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复博物馆———‍中国国第一个私人博物馆 ‍收藏人马未都

灯火阑珊

<p class="ql-block">“观复”出自《道德经》第十六章“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意为观察万物循环往复的本质,体现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承理。马未都先生以此命名意义深远。</p> <p class="ql-block">很久就想参观马未都先生的观复博物馆,欣赏他几十年收藏的藏品,今天终于如愿以偿。</p> <p class="ql-block">观复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家经政府批准注册的私人博物馆,由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于1996年创办,1997年正式对外开放。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私人博物馆发展的开端,在文化遗产保护和民间收藏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p> <p class="ql-block">馆藏特色</p><p class="ql-block">观复博物馆以中国古代艺术品收藏为核心,涵盖多个门类:</p><p class="ql-block">1. 陶瓷:历代瓷器精品,如宋代五大名窑、明清官窑等。</p><p class="ql-block">2. 家具:明清古典家具为主,展现中国传统木作工艺与审美。</p><p class="ql-block">3. 门窗:独特的中式建筑构件专题收藏。</p><p class="ql-block">4. 金属器物:包括铜器、景泰蓝等。</p><p class="ql-block">5. 玉器、文房用具:古代文人雅士的精致器物。</p><p class="ql-block">6. 临时展览:常举办专题展,如佛教艺术、中西文化交流等。</p> 陶瓷馆 家俱馆 佛教 <p class="ql-block">观复博物馆的猫</p><p class="ql-block">‍观复博物馆的猫是这里的一大特色,它们被称为“猫馆长”,既是博物馆的“萌宠代言人”,也是游客心中的“文化网红”。</p><p class="ql-block">关于“猫馆长”的有趣细节:</p><p class="ql-block">1. **来历**:馆内的猫大多是流浪猫,被博物馆收养后成为“正式员工”,每只猫都有自己的名字和“职位”,比如“馆长”“副馆长”或“保安队长”。 </p><p class="ql-block">2. **日常角色**:它们在馆内自由活动,或慵懒地趴在展柜旁,或穿梭于庭院中,以天然萌态拉近观众与博物馆的距离,成为参观体验的一部分。 </p><p class="ql-block">3. **文化符号**:这些猫被赋予拟人化的身份,比如已故的元老级“猫馆长”花肥肥(黄白猫)、高冷的黄枪枪(黄猫)、憨厚的蓝毛毛(蓝猫)等,甚至还拥有专属的文创周边(如明信片、徽章)。 </p><p class="ql-block">4. **人文关怀**:博物馆为猫咪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定期体检,游客可互动但需遵守“不打扰”原则。它们的悠然自得,与古色古香的展品形成奇妙反差,仿佛在诉说“历史也可以很温暖”。</p> <p class="ql-block">观复博物馆的参观体验令人难忘!馆内陈列的明清家具典雅大气,瓷器玉器精巧绝伦,门窗展区更将传统建筑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作为中国首家私人博物馆,它既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又充满鲜活的文化气息——文创设计别致,猫咪“馆长”可爱亲民,仿佛古今在此悄然对话。这里不仅是艺术品的殿堂,更是触摸传统文化的生动课堂,值得细细品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