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苗卫东</p> <p class="ql-block">一晃邓丽君离开我们已有30年了,1995年5月8日,她病逝于泰国清迈,年仅42岁。</p><p class="ql-block">知悉邓丽君这个名字,还得回溯到上世纪1979年的冬天,我有一位广东的朋友,早在七十年代初便远赴香港(我都怀疑他是偷渡过去的),而后在那里成家立业,小生意做得颇为红火。他给我寄来了两本香港明星挂历,翻开封面,邓丽君的倩影便映入眼帘。这两本小小的挂历,在我们单位还掀起了一场不小的波澜,很多人好奇我咋还有这"海外关系"?而那些集邮爱好者更是天天在身边纠缠不休的索要香港邮票。现在想想有点后怕,若时光倒退三年,那时候"文革"尚未结束,我这个事恐怕得摊上大事了,绝对难逃一番审查。而正是通过这挂历,让我知道邓丽君是一位有影响的歌星,再后来,大院里有几位北京兵弄来了她的磁带,我也曾聆听过几次,坦白讲,那时候她的歌声虽然让我感到新颖,但并未达到如痴如醉的状况,真正喜欢上她的歌,是在倾听了她1982年在香港举行演唱会录音后,它让我由喜欢上升到了崇拜,并一直到现在亦是如此。</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邓丽君的歌声,宛如一泓清澈的泉水,缓缓流淌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心田,也润泽着那青春无悔的岁月所留下的泪痕。我们知道邓丽君是一位华人歌手,但发现,<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她演唱的众多歌曲中,日文歌曲的数量仅次于中文歌曲,她</span>对日本歌曲似乎独有情中,怀有深厚的情感,甚至成为她音乐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与日本著名音乐制作人舟木稔先生密不可分,是他发现了邓丽君的非凡潜力,以日本音乐商业模式精心雕琢,将她打造成一颗璀璨的明星,邓丽君的事业在日本率先达到巅峰,进而风靡全球,成为一位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华人歌手。<span style="font-size:18px;">从这点来看,</span>邓丽君"不忘初心",涌泉相报也是可以理解的。</p><p class="ql-block">为此,我们不应以狭隘的民族情感去评判这一现象,更无需过分在意她演唱了多少日本歌曲,毕竟,在这开放的世界里,各国文化艺术之间本就相互贯通、借鉴与包容。</p><p class="ql-block">何况,作为一名日本人,去“捧红”一位华人歌手,这不仅需要超越常人的眼光,更需具备宽广如海的胸怀与格局,这跨越文化国界的欣赏与支持,是音乐无国界的最佳诠释,也是对艺术至高追求的生动写照。</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作为一名乐器爱好者,我对邓丽君歌曲中的配器艺术尤为倾心。日本在流行音乐配器领域的造诣,堪称天花板级水平,尤其在民族乐器的融合上,更是展现了极致的匠心与智慧。基于此,邓丽君所演唱的歌曲,配器大多由日本音乐人精心编排,并巧妙的融入了大量日本流行音乐元素,从而形成了独具韵味的艺术风格,令人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然而,在流行音乐配器方面,我们起步较晚,因此日本及港台地区的配器手法确实为我们带来了深远的启发,这些手法不再是单纯的炫技变幻莫测的节奏与和弦演奏,更是通过对乐队演奏织体的精心构建,以及运用复调理论对伴奏乐器进行巧妙编配,赋予了流行音乐无尽的色彩感,流行音乐之所以能够风靡全球,与其说是歌手的演唱打动了观众,不如说是其新颖的配器模式与听众产生了心灵的共鸣。</p><p class="ql-block">战后,日本音乐教育体系深受美国文化影响熏陶,但他们并未简单的采取“拿来主义”的办法照葫芦画瓢,而是在模仿中融入自身特色,创新了一条独具日本个性的音乐体系,宛如对美国体系的一次优雅“变奏”。配器亦是如此。</p><p class="ql-block">需要指出的是,在邓丽君的举办的演唱会上,乐队往往由日本与香港的音乐人携手打造,共同编织了一场跨文化的音乐盛宴。其中,指挥、鼓手和电贝司更是以日本音乐人为核心,充分展现了其精湛的演奏技艺和在配器领域的卓越水平。此外,他们还深入研究中国民族乐器特性,巧妙地将二胡、筝、竹笛、三弦、琵琶及锣鼓等传统国乐融入轻音乐队中,为演唱会增添了独特的东方韵味。</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若要论及邓丽君的哪一首歌让我铭刻于心,那无疑是日本歌曲《星》。遗憾的是,至今尚未寻得此曲在录音棚中录制的版本,仅存的是上世纪80年代初,她在香港伊丽莎白体育场演唱会的现场演唱。我一直认为,听音乐会的最佳体验,莫过于亲临现场,因为那里的音乐效果更具穿透力与震撼力。但,就这现场版的演唱效果而言,邓丽君已将日本原唱以及其他翻唱者远远甩在身后,尤其是乐队频繁运用定音鼓烘托气氛,使得轻音乐队的伴奏展现出交响乐队的磅礴气势。</p><p class="ql-block">邓丽君演唱的歌曲多以抒情为主,而这首《星》却让她演唱的充满了激情,<span style="font-size:18px;">她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将这首充满日本韵味歌曲与自己的风格完美结合,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听觉体验,这种创新精神,正是她能够在音乐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原因之一。同时,</span>也是她所演唱的歌曲中,音乐内涵颇有深度的一部作品,它<span style="font-size:18px;">诠释了什么叫人生要不断奋斗与前行的哲理。邓丽君</span>演唱日本歌曲的方式可谓独树一帜,无人能及,更难能可贵的是,她还将众多日本歌曲的歌词翻译成中文,通过她那动人的歌声,让广大的华人领略到了日本音乐文化的魅力。</p><p class="ql-block">几十年过去了,每当夜幕降临,仰望星空时,总会想起邓丽君演唱的这首《星》,那悠扬的旋律,仿佛将人带入了一个梦幻的世界,没有烦恼,没有忧愁,只有音乐带来的宁静与美好,尤其是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她的歌声能抚平太多人的焦虑,并找到内心的平安——那才是永远<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p class="ql-block">另外一首便是《原乡人》。在邓丽君众多令人回味的经典曲目中,《原乡人》无疑是一首意境深远、纯净至美的佳作,其歌词蕴含深邃情感,曲调则韵味悠长,二者相辅相成,共同营造出一种难以言表的艺术美感。</p><p class="ql-block">我个人认为,在邓丽君众多的该曲演唱版本中,1982年香港演唱会的现场版尤为令人称道,她以炉火纯青的演唱功底,将歌曲的情感诠释得淋漓尽致。值得一提的是,创作团队巧妙地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融入其中,通过精妙的配器与乐队伴奏,赋予了歌曲充满乡土乡情的韵味。邀请日本鼓手与电贝司乐手的加入,对把控乐队节奏,增添氛围感染力等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笛子、二胡与三弦等民族乐器的巧妙穿插,则如同点睛之笔,为旋律增添了无尽的美感。这些传统国乐与现代轻音乐队的完美结合,也让听众深刻领略到了音乐的无穷魅力和迷人风采。</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当邓丽君的歌曲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如潮水般涌进到我们这个社会的时候,那个年代还没有互联网,音乐的传播更多依赖于磁带和电台,包括我都是死皮赖脸的借人家的"砖头"(一种单卡录音机)来过把瘾。而邓丽君的歌声正是通过这些媒介,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无数人心中的经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众所周知,邓丽君一生中演唱的歌曲多达1480余首,她精通六种语言,能够诠释各国不同风格的音乐,其中,中文歌曲的数量居首,其次是日语歌曲,再次为英文歌曲,还有印尼语歌曲。此外,她也演唱过方言歌曲,如粤语歌与闽南语歌等。<span style="font-size:18px;">它</span>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其跨越了语言和国界的限制,将不同文化的人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我们既感受到东方文化的韵味,也领略到世界各国音乐的魅力,这种融合,让她的歌曲具有了更广泛的影响力和更深远的意义。</p><p class="ql-block">曾经,内地有一位颇具知名度的歌唱家对邓丽君的演唱不以为然,甚至直言她们不在同一级别上。然而,只要聆听过邓丽君演唱的英文歌曲,无需听中文歌曲,便能发现她们不仅不在同一级别,邓丽君更是超越了她“几个时代”,根本无法相提并论。<span style="font-size:18px;">邓丽君出道甚早,中学都未曾系统学习,更别提大学,她的知识广度与内涵,与其说是天赋使然,我更认为是她后天不断努力、感悟与思索的结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邓丽君的演唱艺术,以殿堂级的高度矗立于世,如此辉煌的成就,唯她一人可达成,堪称传奇,她影响了一个时代。</span>我想,再过几十年,这一评价依然不会改变。</p><p class="ql-block">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尽管她的歌声至今仍如天籁般萦绕耳畔,却已难以再现当年令亿万心灵同时沉醉的盛况,那种席卷全国的狂热景象,更成为不可复制的历史。毕竟,在当今这个多元化的时代,流行音乐的种类早已是百花齐放,而我们现在再聆听邓丽君的歌声,或许只是享受音乐盛宴时的一道精致菜品罢了。</p><p class="ql-block">尽管如此,在纪念她逝世30周年的今天,<span style="font-size:18px;">她的歌声,宛如那颗最亮的星,照亮着我们的心灵,依然</span>能够从她的歌曲中汲取源泉,并感受到那份永恒的美好。</p><p class="ql-block">明日步过,星依然带领!</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toutiao.com/is/QJsRiqbvynM/%20-%20%E9%82%93%E4%B8%BD%E5%90%9B%E3%80%8A%E6%98%9F%E3%80%8B%E8%AF%97%E6%84%8F%E6%97%8B%E5%BE%8B%EF%BC%8C%E6%B7%B1%E6%83%85%E5%94%B1%E5%93%8D%E7%90%86%E6%83%B3%E4%B9%8B%E8%B7%AF%EF%BC%8C%E5%9B%9E%E5%91%B3%E6%97%A0%E7%A9%B7%F0%9F%8E%B5%F0%9F%8E%A4%20-%20%E4%BB%8A%E6%97%A5%E5%A4%B4%E6%9D%A1%20-%20%E4%BB%8A%E6%97%A5%E5%A4%B4%E6%9D%A1" target="_blank">网页链接</a>邓丽君香港伊丽莎白体育场演唱会演唱《星》现场版</p>