道教三大祖庭之一。</p> 关帝庙 <p class="ql-block">解州关帝祖庙,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常平关帝家庙,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常平村;关帝祖陵,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常平村南方的中条山石磐沟内。解州关帝祖庙南临条山,北依银湖,总占地面积达26万平方米;常平关帝家庙距解州祖庙8千米,总占地面积达1.5万平方米。南依中条山,北临古盐池;关帝祖陵景区占地3000亩。</p><p class="ql-block">解州关帝祖庙创建于陈、隋(557—618年)时期;常平关帝庙始建于隋朝,至金代始成庙宇。</p> 关公大刀面 <p class="ql-block">关公大刀面得名于其切面工具——仿照关羽"青龙偃月刀"打造的特制大刀,刀身纹有青龙图案,长度可达98厘米,重量达23斤。这种设计源于运城作为"关公故里"的地域文化,制作者通过面食技艺表达对关羽忠义精神的崇敬。其工艺可能受到河南兰考大刀面的影响(后者起源于宋代,曾作为清代宫廷贡面),但融入了鲜明的关公文化符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