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优课,成长自我 ——《做情绪的主人》观课反思

博野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

任翠霞老师:精准发力,方可绽放光彩<br>今天观看的这节心理视频课,使我对心理课有了些许认识。<br>说实话,心理课上什么,怎么上,是一直困扰我的一个难题,怕上成班会课,更怕上成说教课。在网络上看了些许资料,我也渐渐了解到了:心理课重引导,重参与,重体验,让学生实现自我的心理历程的成长,进而提升自我心理的调节能力,以便适应今后的学习和生活。<br>今天的心理课,又在我浅薄的认知上增添了一笔新,那就是精准发力,心理课才可以绽放精彩。<br>首先,心理课的涉及内容要符合学生需求。<br>一节好的心理课,首先应该是适合的。这个适合不仅仅是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更应该是学生当下最为需求的。只有被需求的心理引导,才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仔细体验,从而学习到必要的心理调节技能。这节心理课,我觉得正是孩子们所需求的,他们这个年龄阶段就是要体验情绪,进而学习掌控情绪的技能。<br>其次,教学目标要具有针对性。<br>所有的课程活动都要精心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针对性越强,学生们的受益就会越大。此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简洁,有针对性,师生们在活动的过程中有条不紊的落实了教学目标。<br>最后,心理活动的设计也要精准。<br>不同的年龄阶段要有不同的活动设计,这节课的年龄小,活动设计的就有趣丰富,有助于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活动,同时活动的趣味性也有助于引导学生们在活动中捕捉到内心的感受,体验到情绪的变化。<br>假如让我评分,我觉得我会打92分,我欣赏于教师亲和的教态,温柔的语气和动作,更折服于她教学设计的层层递进,使得学生在超高的参与度上有着更多的成长体验。 《做情绪的主人》观课反思<br>甄捧:这节针对小学生的情绪课程倡导的理念具有积极意义,主题较明确,整个环节的设置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点,我打85分。<br> 本节课有老师的讲解、引导、提问,有学生们的体验、互动和分享等。既有小组的活动线,也有个人认知、感受的情感线。<br> 课堂中的活动非常贴合学生,有选代表参与摸球的好奇,有大家齐唱、齐拍手的氛围共鸣,也有画情绪时的涂鸦表达,看视频听故事的情境体验和自由分享。老师在课堂中多次鼓励、肯定、赞赏孩子,给更多孩子表达自我的机会。<br> 另外,老师非常注重提问、追问等。如“你确定会摸到红球吗?如果不是,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再如“你遇到不良情绪会怎样?……还有吗?”<br>  总之,这节课我很有收获。从观课到思考,我也要努力把自己的课上好。学是为了不断地提升,上课的老师和孩子们就如一面面镜子提醒我做好自己。 魏坤霞:这节课我想打分九十,大部分环节设置的很好。<br>开头的导入以歌曲导入,结尾以歌曲结束,形式首尾呼应,比较新颖。<br>抓幸运球的环节引出课题,情绪,学生们在游戏中把整节课的场暖了起来。抓球的时候随机采访学生感受,不管是抓球的同学还是同组的同学,都有参与。根据学生的反馈,适时引出四大情绪。<br>带着问题观看小视频,让学生了解如何发现情绪。<br>我的情绪彩虹环节,我觉得有点效果不太好,有的学生分享出来的,像是加工好多次的效果,而且有的学生没有画彩虹,回音有点大,有些学生的分享听不太清楚。<br>最后通过老太太“卖伞卖布”,小朋友心情,还有什么方法等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说出情绪管理小妙招。<br>最后,你的情绪彩虹解决了吗?将问题当堂解决。<br>整节课环环相扣,活动丰富多样,学生在体验和参与中情感得到升华。主题针对性比较强,针对情绪,围绕情绪问题开展。 代秀云老师:这节评分89分。教师以歌曲孤勇者作为课前热身的前奏,符合学生当下所学流行歌曲,立刻学生的兴趣就上来了。以摸幸运球作为热身活动,每个小组推举一人去抓奖。(在推举的过程中有点乱)当他们摸到不同颜色的球之后,随机进行了采访。在采访过程中平等的关照到了每个同学,让他们体验并分享了自己体验的情绪。从热身活动很自然的就引入了本课的主题内容,每天都会经历很多事情,我们的情绪时刻在变化。此时,让有小任务的同学进行了情绪气象台的拍手歌。做到了前后呼应,并使其紧张的情绪得到了缓解。然后介绍人的情绪有喜怒哀乐。让同学们利用固定的句式“当……的时候。他是……”固定句式去叙述情绪的存在。学生回答时教师追你是通过什么知道他的情绪的?孩子们概括出了通过表情和动作。在绘制完情绪彩虹之后,让学生进行分享。学生分享完后,老师指出了人的情绪有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他们各有好处和坏处。并由一个卖伞的故事引出了如何处理消极情绪?学生们群策群力,总结出了改变认知、合理宣泄、运动等方法,在课堂中自然的生成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老师为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让学生们简单的写了下来,以加深印象。最后以拿破仑的话进行结尾。整节课环节相扣、课堂生成自然顺畅,主题突出。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李双妹:这节课我打96分。这节课主题明确,始终围绕要达成的目标开展活动,老师用问题做引线,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核心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并说出来,而且提出问题让学生解决,这样引导他们在课堂上就解决了问题,同时检验了他们的学习效果。整节课师生投入感强,学生参与率高,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